农业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中国农业的发展应另辟蹊径

农业的历史使命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无非就是衣食,几千年的封建小农经济追求的无非就是陶渊明式的自给自足,安逸祥和的淳朴生活,无论在以前多么鼎盛的朝代,虽然各种文化文明和手工业也曾经大放异彩,但终究这些东西只服务于个别阶层,绝大多数人还是为了三餐疲于奔命,只有当代把

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人口真实的写入课本的时候,农业的历史使命已经随着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的毁灭而远去了。

这几年来,不只是农民,只要跟农业相关的产业,甚至包括经常买菜的大妈主妇都会有产地便宜卖不出,终端高价买不起的体会。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产品绝对过剩却融不进市场,有些东西急需要疏导和协调。

农业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中国农业的发展应另辟蹊径

有的人会说,农业还没有实现现代化怎么就完成使命了呢?!其实纵向看农业的确解决完了温饱的历史问题。横向看,比如以色列是沙漠国家,本应该是农业存在天然劣势,但他却是真正的农业强国,尤其灌溉技术绝对先进,但是他其他行业产业的发展也是超前的,他们提高农业技术可以让更多的人力从农业解放出来补充其他行业,纵观各国,凡是温饱无忧的国家还在一心提高农业技术的,几乎肯定是需要抽调更多人手去其他行业,这一点在中国完全是的误区,因为除了农业,任何行业也吸纳不了这么多富余劳动力还不出乱子了。

中国的农业不是没有实现现代化,而是不能实现现代化,从人口上看,留下十分之一的人口绝对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那时农民的富有程度可想而知。从技术上看,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农业科研队伍不比任何国家的差。从吃苦耐劳程度看,中国人的勤劳举世闻名,中国农民的付苦更是楷模中的典范。从资本看,哪怕排除了国家资金注入,只要有利可图国家允许,中国世界级资本大鳄可不会放过嘴边的肥肉,三五年内让中国农业站在世界前沿丝毫没有难度。

农业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中国农业的发展应另辟蹊径

呵呵,但是,这条路却走不通,挤压出的几个亿人口怎么安置,哪个行业能消化,这也许就是中国农业的痛点,维稳才是现在中国农业的最大任务。

那么农业到底应该怎么发展,出路到底在哪里呢,个人局限仅供评议。

首先就是消化过多的农业人口,鼓励脱农向工。各行业都提倡普遍用工,给农民一个可期望的前程,不能总是什么临时工派遣工,用完就甩锅,只吃人口红利不担社会责任。农民本身也要在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多下功夫,不能只是一心附着在土地上不想动窝。

其次,农业发展重心不再以高产稳产为恒定目标,应该在口感和绿色无公害上下功夫,以农产品的健康无害为目标。当然对于选购商品以价格实惠为第一要素的小市民思想来说这似乎不太好被认可,但是可以采取补贴或者特定人群供应的办法,现在的自媒体品牌销售也是一个不错的参考,自己的产品自己负责挺好。

农业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中国农业的发展应另辟蹊径

第三,举一个我们这里现实的例子参考。离本地不远有一个地方实行农场制,本质就是种地的农民,不过土地多一些而已,但是他们完全以厂的形式运作,农民缴纳一部分社会保险,退休时完全职工待遇,在以前根本没有所谓工厂,但是这几年工厂多了,很多人选择去工厂打工,这时的农场就会出面收回土地经营权,如果在退休前该人员失业回农场的话,持相关手续可以恢复土地经营权,这种模式也许对于突破当下农业的困局有所帮助。我认为很值得推广的。

中国农业有很多现实特性,照搬套用都不太现实,不是农业发展慢,反而是其他产业慢而又没有承担相应责任,所有的困难都推给农业,到时候真正垮下来的绝不仅仅是农业而已,为了大家的将来我们都应该多一些努力少一些埋怨,农业的困局不单单的农业本身的原因,需要各行各业齐心努力才行。

农业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中国农业的发展应另辟蹊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