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嚇”不斷!歐菲光引入國資戰投戛然而止 短期負債壓頂或存債務違約隱患

“惊吓”不断!欧菲光引入国资战投戛然而止 短期负债压顶或存债务违约隐患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葉青 北京報道

4月25日晚間,曾經的白馬股歐菲光(002456.SZ)發佈一份出人意料的年報,在沒有任何預期的情況下,從業績快報預盈18.4億元變為年報淨利潤虧損5.2億元。不僅讓重倉該股的42只基金、2家信託被埋,被打臉的還有20多家券商研究機構。

受此消息影響,次日開盤歐菲光便出現一字跌停。

隨後,歐菲光在4月29日公告稱,控股股東正在籌劃引進國資機構作為大股東,擬轉讓不低於18%的股份給國有控股企業,股票停牌。然而,不到兩週的時間這起股權轉讓告吹。

正當市場投資者預期,歐菲光可以通過引入國資背景的戰投,“對沖”一下財務“地雷”的時候,5月8日晚間歐菲光又發佈公告表示,與南昌國資旗下的南昌工控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終止股權轉讓。5月9日股票將復牌。

終止股權轉讓

4月30日歐菲光公告稱,公司已於4月29日與南昌高新投資集團(下稱“南昌高新投”)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南昌高新投將指定下屬公司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對公司在南昌區域內註冊的子公司進行投資,股權投資總額不超過30億元。

南昌高新投具體投資入股標的及股權比例雙方另行協商,公司將保留入股標的控股股東地位。不過5月8日晚間,公司進一步公告稱,當日接到控股股東歐菲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裕高公司的通知,經過和擬交易方南昌工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南昌工控”)充分協商溝通,最終未能就股權轉讓事項達成一致意見,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事項。公司股票將於2019年5月9日(週四)開市起復牌。

公司表示,停牌期間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和南昌工控就本次股權轉讓事項進行了積極溝通,但最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本次股權轉讓事項處於籌劃階段,交易各方均未就具體方案最終達成實質性協議,交易各方對終止本次交易無需承擔任何違約責任。控股股東終止本次重大事項不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業績大變臉再收問詢函

5月8日,正處在風口浪尖的歐菲光再度收到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下發的,關於其2018年業績大變臉的問詢函。這是對5月7日午間歐菲光回覆的進一步問詢。監管部門要求,歐菲光需在5月14日前針對相關信息進行披露。

據瞭解,5月8日,深交所對歐菲光下發年報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需追溯調整以前年度財務數據的情形,是否存在債務違約等風險,是否對特定客戶存在重大依賴等。

4月26日,歐菲光出現嚴重業績變臉事件,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30.4億,同比增長27.4%,增幅連續3年保持在25%以上;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5.19億元,同比下降163.10%。而在2018年全年業績快報中,歐菲光公告中預計淨利潤為18.39億。對於2018年業績“變臉”,公司解釋主要是本期計提存貨資產減值損失導致。

深交所隨即向歐菲光下發了關注函,要求公司詳細披露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存貨減值及成本結算差異的原因和具體時點。對於爭議的焦點,資產減值準備的具體表現,監管部門分別從存貨、經營模式、壞賬準備等角度進一步問詢。

不過,按照歐菲光此前解釋,2018年計提跌價準備的存貨主要在2018年內採購並生產,少部分在2017年下半年採購並生產。對於在2017年下半年採購並生產的存貨,由於庫齡較短且2017年底智能手機市場景氣度較高,在2017年底未出現減值跡象。

監管部門則指出,這是否存在以前年度存貨跌價準備未充分計提的情形。此外,根據年報披露,公司實行“以銷定產”的經營模式,但2018年銷售量增長4.54%,而庫存量增長158.11%。公司2018年末存貨賬面餘額為105.53億元,較年初增加28.04億元。因此,要求補充說明歐菲光庫存量增幅高於銷售量增幅的情形是否符合“以銷定產”的經營模式,並結合採購訂單及存貨結構,說明存貨賬面餘額的真實性。

5月7日午間,歐菲光回覆關注函稱,公司2018年度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及存貨結轉成本,該會計處理是審慎的,符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不存在利用一次性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大規模存貨結轉成本進行財務大洗澡的情形。

短期負債壓頂

歐菲光2018年實現營收430.43億元,因累計計提25.12億元資產淨值損失,全年虧損5.19億元。由於此前在業績預測時未關注高存貨問題,很多券商在變臉年報出爐後集體傻眼。回顧年報出具前的賣方研報,多數券商對歐菲光2018年淨利潤的預測均超過18億元。例如上海證券2018年8月預計,歐菲光2018——2020年將實現營收444.93億元、566.20億元、701.60億元,實現淨利潤21.08億元、27.43億元和35.87億元。

然而,據某券商分析師透露,其實具體看歐菲光的問題,或許不僅是資產減值那麼簡單,其連年攀升的負債率以及高企的存貨都是其要面對的問題。負債率攀升歸咎於歐菲光采取對外融資的方式擴大生產,雖然這一行為使得歐菲光產品品類擴張並迅速成長,但其負債也隨之升高。

《華夏時報》記者就此向歐菲光發送採訪函,期望能得到相關解釋,但截至發稿,對方並未給予正面回覆。

據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短期借款達71.11億元,較期初增長近7成;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達20.10億元,合計達91.21億元。而公司貨幣資金僅15.54億元,其中還有3.02億元為受限制金額。且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已達上市來最高值,為77.08%,流動比率為0.91。

除了對於存貨跌價計提的針對性問詢,深交所要求歐菲光補充披露公司短期借款以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的詳細情況,包括形成背景和原因、借款日、還款日、借款金額等,說明是否存在短期償債壓力、債務違約等風險。此外,深交所還指出了歐菲光偏高的應收賬款問題。截至2018年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餘額85.83億元,其中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6.6億元。計提後達79.23億元,佔公司總資產的20.87%。

東莞證券研報將歐菲光下調至迴避評級。花旗也下調了歐菲光評級,由買入下調至賣出,目標價下調42%至8.1元/股。值得一提的是,5月7日,招商基金、富國基金等11家基金管理人發佈公告稱,決定自5月6日起對旗下證券投資基金(除ETF外)所持有的“歐菲光”採用“指數收益法”進行估值,待該股票交易體現了市場交易特徵後,將恢復按市值估值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