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一封写给“女佣”的家书

很长一段时期内,华语电影中的女佣角色勤勤恳恳地承担了反封建、反资本家的重任。

哪怕对剧情全然无用,导演也乐意加上一个身世凄凉的女仆或者女佣,然后借她的口谴责这吃人的封建礼教和压迫人性的官僚资本。

直到《桃姐》上映,人们才重新审视这个“独特”的家庭成员。

罗马|一封写给“女佣”的家书

一个屋檐下居住,却过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又如血亲般亲近。

她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罗马|一封写给“女佣”的家书

2018年8月,威尼斯电影节期间,阿方索·卡隆执导的电影《罗马》上映。

电影中,阿方索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出色的场面调度、质朴的黑白色调写下了一封送给女佣克莉奥、送给家庭、送给国家的家书。

故事发生在70年代墨西哥城的中产阶级社区“罗马”,以女佣克莉奥的视角回忆那个动荡、无序的时代,窥探动荡时代下的个体生活。

罗马|一封写给“女佣”的家书

克莉奥是一位幸运的女佣。

雇主一家待人友善,对克莉奥极为尊重,更不会无故拖欠她的工资。

每日工作完成,克莉奥就可与闺女逛街,看电影,喝可乐,过着寻常年轻人的生活。

她的生活也不缺乏爱情的滋润。男友相貌端正、工作稳定,还会表演“中国武术”,取悦克莉奥。

但眼前的小确幸却被不幸悄悄地吞噬。

罗马|一封写给“女佣”的家书

曾经祥和安宁的墨西哥出现了示威、游行、暴力斗争,宛如冬季山林中干燥的枯木,一点火星便会引起全城的沸腾。

动荡之下,个体的幸福开始动摇。

为了小三,雇主抛弃了家庭,只留下克莉奥、女主人以及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曾经的男友也抛弃了身怀六甲的克莉奥,投身于示威游行的大军之中。

动荡时代下,克莉奥与女主人只能走上艰难的自救之路。

罗马|一封写给“女佣”的家书

阿方索·卡隆的名字观众不一定熟知,可提起它的大作《地心引力》,想必多数观众都曾看过并被它深深震撼。

本片的镜头语言延续了阿方索一贯的出色,尤其是长镜头的运用更是精彩绝伦,无论是影片伊始,展现克莉奥日常工作的长镜头,还是激烈游行中的长镜头都给观者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此外,黑白色调的出色运用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导演以黑白为基调还原了七十年代动荡的墨西哥,不仅增添了电影的历史传纪片气息,也为动荡的墨西哥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罗马|一封写给“女佣”的家书

导演私人情感的有效加入让影片的情感饱满且真挚,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不经意的镜头都会击中观众柔软的内心。

但也正是个人情感的注入让影片少了一丝代入感。

镜头始终在描述70年代的墨西哥,却带不给观众关于故事的有用信息,让观众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切入点进入故事,进入克莉奥的内心。

如此零散的叙事也让影片缺失了相对明晰的故事脉络,以至于结尾之时,导演不得不将故事转向,让时代下的小人物瞬间化身新时期的女权代表,重新肩负谴责负心汉、重建破碎家庭的光荣使命。

罗马|一封写给“女佣”的家书

一部令人兴奋,又令人失落的黑白调电影。

《罗马》,值得一看。

码字民工:小配角 免费编辑:威震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