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王永红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侧记

寒梅遇春难永红 今昔李花胜梅花

——镇巴县赤南镇梅坡村王永红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侧记

“如果我当选为村主任,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让每个小组都通路,家家户户能致富!”2015年5月,时任赤南镇梅坡村石院子组小组长王永红在村委换届选举中庄严承诺道。

镇巴王永红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侧记


王永红,男,镇巴县赤南镇梅坡村人,1980年1月出生,现为赤南镇梅坡村村委会主任,梅坡村“千亩李子园”致富带头人。

镇巴王永红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侧记

千亩李花次第开

2015年,刚当选为村委会主任的王永红跃跃欲试,想为村民干几件实事。梅坡村地理条件恶劣,村民多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收入很不稳定。杀过猪、卖过菜、打过工的他深知收入稳定对老百姓的重要性。

镇巴王永红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侧记

经多方打听,万源市太平镇水窝子村青脆李产业发展红火,供不应求,市场前景较好,且地理环境和梅坡村相似,有可复制借鉴之处,王永红立马决定去看看。刚一走进种植园,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漫山遍野的李子树、忙碌摘果的零工、满载而归的货车,一切都昭示着此项产业的欣欣向荣。回村后,王永红将发展青脆李产业的想法告诉妻子,不料遭到妻子强烈反对。“结婚这么多年都是租房住,好不容易凑点钱准备修房,你却要拿去买苗子送人,你不为我想也要为孩子想想啊!”。王永红不顾妻子反对,拿出12万元积蓄购买了2万株青脆李树苗免费发放给有种植意愿的村民,鼓励他们种树育果、自立自强。

2015年8月,500亩青脆李栽种完成,史上从未有过成规模产业的梅坡村实现脱贫产业零突破。

镇巴王永红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侧记

四年来,王永红在帮扶单位及镇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红娃农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出、比例分红等方式增收致富。目前,梅坡村种植青脆李1500亩,带动村民262户,贫困户98户,户均增收2000元。

条条大路通家门

“整天开着挖机乱挖,这么连片的山林都被你挖断了!你今天敢动一下我跟你拼了!”梅坡村石院子组曾老汉愤怒地指着王永红吼道。


像这样的场景,王永红这几年遇到过很多次,也非常理解村民的情绪。“老年人总觉得守着土地就能过好日子,从来没想过修路能带来多大的便利,我现在就想借着脱贫攻坚的好政策赶紧把路给大家修通,既方便出行,又利于脱贫产业发展。”王永红说道。随后,他请来曾老汉的亲戚朋友做工作,终于说服了老曾。2019年春节,曾老汉外出务工的儿子开着新买的小轿车到了家门口,老曾心里很不是滋味,自言自语道:“路通了还是好,他给我们办了好事!”。

镇巴王永红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侧记


王永红始终记得当初的承诺,这几年他协调县委宣传部出资10万元修通了龙泉溪小组3.7公里通组道路;向镇政府领导汇报,修建了温家山组2.7公里通组道路,并由红娃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将部分道路硬化;争取外出创业成功人士21万元的爱心支持,修建龙泉子组4公里通组道路。同时,自己出资80万元修建了龙泉子至新店子、杨家院至黄家湾10公里环山产业路,极大地方便了周围村民生产生活。

“产旅融合”谋发展


“如今梅坡村六大产业都初具规模,我在想下一步能不能把产业发展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让游客可以赏花吃李、下田捉鱼。”王永红在梅坡村产业讨论会上说道。

镇巴王永红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侧记

青脆李、天麻、稻花鱼、木耳、大黄、生猪是梅坡村脱贫致富六大产业,王永红在帮扶单位及镇政府的支持下牵头负责青脆李、稻花鱼两项产业。他按照“以点带面”的思路,以龙泉子组李子园片区为示范点,修建总占地面积为9亩的稻花鱼塘6个,鼓励村民就近开办农家乐,规划打造“春季赏花、夏季垂钓、秋季品果”旅游名片。同时,以产业奖补、免费发种(种苗、种鱼)等方式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以此形成“门前李子树、屋旁稻花鱼”的乡村旅游布局。

镇巴王永红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侧记


“我打算等时机成熟了策划一次‘李子节’,不仅让大家可以品尝青脆李,也借着机会帮乡亲们推销天麻、大米、木耳等特色农产品,有众多特色产业项目作支撑,我相信梅坡村的发展前景一定很广阔!”王永红坚定地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