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为什么不希望你太优秀?这位妈妈的回答敲醒无数人

一、

之前看《少年说》,有两个孩子让播播老师印象深刻。

一个小女孩哭诉道:

妈妈承诺我考进全校前100名就让我去跳舞,我不是不努力,而是真的做不到。

孩子,我为什么不希望你太优秀?这位妈妈的回答敲醒无数人

踢球为什么不能当饭吃?画画为什么不能成为画家?难道兴趣爱好就是可耻的?你都不让孩子去尝试怎么就知道他日后不行?

而另一名高中生说,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的成绩排名越高越好,可他的家人不这样想。

高一有次考试,他考了年级第一,奶奶不但没有开心,反而非常担心,可有一次没考到第一名,一家人却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他问妈妈,“追求进步,究竟有什么错?”

孩子,我为什么不希望你太优秀?这位妈妈的回答敲醒无数人

这位妈妈也让主持人和在场的孩子们大惑不解,毕竟,孩子有上进心,考第一名,几乎是每个家长的梦想。

妈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她说,儿子从小非常上进,常常考第一名,她也觉得很骄傲。

但是直到有一天,看见孩子在课桌前写了一句话,“考第二就是落后”,她才开始警觉,孩子是不是太看重名次得失了?

为了让孩子把得失之心看淡,一家人开始“扯他的后腿”,把不一定要考第一挂在了嘴上,这位妈妈的良苦用心让人肃然起敬。

孩子,我为什么不希望你太优秀?这位妈妈的回答敲醒无数人

一次次的好成绩换来的赞美和荣誉,已经让这个孩子开始迷失。“只能做最优秀的一个,当第二名就是失败者”,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也许我们都会常常拿自己的孩子和更优秀的人比较,这种不经意的行为却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自己不够好”的烙印,让他们失去自我。所以,别让孩子活得这么辛苦,没有好成绩也可以赞美他们,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呀~


二、

最近在网上刷到一个小视频,看完感触很深,分享给大家:

小男孩很喜欢踢足球,却总是踢不好,尤其头球技术基本为零,随时都有被劝退的可能。

而他的妈妈却这样对他说:“我和你教练聊过了,他说你一直很努力。在这之前,你都完全不会用头去顶球了,但是你现在时不时都能做到了,再努力一点点,再轻触一点点就够了。”


孩子,我为什么不希望你太优秀?这位妈妈的回答敲醒无数人

妈妈话还没说完,小男孩就已经出去练习顶球了。

后来的训练中,小男孩总是跑不过其他孩子,中途还摔了一跤,他失落地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我跑不过其他人。”

妈妈看着儿子,并没有责备,因为她知道,儿子训练有多刻苦,她明白儿子已经尽了全力!

她柔声地安慰道:“没关系,努力去超过就在你前面的那个人就好!”

孩子,我为什么不希望你太优秀?这位妈妈的回答敲醒无数人

后来孩子一鼓作气,忘记疼痛,不仅超越了前面一个人,还追上了其他人。

在妈妈的鼓励与陪伴下,小男孩的体能越来越好,踢球的技术也越来越好,他不仅能跑过其他孩子,还能完成高难度的头球。

又是一次班级比赛,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一分钟的时候,小男孩所在的队伍比分依旧落后。但在最后一刻,小男孩拼命奔跑,带球突破禁区前,一跃而起,将球顶进了对方的球门。

最终1:1平了!

全场一片欢呼,小男孩成为了全场焦点。

孩子,我为什么不希望你太优秀?这位妈妈的回答敲醒无数人

可是有谁会想到,当初差点被教练劝退的孩子,在妈妈从不要求当第一名的鼓励下,他每天努力一点点,最终超越了自己!

明知道孩子不适合这项运动,我们还要去说谎鼓励孩子吗?这到底是伤害他还是为他好?很多父母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

其实,这并不是说谎,作为家长我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别总想着让他们得第一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因为最大的胜利,就是胜于自己~

三、

2017年6月7日高考首日,辽宁一男考生跳楼自杀。

2016年6月8日,内蒙古一女生考完语文后跳楼身亡。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的,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走向这一步?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思量。

很多人都认为第一才是最最秀的,于是许多父母逼着孩子凡事力争第一。难道第二、三、四名就不优秀么?

白岩松谈及孩子教育问题,他说:我不许孩子考第一。

他曾在孩子中考前,跟孩子说:“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就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孩子,我为什么不希望你太优秀?这位妈妈的回答敲醒无数人

为什么这些成功人士不要孩子考第一?

白岩松认为:

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会派上用场。

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一个又一个伤口,会让自己触目惊心。

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那条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这些家长,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不希望孩子的天性被眼前的成绩、名次所禁锢,只是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快乐、健康地活着

有一次,白岩松的儿子在第二天有课的情况下,他同意孩子在头一天半夜看球,结果孩子次日放学回家骄傲地告诉他:“我们班没有任何人敢这样。”

白岩松并不认为“看球是瞎看,没啥用”,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白岩松举了个例子:

“ 孩子最喜欢的是曼城队,有一场事关曼城队夺冠的比赛,同样是在夜里看。在比赛接近尾声时曼城队还是1∶2落后,但就在最后的四五分钟,奇迹出现了,曼城补时3分钟连入两球逆转,夺冠!

在人生中,哪有这么好的机会能让孩子感受到不放弃,结果可能会发生改变的例子,课堂上给不了。因此,即便是在那天,孩子一直到两三点还没睡,但白岩松相信,孩子第二天上课一定比往常更认真。

如今,他的孩子已经晋升为一支民间球队的队长,白岩松对此有说不出的“开心”。

播播老师见过很多家长不支持孩子的兴趣,“喜欢弹吉他有什么用,先把成绩考考好”,难道成绩不好的孩子就不能做别的事了吗?其实生活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兴趣爱好,很可能就会成就孩子的未来,成为他一生最重要精神寄托。孩子有爱好,我们应该为此而感到高兴,全力支持他们吧,说不定他就是这方面的天才。

四、

我坚持一个原则:不给啾啾报任何课外补习班、辅导班、特长班、提高班。

现在她小学六年级了,六年里,她真的是一个这样的班也没有上过。这在她的班上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孩子在周末上好几个班是普遍现象。

她妈妈曾经表现出一点儿动摇,觉得人家都上,唯独我们不上,好像不放心,我一个责备的眼色,她就不再提了。

我之所以如此坚决,理由有三。

其一,孩子的课余时间已经非常有限,决不能再给她增加负担,我要捍卫她的休息、玩耍和课外阅读的时间,这也就是捍卫她的健康、快乐和真正的优秀。

其二,我看透了这类班,料定它们没有多大价值,即使在应试上也基本如此,在多数情况下,只是把课内的教学内容提前讲授,反而打乱了知识的内在秩序,不利于理解和吸收。

其三,我甚至对这类班深恶痛疾,因为我清楚,它们是当今寄生在应试教育上的整个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对于加剧教育不公平和教育腐败起着恶劣的作用。

当然,我说的是总体情况,不排除有例外,但是,多么幸运的例外也改变不了总体情况的可悲。

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优秀的成绩给她带来了荣誉感、成就感和自信心,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喜悦,正因为如此,她也就容易太看重分数,一旦出现波动,她会有比成绩一般的孩子更强烈的受挫感。

所以,无论她得到了好分数还是她认为的差分数,我都会向她强调:分数不重要!

美国有一项研究,统计了成绩出色的尖子生和普通学生的成功人士比例。最后真正成功者中,80%以上,都是学习中等,这些人的排名通常在10到20名左右。

重视结果的人,更容易焦虑,而享受过程的人,往往才有让自己真正幸福的能力。分数不重要,那什么才重要呢?孩子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真正应该培养孩子的,是如何在过程中吸取经验学会享受的能力,而不是教他们处处争第一。


五、

别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了,他们可能过得并不好,也别逼孩子做“别人家的孩子”了,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完美。

无论孩子带回来的成绩单上是多少分,都要记得告诉他们:

无论成绩好坏,爸妈对你的爱是不会变的。我们不会再逼着你考高分,哪怕你不优秀,爸爸妈妈也爱你。

成绩并不是唯一,生活中还有其他重要的东西。超越别人不是目的,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才是学习的意义。

比那张薄薄的成绩单更重要的,是孩子快乐地成长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