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通道新机遇 钦州向海而兴再扬帆

广西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深度融入和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代赋予广西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广西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钦州市正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紧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机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全面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大开放、大通道、大港口、大产业、大物流”发展新格局。


新通道新机遇 钦州向海而兴再扬帆

资料图


新通道新机遇 钦州向海而兴再扬帆

资料图


钦州港东站集装箱办理站东站作业区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海铁联运重要项目,刚刚投入使用一个多月。4月11日,一批荷兰冷冻制品飘洋过海,在这里搭上49934次列车,发往重庆团结村,这是东站作业区运营后发出的第33趟列车。

广西沿海铁路公司钦州港站 站长 黄光辉:最早的时候我们是一周开一列,到后来一周开三列,到现在的我们日均是超过两列,货物品名从最早的也就是建筑陶瓷,到现在大概有41个品名了。


新通道新机遇 钦州向海而兴再扬帆

资料图


新通道新机遇 钦州向海而兴再扬帆

资料图


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优势促发展,钦州集中力量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去年7月,钦州港东站集装箱办理站一期工程正式开工。目前东站作业区建成使用,车站集装箱码放面积、整体装卸效率分别提升50%、20%。接轨站作业区和港口作业区计划今年6月竣工。

钦州市铁路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陈志兰:整个项目完工以后,集装箱办理的能力是达到105万标箱一年。货物集装箱它下了船以后,就直接上了铁路,运距减少了,也不存在要倒转的费用,差不多是减少200多300块钱一个箱。


新通道新机遇 钦州向海而兴再扬帆

资料图


新通道新机遇 钦州向海而兴再扬帆

资料图


 

如今,西部内陆地区和东盟国家的商品经钦州港往来频繁,昔日的小渔村成功变身新枢纽。数据显示,钦州港已实现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并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2018年,钦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全球排名前20的船舶公司中已有11家正式进驻。

新通道新机遇 钦州向海而兴再扬帆

资料图


新通道新机遇 钦州向海而兴再扬帆

资料图


位于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计划总投资700亿元,目前以工业气体岛为主的一期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钦州项目组项目总监 梁泉涌:预计在2020年底能建成投产,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可以把我们的产品市场辐射到整个东南亚包括更远的非洲市场,同时我们也引进了许多我们的合作伙伴。


在华谊钦州基地项目等产业龙头吸引下,荷兰孚宝、法国苏伊士、美国普莱克斯等全球行业顶尖的公用工程配套商已进驻园区,德国巴斯夫等世界知名企业也有意向这里汇集。钦州市“强强联合、以强促强”的产业高效集约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钦州市石化产业发展局副局长 龙现福:华谊钦州基地项目主要产品可与我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形成资源互补和良性互动,带动周边的汽车、服装、塑料包装、建材等产业联动发展。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副主任 吴碧波:目前开发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20家,临港大工业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新通道新机遇 钦州向海而兴再扬帆

资料图


打造新的发展引擎,钦州市还做起了数字经济的文章, 重点建设钦州华为数字小镇,壮大云计算产业,大力发展智能终端、物联网产品、基础硬件等制造业,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本月,华为数字小镇即将揭牌。

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迟海霞:一期内容将打造行政大数据产业生态圈、商用大数据产业生态圈以及华为移动APP生态圈,预计2020年实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50亿元。

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王庆德:开放、共享、协作、融合,是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下一步,钦州将强强联合、优中选优、集聚发展,打造以华为为核心、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生态圈,助推钦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通道新机遇 钦州向海而兴再扬帆

资料图


争取成为面向中国-东盟云服务级大数据产业的国际智慧物流中心、现代服务业支撑中心,离岸外包服务中心、广西信息消费中心,打造“一带一路”数字节点和面向东盟、连接中南西南地区的区域性大数据集散地,钦州风帆正劲,破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