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麻花-多方面带来的成功

(文源来自知乎-宋雯婷)

开心麻花-多方面带来的成功

在中国电影这几十年的发展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件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国电影一直以来都缺少真正的品牌。

或者说,我们对「品牌」的期待极大程度地加诸导演。

观众总是「不满意」的。当品牌与人的界限特别模糊的时候,就会带来这些问题。

「开心麻花」很机智地绕开了这些问题。

从《夏洛特烦恼》到《驴得水》,再到《羞羞的铁拳》,以及之后的《乌龙山伯爵》,开心麻花的电影都是从他们的话剧改编过来的。他们做得非常谨慎。因为小说改变电影很常见,话剧改编电影也有,但是特别出彩的,很少。

且不论艺术造诣,作为一个商品,《夏洛特》和《驴得水》的成功都是板上钉钉、不容小觑的。

要聊开心麻花的电影,我们可以首先来看话剧改编电影的几个问题:

1、镜头语言的运用

观众对于《驴得水》的评价一直都是两极分化的。因为我们的电影院里,一直有两类观众。

一类,看故事看爽了就会给五星。管呢。

另一类,从一开始就不是来看故事的,我们必须视觉和听觉上获得「电影」的体验,再看你的故事打分。

前者会给驴得水五星,但是后者会给一星。

因为它确实是个好故事,但是也确实缺乏成熟的视听处理。

但《夏洛特烦恼》这个问题其实不严重,《羞羞的铁拳》则有了很大的进步,举个栗子,有一个我觉得很有笑点的地方就是「救护车里的俯卧撑」,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得这个地方,简言之就是在蒙太奇技巧上聪明了起来。

2、表演技巧的拿捏

如果说镜头并非「开心麻花」的优势,那演技必须是极大极大的优势了。

因为话剧舞台不同于片场,所有的演员都在经过长期、反复训练之后才能登台,登台之后,又是长期、反复的练习。

这样的好处就是让演员的身体和情绪形成了强烈的记忆。这样的记忆会帮助他们不由自主地对人物产生更深的理解,并且能够更快地进入角色。

所有演员的水平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说句实在的,哪怕没有剧本让他们即兴发挥,都会很好看。

沈腾、马丽、任素汐、马丽、王智、尹正、艾伦,这几个人每一个都能让人记住,都是下了苦功夫的。

「若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

但话剧表演和电影表演其实有区别,话剧往往需要更夸张,这样你才能把你的情绪传递给观众席最后一排的观众;而电影则需要更自然,更多是一种状态。

但你会觉得这些演员不自然吗?不会。为啥,不是因为他们几个都是影帝影后了,而是因为他们跟自己角色都是很贴合的。

这就涉及到第三个层面,故事。

3、作品主题的延续

我们看下「开心麻花」已经改成电影的三个故事的内核:

  • 《夏洛特烦恼》:「屌丝」逆袭
  • 《驴得水》:荡妇羞辱
  • 《羞羞的铁拳》:迟到的正义

所有的主题,都有明显的强弱双方存在的。

而所有的力量对比、人情世故、隐忍辛酸又隐藏在一次次欢笑中。得慢慢地,才能发觉。

在这一点上,开心麻花与周星驰、卓别林是一脉相承的。

喜剧的内核,是「悲」。

夏洛的悲,是几十年的魂萦梦牵不过自欺欺人。一曼的悲,是自己的真诚善良到头来敌不过虚与委蛇。

人间有情,人间无情。

到了《羞羞的铁拳》其实比较轻松。最大的「悲」也就是艾伦被冤枉、马丽被欺骗,这是一个更接地气的视角,更小品。但是不是更成功,还要看市场的反馈。

以上三点,已经涵盖了电影制作中最重要的三个工种:

导演、编剧、演员。

而开心麻花对这三者的要求,或者说他们在这三者一起工作中提出的要求很简单,就是:

讲好一个小故事。

不需要很宏大,但是得是一个有悲有喜有苦有乐的好故事。

而话剧的底子,规定着演员的人数,和故事的现实性。这像极了电影刚刚产生的时候。一辆自行车,一个大人,一个孩子,一天的时间里,发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偷自行车的人》)

我们现在也没有随随便便就拍出那样的东西。

但麻花有那个方向上的感觉。简单,深刻。首先忠实于故事。

我觉得真去长篇大论说他们的成功有什么秘笈,是扯淡的。这个时代的任何成功都撇不开运气的成分。

但把重心放在现实主义的故事与人心上,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把苦涩的东西喂进观众的嘴巴

,却一定是符合当下观众趣味的。

至于喜不喜欢是另一个层面了的。

你只要看见任素汐从快乐到郁结,从无忧到崩溃,看见马丽和艾伦在两个性别转化之间的分寸,就能知道,成功这件事儿,

哪有什么一朝一夕,统统都是十年磨一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