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走出平成困境 企业联手加速商品化

在日本即将告别平成年代,象征国力的电子制造业,反省过去30年的跌宕起伏,在电视大牌夏普被台湾鸿海集团收购之外,传统企业经营模式也已经彻底被颠覆,包括索尼在内,许多大企业屏除大品牌主义,转向和其他公司联手开发商品,并且将加速将创意商品化,日本制造迎来新时代。

上个月才在海外上市的这款手表引起关注,外表看起来像传统的机械表,但其实这是全球首只,成功将通信技术植入表带中的智慧手表。

这款新商品有望帮助业绩长期低迷的SONY,找到一点新动能;创意来自刚刚加入公司的新员工,只花费一年就发展成商品,SONY正加速实现创新概念。

SONY加速器部门副部长 小田岛伸至:「一有了好的点子,就要快点聚焦并将其实现,SONY将资源集中在这里是最理想的。」

为了加快商品化过程,SONY集合众家智慧,和大型电子制造商「京瓷(KYOCERA)」联手。

京瓷员工:「我是来自京瓷(KYOCERA)的员工。」

日本制造走出平成困境 企业联手加速商品化

京瓷带来关键技术,就是这块厚度只有1公厘(十分之一公分)的压电陶瓷元件,能提高音乐播放效率。

SONY负责人vs.京瓷负责人:「哇!好厉害!这是这次(商品)的关键装置。(音乐......)」

而SONY则负责设计,并以丰富的商品制造技术开发,进行量产。

SONY负责人:「有朝气的色调或沉稳的颜色,需要思考想带给顾客甚么样的感受,然后去选择出主要色调。」

结合各家技术与创意,成了新一代企业发展商品的趋势。

同时日本创新企业也不断成长,2003年(平成15年)成立的巴慕达公司,靠的是消费者口碑及不断开发出新商品。

巴慕达公司社长 寺尾.玄:「比起商品本身,购买后的那种愉快的感觉,要提供给顾客什么样的体验,这才是最重要。」

日本制造走出平成困境 企业联手加速商品化

被封为烤土司神奇的家电,一台两万日币(1200人民币),热销超过50万,主要卖点是从外部加水,替烤箱制造蒸气,即使是平价面包,也能烤出外表松脆、内部湿润的口感,引发网络讨论,带来买气。

日本顾客:「好脆喔!好好吃!好有弹性喔!」

这间新创公司去年的营收,高达100亿日币 (6亿人民币),当中三成来自海外,公司接下来要将目标拉高到七成,在国际市场上大展鸿图。

巴慕达公司社长 寺尾.玄:「我们是21世纪创立的公司,并不了解那种,制造商品就卖得出去的时期,一直在思考哪种商品才卖得出去,想想自己想要甚么商品。」

在日本告别平成年的同时,产业也开始反省过去30年的跌宕起伏,以最具代表性的家电电视来看,平成17年、2005年在全球市占达40%的日本薄型电视,到平成30年,也就是去年(2018)只剩一成。为什么日本竞争力降低,从夏普被台湾的鸿海收购,可以看出端倪。

夏普大股东(前伊藤忠商事 副社长) 加藤.诚:「品牌的高潮跌宕十分剧烈。」

夏普大规模投资的龟山工厂,曾经是日本制造业的象征,但在和南韩品牌激烈竞争下,电视价格下降幅度超过预期,因此面临生死存亡。

日本制造走出平成困境 企业联手加速商品化

夏普大股东(前伊藤忠商事 副社长) 加藤.诚:「海外(企业)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追赶得上,当时却疏忽了。」

出现危机的夏普,因此被迫考虑和其他企业合作,当时有意愿的包括台湾的「鸿海精密工业」,以及日本产业革新机构,不过一旦选择接受外部资金,就很难避免技术外流,当时的董事会为此争论不休,会议记录曝光。

夏普大股东(前伊藤忠商事 副社长) 加藤.诚:「和时间在赛跑,不快点做出结论不行,从外部看危机感很重。」

夏普的股东认为,传统的经营层对重大决策迟迟没有答案,导致商品化及数位化速度太慢,终于被时代追赶过去;因此在迎接新的令和年代,不光是夏普,日本企业需要舍弃闭门造车的旧思维,朝共同合作迈进。

夏普大股东(前伊藤忠商事 副社长) 加藤.诚:「日本产业必须要重新思考,集合众家智慧,加快速度一起完成商品,接下来要进入这样的时代。」

关注“新海外” 海外资讯一手掌握

声明: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免费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

日本制造走出平成困境 企业联手加速商品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