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群众的贴心人——记平顺县东寺头乡门楼村第一书记申峰

“桑大爷,这几天去地里干活不要太劳累啊。”平顺县宾馆派驻东寺头乡门楼村第一书记申峰正在与困难群众桑春林聊天。一句句暖心的问候,让刚经受丧子之痛的桑春林心里倍感温暖。2017年,申峰怀着满腔热情到门楼村任职,他用真心、付真情、出真招,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积极为村里办实事、为村民解难题。

提起农村,很多人想到的是蓝天白云、清新空气、淳朴民情,然而,门楼村大大小小的垃圾堆严重影响了村庄的整洁。申峰刚来到门楼村时,就筹措资金开展“建设美丽家园”活动。他组织村党员干部及村民对破残街道、污水沟等进行了彻底清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刚来就干了件实事,村民们对他啧啧称赞。申峰为了在村里开展好扶贫工作,入户拉家常、听建议、摸实情。通过深入走访,详细掌握村级发展现状、致贫原因及广大村民对村里目前开展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群众代表大会,研究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和致富增收路子。

“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我们来说,就是要搞好中药材、光伏发电、农家乐等产业,把村庄建设得干净漂亮,让大家的腰包更鼓、让村里的环境更美……”在村委会办公室,申峰与党员干部及村民们共同描绘着门楼村的发展蓝图。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针对村里贫困群众迫切希望改变居住环境的要求,村“两委”反复讨论研究,并报平顺县东寺头乡党委审核批准,决定在古石线路边新建移民小区,实现整村搬迁。由于游客到神龙湾、天脊山等景区游玩途经古石线,经研究决定把移民小区建成农家乐的风格。

在申峰的规划里,新建的移民小区不仅是解决分散在山沟里贫困户的住房问题,更是兼具民俗特色的旅游接待区,集居住、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石头砌的墙,木头做的门,雕着花的窗,古色古香的民俗房肯定能让游客住得舒心。”他津津乐道地说着。

村民陈买松对此举非常赞成,他拿出刚办好的营业执照高兴地说:“我把农家乐的名字都取好了,等一开张,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了,这多亏了小申书记啊!”目前,在移民小区报名建设农家乐项目的有17户,每户按8张床位接待能力算,日可接待游客130余人,按50%的利用率计算,户均增收7200元。

村民增收渠道还需“多面开花”,在平顺县宾馆的支持下,门楼村利用荒山荒坡种植中药材,种植规模2000多亩,3年后,坡上的连翘由村民采摘;申峰还为村里争取了100千伏的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后年收益约10万元,按70%利润分给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

面对困难群众,申峰始终用心去关爱、用情去关注。84岁的村民侯四则,患高血压多年,腿脚也不方便,申峰经常上门看望,并给他办理了慢性病证件,享受了低保。“小申这么照顾我,我更不能拖后腿了!”如今,侯大爷还种着党参、柴胡。

两年来,门楼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铺上了油路、整修了卫生所、扩大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起了移民小区……该村2017年顺利实现整村脱贫。“全面小康路上,我们又迈进一大步。”村委会主任陈小亮激动地说,“农村脱贫致富需要申书记这样的引路人!”

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不能“见好就收”。申峰坦言,扶贫工作中还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

“随着扶贫工作不断开展,很多贫困户逐渐有了‘等靠要’的思想,我深切感受到,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关键是要把‘等靠要’的落后思想‘扭’过来,把扶贫与扶智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内生动力,把‘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为此,申峰和村干部组织引导群众制定村规民约,开展了“我脱贫、我光荣”“最美家庭”评比等活动,让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驻村扶贫经历让申峰有了很多工作感悟。“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接地气,增加与老百姓的联系,与群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干在一起、苦在一起。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群众才能更加信任你,才会更有干劲儿!”(来源:长治日报 王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