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比五晒”受奖励人员童作光采访记

紧抓项目“牛鼻子”凝心聚力促发展

——“五比五晒”受奖励人员童作光采访记

●三明日报明溪记者站 江月兰

4月30日,在明溪县岩里灵芝种植基地的大棚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给灵芝菌棒喷水。“这里是灵芝深加工项目的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20亩灵芝种植。这个项目投资7000万元,从招商到落地实施仅用了2个多月。”城关乡党委书记童作光自豪地告诉记者。

灵芝深加工项目是2018年城关乡引进的项目之一。2018年,童作光拉动项目建设引擎,引领全乡干部凝心聚力,抓实项目攻坚,全年新增开工、投产、增资项目1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3亿元,比增55.4%,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2217万元,比增22.48%,城关乡收获历史以来最好的成绩。

紧抓项目建设“牛鼻子”。城关乡成立“五个一批”项目领导小组,童作光任组长,亲自带领项目组制定“五个一批”项目“作战图”,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人和时限要求,突出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实行“解决一项、销号一项”的动态管理机制,并选派6名年轻干部深入项目征地拆迁、施工一线,跟踪项目建设全过程。

走进城关乡政府办公楼一楼大厅,一眼就能看到张贴在墙上的“五比五晒”作战进度表。

“每周适时晒出‘作战’进度,不仅让干部看到项目的进展情况,还有力地激发了干部的干事创业精气神,确保各项目按序时推进。”童作光说。

依托党建促发展。去年初,乡里集中安排两周时间,组织全乡、村党员干部开展项目建设专题调研,分析区位、产业资源和政策优势,理清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了“跨村联建”发展观鸟休闲旅游、硒锌生态农产品等产业项目建设思路。为开拓乡村干部视野,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城关乡开展对标学习、“程门立雪,拜师学艺”等活动,

童作光带领乡村党员干部先后5次赴厦门、福州、三明、龙岩、沙县等地,学习项目建设、设计理念、商业运营模式和特色产业发展、征地拆迁、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工作经验。

城关乡土地富含硒锌,拥有茶叶、淮山规模种植基地,境内矿产、鸟类资源丰富。如何发挥硒锌茶叶、观鸟旅游、火山口等资源优势,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童作光深入调研,坚持谋划先行,先后策划生成了药谷小镇休闲生态养生、下汴观鸟旅游、翠竹洋火山口地质公园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提出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模式,并延伸矿山资源产业链,谋划优质氢氧化钙、食品钙项目。

项目策划生成了,落实是关键。童作光强化招商工作,成立精准招商小分队,严格落实“一把手”招商责任。2018年,他多次带领精准招商小分队,赴广东、浙江、江苏和厦门、福州、泉州、漳州等地招商,主动拜访乡贤,发挥乡贤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途径,积极对接,深化合作。2018年,成功引进灵芝饮料深加工、芳香樟种植及精油提炼等产业项目8个,并引进明源矿业、诺铭建筑等总部经济企业6家,新增规上企业2家。

谈起灵芝饮料深加工项目的引进,童作光记忆犹新。2018年12月,他亲自带领招商小分队赴浙江克迈尔生物有限公司对接,并深入公司灵芝种植基地开展实地考察。回明溪后,他马上带领相关人员到市食药监局咨询、了解办理生产许可证的相关政策,一边向县里提请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一边积极对接园区管委员、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用地选址工作。历时2个多月时间,总投资7000万元的灵芝深加工项目正式落地。

优化为企服务,童作光视为己任。城关乡境内拥有兴业萤石矿、三钢矿业等13家老企业,为促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技改提升,童作光密切关注,持续跟踪,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增资扩容、提升改造中的用地、矛盾纠纷调解等问题。

三钢矿业公司采矿区坐落于王桥村叶厝坑组,因矿山开采影响57户村民的住房安全问题。2011年,明溪县开始实施叶厝坑整体搬迁工程,但是,至2017年仍有3户拒绝搬迁,三钢矿山扩大规模再生产和采矿工作难以进行。童作光把动员3户村民搬迁工作列入“五比五晒”重点攻坚任务,并承诺在3个月内攻克难关。时值严冬,他顶着严寒,带领工作队逐个入户,与村民推心置腹、促膝长谈,详细解读政策,悉心动员引导,还发动3户村民的亲戚、好友配合做动员工作,终于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3户村民如期搬迁,三钢矿山扩大再生产项目得以实施。

“童作光书记的工作作风务实、高效,干部们热情为企业服务,让我们业主感到特别温暖和有安全感。”三钢矿业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打好征迁攻坚战,服务全县发展大局,保障项目建设用地,童作光扛起了沉甸甸的重任,他深入征迁一线,全力推动征迁工作。

“目前,我们已完成药谷小镇上坊片790余亩地块征迁。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攻下最后10亩苗木和3亩鱼塘补偿问题,尽快交出净地。”为加快推进思贤大道项目和碧桂园项目建设,童作光在办公室墙上的一块磁性小白板上,一边画征迁平面示意图,一边与乡长曾卫东对征迁工作进行“会诊”。

为打好征迁攻坚战,童作光推行了征迁攻坚“四个一线”(即:党性教育“筑”在一线、组织队伍“强”在一线、责任担当“冲”在一线、为民服务“实”在一线)工作模式,实施挂图作战,亲自带领干部深入征迁一线,实地查看,现场办公,突破了一个个难点和堵点,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先后完成药谷小镇上坊片、莆炎高速(城关段)、玉虚洞红色旅游基地基础设施(二期)、红色旅游公路(雪城线)等9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净地1300余亩,保障县药谷小镇实验幼儿园、药谷小镇主干道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雪城线”公路建设项目征地点多线长、地块零碎。该项目需征用城关乡坪埠村土地74.26亩,共177个地块,涉及134户农户,征地工作难度不言而喻。

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童作光采用“分段实施,各个击破”方式,开启“5+2”“白+黑”工作模式,与干部们一同走村串户,倾听民意,了解诉求,分析征地工作的重点、难点与堵点,组织征迁工作组同志“把脉问诊”“开处方”。去年12月,完成全部征迁任务,确保了雪城线征迁工作稳步推进。

着力补民生短板,提升群众获得感。“我们把‘服务大局,借城兴乡’定位为工作目标,激发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不断补齐民生短板,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童作光如是说。

围绕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突出“上面有什么、城关乡缺什么、我们该怎么办”的工作思路,童作光深入摸清各村项目建设需求,与干部们一同策划生成林地至翠竹洋火山口的三级旅游扶贫公路、王桥移民大道和上坊新村、坪埠新村等污水网管等项目,通过自筹和向上争取资金,推动项目落地实施。2018年,王桥移民大道、上坊和坪埠村污水网管工程、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如期完成。

“这条移民大道建设得真好!不仅方便村民出行,还为村民们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晴天的早、晚,每天都有很多群众在这条路上散步。”王桥新村的三峡移民兴奋地告诉记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