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遍地開花,孕育特色新“農科”

建始網訊(特約記者向繼武 通訊員曾雅倩 黃文玲)5月5日,走進三里鄉農科村,白牆黛瓦的農居宛如水墨畫,公路邊博陵生態農莊櫻桃採摘園為村子增添了幾分清秀……村支書黃國翠說:“農科村從“一糧獨大”到如今特色產業遍地開花,既要感謝黨的富民好政策,還要感謝三里衛生院的真情幫扶。”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孕育特色新“农科”

春天油菜花開、秋天稻穀飄香,是過客對過去低山平壩河水坪集鎮的美好記憶。2010年前農科村還是貧困村,“村民住小土房、走泥濘路,種穀子、紅薯,一年下來除去生產成本所剩無幾。”老黨員向家恆說。

農科村屬水稻主產區。後來,興起打工潮,70%青壯年選擇外出務工,種傳統油菜、水稻的農戶越來越少。

農科村適宜栽種空心李,柑桔等水果。隨著精準扶貧,產業扶貧等惠民政策的實施,該村優化產業結構,確定了“一村一品”主導產業,引導農戶在優化資源、多層次發展產業上拓思路、做文章,發展生豬養殖,林果種植,農旅融合助推鄉村旅遊,農民脫貧增收渠道呈現新型化、多元化。

隨著精準扶貧的深入推進,2017年,三里衛生院結對幫扶農科村。院長平淇文與村幹部、駐村尖刀班走訪調研,問計於民。針對該村傳統農業種養殖,結合貧困戶家庭狀況、致貧原因,對應幫扶措施,全村栽種特色水果600餘畝,通過培育崔應雄、張武、顏昌太等種植大戶帶動,建立林果苗圃基地200餘畝,4戶建生態農莊、農家樂;易順彪、黃華琳等10餘生豬養殖大戶,年出欄2000餘頭,帶動33戶貧困戶脫貧。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孕育特色新“农科”

17組貧困戶姚某,個性急躁,曾因家庭原因、住房困難等患精神病,村幹部黃國翠協同民政部門,兩次將姚某送往恩施州優扶醫院治療。村幹部聯繫姚某到縣城做保安,村裡將其納入易遷戶,解決其住房困難。姚某在生活上,精神上得到安慰,2018年拿出5萬元積蓄,租賃荒山120畝,養雞、養羊50餘隻,除去成本年純收入1.2萬元。

近年來,農科村結合鄉風文明,人居環境整治,評選出“十星級文明戶”引領黨員群眾禁鞭、禁無事酒、禁燒秸稈,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圍繞補短板,硬化15至17組公路,新建村委會,擬建300平方米文化廣場。2018年易遷扶貧7戶,危改13戶…… (編輯李小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