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特色產業”助農增收不停歇,鳳翔彪角農民冬日忙!

杲杲冬日暖,鳳翔彪角忙!

在臥龍村的田野裡,幾臺大型採收機和一群撿拾藥材的男女村民,正熱火朝天地忙乎著,與寒冷的季節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特色產業”助農增收不停歇,鳳翔彪角農民冬日忙!

在老營和小旗務村,幾條主要街道乾淨整潔,幾乎家家戶戶門前都在晾曬掛麵,掛麵晶瑩剔透,細如髮絲,散著面香,成為鄉村獨特的風景線。

葦篾兩兩一對,交織編錯,一張“福紙”在手裡上下翻轉,不一會燈籠的“小肚子”就成型了……每年冬季,對三岔村有花燈製作手藝的村民來說,是最繁忙的時節。

拉運、栽植、澆水,候豐村的幫扶幹部與貧困戶一起,一口氣完成了3畝花椒的栽植……

彪角鎮是鳳翔文化古鎮之一,歷史上曾是漢朝皇家上林苑。據《史記》記載,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到此狩獵,“獲一角獸,若鑣(讀“彪”)然”,武帝回朝,遂將年號由“天朔”改為“天狩”,彪角由此而得名,沿用至今。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彪角鎮是鳳翔縣的農業大鎮、商貿重鎮,農業產業特色鮮明,中藥材種植形成規模,花椒栽植覆蓋全鎮各村。同時,三岔村的手工花燈製作、老營和小旗務的手工掛麵、三龍村的香蠟陶瓷工藝製作、李家堡村的藺蘭土織布、彪角村的手工刺繡等民間藝術的瑰麗奇葩,以其鮮活、通俗的表現手法競放於三秦大地。

發展藥材成“氣候”

近年來,彪角鎮積極尋求組織和帶領群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的途徑和門路,引進簡氏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在臥龍村投資發展。

依託該合作社,鎮上進一步提出建設“藥香小鎮”的目標,相繼在候豐、石落務、三岔等村引進誠和貴、宏源祥及精農富倉中藥材種植合作社。

“特色產業”助農增收不停歇,鳳翔彪角農民冬日忙!

全鎮紮實推進“支部+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幫扶脫貧模式,總投資6700萬元,完成流轉土地4600畝,種植黃芪、白朮等中藥材3000畝,購置種藥機、運輸機等農用設備28臺套,鋪築砂石路5條共3公里,並栽植綠化苗木,初步建成彪角鎮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

今年67歲的彭伍兒是鳳翔縣彪角鎮馮家村四組一位村民,因為腿腳有殘疾,2016年被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彭伍兒來到了誠和貴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務工,順便也在自己的地裡種上了白芷。

“藥材好管理,種植成本比種別的物種都能小一些,而且種植中藥材,半畝地以上還給補貼800元,種下去以後,合作社也經常安排人過來給與技術指導,慢慢地我自己也成了種藥材的老把式。我種植的白芷每年10月份種植,第二年8月份收穫,期間只需要簡單的拔草操作,每畝地能收穫大約6000斤。然後,交售給誠和貴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他們在進行初加工後,銷往各地的藥廠,解決了我們這些種藥材貧困農戶銷售的難題。依託誠和貴合作社的幫扶,我2018年就脫貧了。”說到種植藥材脫貧過上好日子,老彭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彭伍兒的脫貧經歷,正是得益於彪角鎮實施的“支部+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幫扶脫貧模式。

據瞭解,除過誠和貴合作社,簡氏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在當地黨支部的引領下,先後在臥龍等村流轉土地3000畝,分別建成2500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和種苗繁育基地,吸納以黨員為主體的農戶750多戶加入合作社,其中貧困戶90多戶。年產中藥材3000噸以上,年銷售額1500多萬元,安排就業近200人。

花椒栽植“火”起來

在今年年初,彪角鎮黨委、政府制定了產業扶貧發展計劃,按照“近抓藥,遠抓樹,不遠不近抓畜牧”的總體思路,緊緊圍繞農民增收,用工業化的理念發展特色農業、觀光農業,不斷提高產業升級能力,全面建設優勢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特色產業”助農增收不停歇,鳳翔彪角農民冬日忙!

同時,運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土地租賃+貧困人口勞務”、代耕代種等三種模式,幫助貧困戶脫貧。為此,鎮上廣範圍、多途徑宣傳花椒的產業補助政策,舉辦花椒高效栽植技術培訓班,動員、組織、幫助群眾種植花椒。

“天氣冷的,多虧幫扶幹部幫忙。要不然,我家的3畝花椒沒有這麼快能栽上。”彪角鎮候豐村貧困戶王淑琴提起家裡栽植花椒的事高興地說。

入冬以來,氣溫驟降,天寒地冷。彪角鎮緊緊抓住冬閒栽植花椒產業發展“黃金期”,按照鎮領導包片、機關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員包村、包抓貧困戶責任制,組織機關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員深入到所包抓的村、貧困戶田間地頭,有的協調聯繫苗木,有的幫助運送,有的幫忙挖坑,有的負責澆水,想得細緻周到,幹得熱火朝天。

“特色產業”助農增收不停歇,鳳翔彪角農民冬日忙!


據悉,彪角鎮今年計劃建成“花椒產業示範園”,流轉土地2000畝,受惠群眾8000人以上,貧困戶發展花椒種植超過300畝。

按照這一思路目標,鎮上積極協調轄區紅鳳園花椒產業基地做好苗木供給,充分發揮政策扶持作用,用足、用活優惠政策。同時,加大對全鎮產業化發展規劃的宣傳,尤其是涉及到群眾利益的產業化發展政策,調動廣大農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引導群眾依照規劃發展產業,整體推進全鎮農業產業化佈局上有規模、推動上有助力、影響上有口碑。依託紅鳳園花椒產業基地在石落務、導子村流轉土地2400多畝,連片栽植花椒苗木,其他18個村也形成村村行動、人人出力,全力以赴發展花椒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的良好發展態勢。

製作燈籠掙“年錢”

三岔村製作燈籠的歷史相當悠久,用村民的話來說“村裡老人長輩的長輩都說不清從何時開始”,至少也有上百年曆史。主要品種有火罐燈籠、白菜燈籠和碌碡燈籠。因西府人一直以來就有舅舅給外甥送燈籠及祭祖掛燈籠等風俗習慣,手工燈籠每年新春都是“緊俏品”,也使得這一傳統手藝傳承不衰。

“特色產業”助農增收不停歇,鳳翔彪角農民冬日忙!

三岔村村幹部介紹說,三岔村素有“燈籠村”的美譽,一度時期製作燈籠的家庭和數量都曾達到了極致。有6、7個村民小組幾乎家家戶戶做,男女齊上陣,老幼皆動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遷,加之機制燈籠對市場的衝擊,致使越來越多的“巧手”紛紛退出手工製作燈籠的行列,另謀他業。目前,還在堅持做的主要集中在十組、九組和十一組,“燈籠大戶”扎堆集中在十組。

三岔村十組的王堆強是村上的“燈籠大戶”之一。他家每年平均製作的燈籠都不少於三萬個。

談起“燈籠”的話題,四十多歲的王堆強似乎有說不盡道不完的行內話:“以前,老輩人做燈籠講究遵循‘老一套’,要用紅、黃、綠三樣顏色的過色紙,染三種色,費時費事,成本大,效益低。現在不同了,燈籠紙就購買現成的大紅紙,擁褶之前在紅紙上套印黃色福、祿、壽字樣或花鳥草蟲、龍鳳呈祥等圖案,增加欣賞品味。現在我們還對擁褶、花色套印、底板鑽眼等工序進行更科學、更快捷的改進。因為每年預訂要貨的回頭客多,技術不革新遠遠不能滿足客戶需求呀!”

“您覺得做燈籠掙錢多還是打工掙錢多?”面對筆者的提問,王堆強愣了一下,笑著說:“要是光算經濟賬,做燈籠掙錢確實有點划不來,工序多還耗時長,咱也比不上出外打工。我之所以一年一年地堅持下來,一是回頭客每年訂貨,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把老先人的這門傳統手藝輕易丟掉。”

“特色產業”助農增收不停歇,鳳翔彪角農民冬日忙!

燈籠能手張紅林是村上的低保戶,全家5口人,老母親年事已高,大兒子長期患病,小兒子還在上小學。張紅林夫婦平時在村裡的私人企業打工,冬季全家會一起趕製一波燈籠,增加家庭收入。張紅林坦言,冬季做燈籠確實苦,可辛苦掙得的錢蹋實,苦中有甜,心情舒暢!“咱目前家裡有困難,應該不等不靠,自己想辦法解決。我家每年光做燈籠一項就能有一萬多元的收入,能辦不少正經事兒。”張紅林說。

劉拉巧是嫁到三岔村的媳婦,耳燻目染幾十年,如今她也成了村上製作燈籠的一把好手。說起燈籠,她更興奮、更來勁:“做燈籠、賣燈籠,本來平平常常個事,沒想到竟做著做著成網紅了。”劉拉巧邊說邊把近幾年來省、市、縣新聞媒體的記者及慕名而來的訪客拍攝的照片和視頻拿出來“曬”。最讓她興奮的是,法國客人來她家做客,還被拍成專題片,一度在網上瘋傳。也許是擴大宣傳起了作用,劉拉巧家今年做得燈籠銷售特別快,11月份初就開始有人找上門來訂貨,還有很多人打電話、發微信提前預定。

三岔村的燈籠製作,在百年傳承中承載了親情的傳遞,凝聚了從古到今一輩又一輩三岔人的心血和智慧,見證了社會歷史發展變遷的滄桑,也見證了人民群眾生活越來越好的喜悅。

手工掛麵遠名揚

彪角鎮北片的小旗務村有手工製做掛麵的傳統,是老輩人代代相傳的手藝。純手工製作,無任何添加劑,做出的掛麵風味獨特,受到人們青睞。不少村民一年四季都在製作,是村民致富的好營生。

“特色產業”助農增收不停歇,鳳翔彪角農民冬日忙!

進入冬季以來,該村幾乎家家戶戶門前都在晾曬掛麵,掛麵晶瑩剔透,細如髮絲,散著面香,與南邊老營村的掛麵成為彪角鎮獨特的風景線。

王全錄早年擔任過村幹部,離職以後堅持每年製作手工掛麵,老兩口忙得不亦樂乎。他告訴筆者,小旗務村是手工掛麵的傳統產地,每年從農曆十一月開始,農閒在家的村民便開始了“囤貨”節奏,這是為一年一度的春節準備的“乾貨”。掛麵製作要經歷和麵、揉麵、搓條、醒面、分面、晾面、切面等十多道工序。這種麵食口味獨特,耐於存放,便於運輸,因與現做麵條有著完全不同的口感而成為了老百姓走親訪友的首選。“咱當地人逢過年或喜事,講究“四色禮”,其中之一便少不了手工掛麵。”

彪角鎮老營、小旗務村手工製做的掛麵遠銷全國各大、中城市和鄉村,有的漂洋過海走出國門,讓洋人品嚐到了中國農家出產的手工掛麵。目前,手工掛麵不僅成為村民增加經濟收入、推動家庭致富的重要途徑,也成為助力脫貧攻堅的產業之一,使一大批貧困戶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歲月更替,時不我待。富有傳奇色彩和悠久歷史文化的傳統古鎮正以出色的“絕活”加速發展,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來源:鳳翔微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