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农环线串起致富“满天星”

从空中俯瞰,四月的蓬溪春意盎然,绵延69公里的县现代农业产业一体化大环线如玉带般徐徐铺展开来,将全县15个乡镇、100余个行政村有机串联,形成了“交通互联、产业互补、新村提升、旅游富民、扶贫全覆盖”的良好布局,10万余户、46余万人从中受益。多业态、融合型的农业大环线,似镶嵌在蓬溪版图上的明珠,正发出耀眼光芒……

串联产业

开启脱贫致富“加速器”

阳春三月,出门踏青的好时节。位于农环线上的天福万象国际现代农业博览园内,或粉或白、或黄或紫的郁金香争奇斗艳,在阳光的映照下分外婀娜多姿。园内的工人忙着除草浇水,为郁金香“开门”迎客做准备。

在博览园内务工的工人均来自周边乡镇,园区外的住家户也纷纷抓住商机,将房屋修缮一新,一排排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农家乐应运而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博览园的诞生不仅让村民有了就业机会,而且增强了村民创业的动力,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农环线对接高速公路,让园区内高端有机蔬菜有了更宽阔的销售区域,也让其他地方的游客来园区观赏花海更加便捷,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为企业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未来,我们信心满满!”天福万象国际现代农业博览园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说。

从天福万象博览园离开,记者沿着蓬溪县现代农业产业一体化大环线绕了一圈。途经三凤、任隆、高升、大石、宝梵、回水、天福、红江、常乐、赤城、文井、新星、荷叶、高坪、金桥15个乡镇,农环线串联起了天福红江农业产业园、大石核桃产业园、任隆仙桃产业园、荷叶农业产业园4个农业产业园区,道路两旁竖立的“仙桃产业基地”“核桃产业基地”“蓝莓采摘基地”“有机葡萄基地”等牌匾引人注目。

串联旅游

迈出“全域旅游”新步伐

“路上我还在担心弯多路窄,没想到路修这么好,比城里行驶还平稳。”不久前,怀着喜悦心情前来参加蓬溪县任隆镇八角村举行的遂宁市第四届乡村旅游节暨蓬溪县第七届乡村旅游节的张继敏不禁感叹。

从2016年至2018年,蓬溪县实施交通三年攻坚战,累计投入资金10.7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51条,总里程889.1公里,其中沥青路209.1公里,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为主轴、省道为骨架、县乡村公路为网络的现代交通格局。

“便捷的交通让游客更愿意过来玩,每年接待游客数成倍增长。”任隆镇党委书记柏刘亚指向路边绵延数公里的车队兴奋地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带动周边更多群众吃上‘旅游饭’。”

除了仙桃产业园外,整个环线依托蓬溪丰富的旅游资源,量身打造的赤文旅游路与农环线连接,将高峰山、宝梵寺、中国红海等景区串联其中,采摘果园、旅游观光、休闲游园等项目琳琅满目。 “通过优化完善‘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将进一步发挥道路对景区人气的聚集作用和对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蓬溪县文旅局局长张光照表示,农环线打造将一改公路完成旅客运输的单一功能,从而转向丰富游客出行体验、由服务单一‘景点旅游’向服务‘全域旅游’转变,实现交通运输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串联新村

实现产村相融发展

沿着这条农环线行驶57公里,来到了常乐镇拱市村。这里已是全国美丽新村,从高处俯瞰,一条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点缀其中,地涌金莲开得正盛,拱市村散发出现代新农村的独特魅力。

从穷乡僻壤到幸福乡村,拱市村的村民深刻体会到了“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依托便捷的交通优势,拱市村大力发展千叶佛莲产业,以花为媒,举办了千叶佛莲文化节和乡村旅游节,村民的收入大幅增加,年纯收入达到18092元,从“三年两不收”的贫困村变为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处在农环线中部的明月镇中河咀村,水泥路遍布田间地头,直达村民房前屋后,便捷的交通吸引了昊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入驻。目前,成片的柑橘林遍布村里,养殖产业也做得有声有色。村民将土地流转分红并在基地务工挣钱,获得了多项持续稳定的收入。曾经的贫困村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农业产业环线犹如一条条毛细血管遍布山野,将一个个美丽乡村连接起来,交通+产业+扶贫+新村+旅游“五位一体”路域特色文化的产业路、致富路、景观路、样板路遍布蓬溪的每个角落,勾勒出了一幅道路通、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 (全媒体记者 黄祎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