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賺的錢,牛市虧光了——Q&A

​​熊市賺的錢,牛市虧光了。這句話是2014年年底比較流行的一個段子。我截圖一下當時的K線


熊市賺的錢,牛市虧光了——Q&A

熊市賺的錢,牛市虧光了——Q&A


彼時,上證指數沿著20日線支撐上升到3200點附近後,難以為繼,啟動調整,一度調整到60日線附近,大部分股民無法及時從高β模式調整到α進行防禦,結果大面積回吐,從而出現了“牛市賺的錢,熊市虧光了”。

最近這兩天,也流傳著一個神圖,就是把2014年底這段調整,和目前這段調整疊加在一起,橫向比較,兩者啟動後的漲幅、受阻的點位、橫盤整理的時間,都比較類似。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A股一生缺無法踏入同一條河流。模糊的相似之處,便是市場內在的規律。

為了方便閱讀,我用Q&A的模式來進行闡述:

Q:牛市還在嗎?

A:按照A股自身的數據回溯,在估值尚且合理的前提下,指數未連續兩週處於60日線以下運行,那麼就不能斷言趨勢終結。也就是說,目前從長趨勢上看,處於對上一輪的強勢上漲的調整週期。從品種上看,只要主導市場的依舊是氫、大麻、豬肉這種高位品種,那麼調整還會繼續。調整結束,通常都是以出現新的主線導致低位品種活躍為標誌。

Q1:牛市為什麼會虧錢?

A:牛市並不是以普漲為唯一形態的。每一次普漲後,都會有高位的調整,低位的醞釀,風格的轉換。通常而言,以瘋牛市為例:牛一是普漲,牛二是博弈,牛三是優勢品種瘋漲。也就是說,只有牛一可以躺著賺錢,這段基本結束了。

Q2:第二階段也就是博弈階段怎麼做?

A:由於第一階段只是讓個股基本都普漲一輪,修復估值水平。那麼第二階段便是在估值水平都提高了一段之後,選擇其中能夠出現企業內生增長催化、行業題材性催化的個股。也就是迎合市場從高β向α切換,通過內生增長鎖定和時間成本投入,持股應對波動。對應的操作最簡單的是找到合適介入的α票後,跟著波動低吸買入,倉位合理後鎖倉。

Q3:鎖倉經常會踏空波段,為什麼要鎖倉?

A:牛市本身的特性就是波動擴大,個股波動係數擴大後,很容易導致投資者操作混亂。而市場能給予的優質個股上車機會其實很少,好的個股,通常都是震盪上行的走勢,一旦踏空後,很難克服心態再次上車。鎖定優質α的倉位,實際上是鎖定後續牛三階段的溢價部分。為了鎖定確定的溢價+內生增長部分,可以忽略風險很高的波段收益。

Q4:我很難降倉位,也可以鎖倉嗎?

A:盈虧同源,你如果持倉都是高β的部分,那麼鎖倉=過山車;如果你持倉都是α部分,那麼鎖倉=小幅上行甚至橫盤不動。所以最佳的操作是進行滾倉:但市場整體風偏擴大時,同步增加高β品種。當市場相對疲勞進入調整時,壓縮高β品種。如果確定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牛市,那麼牛市最忌諱的不是回撤,而是丟掉倉位,丟掉兌現收益的頭寸。

Q5:為什麼不空倉應對調整?

A:不排除市場上有極少數人能做到調整空倉,調整結束滿倉。但更多這麼自我標籤化的股神,通常第一段就踏空了。人看空之後,會形成一種慣性。這種慣性會比看多的慣性強大的多。上一輪牛市,就有所謂的咖,從三千點看空到五千點。A股本身沒有做空機制,或者說做空渠道很有限,所以,當一個行情啟動並且還大概率可以繼續時,多頭站位比空頭站位,更容易受到市場的犒賞。

Q6:不空倉是否可以對沖

A:當然可以對沖,但一定要分清楚自己的持倉到底是和IH、IF、IC中的哪一個強相關。如果不確定,可以搬出自己的歷史淨值和對應的指數進行比較。否則很容易出現這種致命情況,你持倉都是高彈性個股,用IH對沖。結果盤面出現高彈性下挫,大資金拉上證成分股保顏面,那麼就兩頭捱打,對沖不如不對沖。個人覺得在特定情況下,使用期權效果也不錯,當然,品種單一是致命傷。

Q7:我想不明白為什麼上半個月賺錢,下半月就虧錢

A: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能在高β賺到錢的,才有自信擴大風偏。而當市場情緒集體膨脹時,調整也就差不多開始了。在沒有倉位迴避,沒有品種更換的前提下,一次調整虧掉20%淨值,是常見的。所以,賺錢了擴大風偏結果最後虧錢,或者落得個“賺過”並不是這輪牛市的特性,從來如此。搞清楚自己賺的錢是市場給的,還是能力兌現的,認清自己,會有助於管理回撤。

Q8:有些票今年都沒漲,反而跌了怎麼看?

A:那你要去看,他去年有沒有跌。去年普跌40%,如果你的票去年沒跌,今年也沒漲,那麼比較正常。如果去年跌了,今年繼續跌,那麼就要看是不是行業有變化,企業有變化。譬如有沒有財報的變更、行業地位的變更。如果都沒有,行業健康、企業健康,那麼下跌便是機會。

Q9:為什麼最近題材不靈光了?

A:第一千零一次回答,不是題材不靈光了,是市場進入了調整期。從三月底開始,我個人就開始高β逐步轉α,雖然有些題材沒做成,也出現了淨值的大幅回撤,但整體的持倉安全了,後續繼續調整,完全可以經由期指對沖消化掉。單純持有高β個股,期指是無法對沖的,因為個股跌幅遠高於指數跌幅。

且因為經歷了第一階段的上漲,即使新的題材進行對標,會發現標的其實已經上漲了一波,而且追高的人都套在頂上。這時候殺進去,被砸概率很高。所以調整時間久一些,該割的割了,該麻木的麻木了,上攻換手可以少一些時,題材的第一二個板才好推。

Q10:市場的下一階段機會在哪?

A:市場的下一階段,主要機會在於“ROE+題材催化”的方向。經歷第一階段上漲,除了銀行這種,“PB+ROE”模式已經很難找到標的了。所以確定性的ROE空間提升加題材催化個股將主導行情,比如最近的華為鏈就走得不錯,至少下跌時接力盤充足,不會哪來跌回哪去。

熊市賺的錢,牛市虧光了——Q&A

人人都中體育彩票頭等獎的時候,獎金也就剩兩塊錢。同理股市也一樣,不會人人都能天天漲的。盈虧同源,牛市也會虧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