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廣汽本田第二代1.5T有哪些突破?

過去,衡量一臺發動機性能的強弱,多半是看排量的大小,排量越大,基本就不會讓人失望。不過,隨著全球範圍內排放法規和油耗標準日益嚴苛,曾經的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越來越少,各大汽車廠商紛紛把精力放到小排量增壓發動機之上,造就了一些能滿足消費者對汽車動力需求的汽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廣汽本田第二代1.5T有哪些突破?

2013年,本田就推出了VTEC TURBO系列小排量增壓發動機,包括1.0L、1.5L和2.0L三種排量。其中,1.5L渦輪增壓發動機(以下簡稱“1.5T”)隨第十代思域進入中國市場,後來逐步搭載在CR-V、冠道等車型上。本田的1.5T發動機的動力表現不遜於2.4L自然吸氣發動機,燃油經濟性也相當出色,在性能與節能表現方面非常突出。

近年隨著投入的不斷擴大,廣汽本田不斷進行深層研發,以高新技術加持,打造出二代1.5L渦輪增壓發動機(以下簡稱“第二代1.5T”),實現了動力表現與節能減排的最佳平衡。

VTEC技術加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廣汽本田第二代1.5T有哪些突破?

VTEC TURBO系列發動機從字面上看,首先是TURBO渦輪增壓技術,可以通過增加進氣量,使燃油更加充分地燃燒,進一步提升經濟性與動力性。在渦輪增壓發動機基礎上,加持VTEC可變氣門正時和升程電子控制技術,能夠智能控制進排氣量,使燃油更加充分地燃燒,提升動力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廢氣排放,達到動力輸出與節能減排的最佳值。

升級集成式4-2排氣歧管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廣汽本田第二代1.5T有哪些突破?

第二代1.5T在第一代集成式排氣歧管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推出了4-2排氣設定,1、4缸排氣歧管連為一體,2、3缸排氣歧管連為一體,這樣的設定有利於提升排氣效率,避免排氣干涉。

採用高效斜流低慣性渦輪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廣汽本田第二代1.5T有哪些突破?

第二代1.5T採用輕量化設計的低慣量渦輪,其渦輪葉片採用了高效斜流式設計,相比普通渦輪葉片傾斜角度更大,受力面積更大,廢氣推動毫不費力。這樣的改進升級可以提升渦輪的響應速度,從源頭上減輕渦輪遲滯、動力滯後爆發的現象。

燃油噴射和點火系統優化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廣汽本田第二代1.5T有哪些突破?

第二代1.5T調整了低水溫時的燃油噴射時機,延遲點火促進混合氣燃燒;另外,它還採用了更高的燃油噴射壓力,促進低溫燃油霧化。這樣的設定可以提升低溫條件下的燃油霧化及燃燒效率,有效減少曲軸箱的燃油竄入,避免出現機油增多現象。

冷卻系統優化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廣汽本田第二代1.5T有哪些突破?

第二代1.5T配備了全新的CCS發動機快速暖機系統,並採用了全新的雙層氣缸水套設計,一方面可以減緩冷卻液的流動速度,另一方面還能減少氣缸水套冷卻液容量,帶來更好的升溫效果,不給機油增多現象創造客觀條件。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廣汽本田第二代1.5T有哪些突破?

技術升級說了這麼多,那廣本第二代1.5T的數據表現到底如何呢?在最大功率方面,第二代1.5T高功率版微升1馬力,輸出時機提前了100rpm;在峰值扭矩方面,第二代1.5T低/高功率版本峰值扭矩更大,爆發時間也更早,而且最重要的是,高功率版本峰值扭矩輸出平臺更廣。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廣汽本田第二代1.5T有哪些突破?

總結:由廣本第一代1.5T全面升級而來的第二代1.5T,動力輸出更強,動力響應更快,這就使搭載廣本第二代1.5T的第十代雅閣不僅可以為用戶提供更為暢快的動力體驗,而且還能讓用戶更省心、更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