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 化“危”為“機” 成功實施柑橘品改30000畝

常德全媒訊(記者 唐小婷 王章健)走進4月的石門秀坪園藝場,一臺臺挖機正在刨根翻土、起壟整地;橘農正在剪枝嫁接、抽兜移樹,到處都是柑橘品改忙碌的場景。這是石門縣今年1月份遭遇低溫冰凍天氣後,面對柑橘產業受災十分嚴重的局面,石門縣委、縣政府沉著應對,提出化“危害”為“機遇”,把這次災害當成柑橘產業提質升級的機會,力爭把壞事變成好事而採取的有力舉措。

石門: 化“危”為“機” 成功實施柑橘品改30000畝

2019年,石門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脫貧攻堅整合資金重點支持產業發展的機遇,整合資金6000萬元,通過以獎代補、鼓勵全縣橘農開展一次“老橘園革命”,進行品種更新換代和低產園改造,對樹齡30年以上、冰凍受損嚴重的橘園進行毀園重植,對樹齡15年以下的橘園進行高接換種、密植園改稀,推廣容器大苗、地布控草、增糖減酸等先進技術,應用大株稀植、大枝修剪等適用技術,建設現代化的標準橘園,並充分發揮柑橘種植大戶、合作社帶動和龍頭柑橘企業的引領作用。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柑橘毀園重建、重度修剪、新擴面積近30000畝。

石門: 化“危”為“機” 成功實施柑橘品改30000畝

圍繞柑橘產業提質改造,全縣各級各部門積極響應,縣農業農村局作為主導單位,派出柑橘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深入指導;新關鎮在全鎮開展柑橘品改比學趕超活動,在全鎮掀起品改濃厚氛圍;蒙泉鎮採取班子成員包片、國家幹部包村、堅持每日一檢查、每天一通報、實現產業提升升級全線展開;楚江街道採取社區幹部包片、黨員帶頭等措施推進柑橘品改工作。

石門: 化“危”為“機” 成功實施柑橘品改30000畝

以秀坪鄉村振興示範片為核心,引進湖南楊氏鮮果公司在秀坪園藝場連片建設現代橘園5000畝,在夾山鎮建設高標準柑橘基地3500畝,還有一大批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紛紛投入到柑橘品改低改中來,如秀坪秀山柑橘合作社帶動柑橘品種改良200畝,石門橘農之友柑橘合作社帶動柑橘品改250畝。

石門: 化“危”為“機” 成功實施柑橘品改30000畝

石門縣在推進柑橘產業提質升級時,特別注重優品種、強品質、亮品牌,以選擇“由良” “大汾四號”等早熟、特早熟柑橘品種為主,大力推進柑橘標準化生產,加強“石門柑橘”現有公用品牌整合,繼續辦好石門柑橘節,舉辦石門縣首屆優質農產品博覽會,進一步彰顯石門縣“早熟蜜橘第一縣”優勢地位。

石門: 化“危”為“機” 成功實施柑橘品改30000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