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高質量發展巡禮】省財政廳:財政收支開局良好,收入增幅居全國第12位

全省財政收支開局良好,收入增幅居全國第12位;5億元專項資金招才引智;確保企業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

剛剛,在遼寧落實“1+8系列文件”系列網絡宣傳活動集中採訪中,省財政廳介紹了關於落實省委“1+8”文件精神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有關財政工作情況。

2018年以來,全省各級財政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1+8”文件,圍繞“重實幹、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重點任務,進一步解放思想,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財稅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創新投入方式,強化財政監管,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著力支持經濟轉型升級,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防範化解財政風險,為全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全省財政收支開局良好

今年以來,省財政廳緊盯全年財政收入預期目標和時間節點任務,加強與稅務部門的配合,積極調度、深入分析,密切監控重點行業、重點稅源企業經營及納稅情況,對瀋陽等重點地區進行實地調研,督促各市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強化收入徵管,深挖增收潛力,做到應收盡收、均衡入庫,實現了“開門紅”。

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46.7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26.8%,快於序時進度1.8個百分點;同比增長8%,高於年初預算目標1.5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553.9億元,增長5.8%;非稅收入192.8億元,增長14.7%。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99億元,同比增長9.8%,高於上年同期3.7個百分點。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00.7億元,增長7.1%;公共安全支出85億元,增長34.7%;教育支出143.7億元,增長10.6%;科學技術支出10.3億元,增長40.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02億元,增長3.8%;衛生健康支出67.8億元,下降1.4%;節能環保支出17.2億元,增長8.6%;城鄉社區支出125.8億元,增長20.1%。

總體看,全省財政收支開局良好。一是全省經濟平穩運行,為財政收入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收入增幅保持較高水平,居全國第12位,比上年同期前移5位。二是第二產業是稅收增收的主要來源,傳統行業稅收拉動明顯。二產稅收佔稅收增量的116.6%;石油加工、黑色金屬礦採選業、鋼鐵等傳統行業稅收拉動全省稅收增長5.2個百分點。三是縣級財政收入增長較快,41個縣收入增長18.7%,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0.7個百分點,收入增量佔全省收入總增量的41.4%。四是民生等重點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教育、科技、節能環保等支出均保持較快增長。

二、深入推進改革

(一)深化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2018年,為推進我省縣域經濟發展,激發鄉鎮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完善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的意見》,其中明確“從2018年起,3年內鄉鎮新增財力全部返還鄉鎮”。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工作督導,積極推動相關政策落地見效,加大對縣鄉財政轉移支付支持力度,充分調動鄉鎮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是各地區均出臺了鄉鎮3年增量全返等激勵政策,部分有條件的地區還將激勵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5年。按照決算數統計,僅省財政兌現2018年鄉鎮新增財力全部留給鄉鎮的激勵政策,就需返還鄉鎮增量收入近14.6億元。二是全省鄉鎮全部設立了金庫,在財政收支方面比以往有了更多自主權,降低了財政支付風險。三是增強了鄉鎮幹部請能人回鄉、企業進鄉的主動性,夯實了鄉村振興的基礎。四是全省76個設鄉鎮的縣(市、區)全部出臺了完善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文件,且大部分縣(市、區)以黨委、政府的名義制發,有效促進了縣鄉財政管理機制的健全和完善。五是全省鄉鎮財政收入保持20%以上的較高增幅,2018年,全省(不含大連)鄉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3.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8%,改革政策紅利初步釋放。

(二)支持“飛地經濟”發展。

按照省政府關於支持“飛地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省財政廳積極落實各項財政扶持政策,鼓勵招商引資,推動項目落地,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一是通過建立飛入地與飛出地財稅分成、利益共享等機制對“飛地經濟”給予支持。二是省財政設立3億元“飛地經濟”園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各市“飛地經濟”園區招商引資新落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國家級創新平臺、園區公共服務平臺等項目建設。三是省本級基本建設投資中,安排遼西北基本建設專項資金3億元,每年用於遼西北各市“飛地經濟”園區“七通一平”、園區所屬標準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不少於50%。四是加強“飛地經濟”園區建設情況考核,對發展成效顯著的市給予獎勵。獎勵資金用於支持“飛地經濟”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精準招商引資、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等,以及對在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機構和個人給予獎勵。

(三)全面加強地方國有金融資本管理。

省財政廳認真落實《關於完善地方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實施意見》,積極推動全省地方國有金融資本做優做大做強。一是明確管理邊界,建立管理事項清單,保證管理到位不越位。同時,組織開展了地方國有金融資本清產核資、產權登記、財務決算等工作。二是落實省屬金融企業績效評價和企業工資總額、負責人薪酬管理制度,編報地方國有金融資本全口徑報告,加強工作指導,開展業務培訓,督促各市理順地方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三是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則,以績效考核為載體,提出年度發展目標,促進省屬金融企業發展。同時,有針對性地研究提出完善全省地方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實現做優做大做強的政策建議。

三、支持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一)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密切跟蹤政策實施效果,推動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地見效,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一是落實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提高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徵點、擴大小微企業範圍加大所得稅優惠力度、擴展初創科技型企業優惠政策適用範圍,按國家授權的最高限即50%減徵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六稅兩費”等政策,減輕了小微企業稅費負擔。二是深化增值稅改革。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將製造業等行業稅率由現行16%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稅率由現行10%降至9%、對適用6%稅率的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政策,切實減輕我省製造業企業的稅收負擔,推動產業結構優化省級,培育壯大新動能。三是支持退役士兵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按照國家授權範圍內的最高限額,對退役士兵、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給予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等相關稅費的定額減免,促進退役士兵和重點群體創業就業。四是全面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在省財政廳門戶網站持續公佈涉企收費基金目錄清單,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目前全省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32項,均為國家設立,我省已無自設的專門針對企業徵收的收費基金項目。

(二)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我們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完善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體系,增強經濟發展動力。一是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支持開展科技創新引領產業振興專項行動,引導企業加大研發經費投入力度,加快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培育壯大新動能。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省財政廳會同省科技廳正在研究制定省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性後補助實施細則,擬對科研單位先行投入資金、開發科技成果並在省內實現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以及對科技成果轉化提供重要支撐服務的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等給予獎勵性補助。深入落實國家和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有關規定,激發科技成果轉化活力,推動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三是支持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會同省教育廳制定了我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支持方案,2019-2023年,省市財政將籌措資金70億元,支持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提升遼寧高等教育的核心競爭力,為遼寧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四是支持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建設。今年,省財政已下達資金1億元,支持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設立材料領域創業投資基金,吸引社會資本支持材料產業發展,近期將正式組建“遼寧中冀新材料創業投資基金”,總規模5億元。

(三)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等精神,省財政廳印發了《關於財政支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完善財政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體系,並創新涉農資金使用方式,強化績效管理,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2019年,預計省以上財政投入鄉村振興方面的資金將超過500億元。一是支持鄉村產業發展興旺。籌措省以上財政資金150億元,重點支持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鞏固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其中,籌措資金10億元,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增強“造血”功能。二是支持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家園。籌措省以上財政資金90多億元,完善“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結果導向、事後獎補”機制,以支持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並堅持綠色生態導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支持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促進農業農村綠色可持續發展。三是支持培育現代鄉風文明。籌措省以上財政資金7億元,優先支持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推進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發展,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四是支持構建鄉村治理體系。籌措省以上財政資金10億元,加大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力度,支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紮實推進農村各項改革。五是支持提高農民生活富裕水平。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持脫貧攻堅目標和標準,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今年省財政安排專項扶貧資金10億元,比上年增長42.8%,並加強扶貧資金監管,著力構建脫貧長效機制。籌措省以上財政資金230多億元,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財政政策,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醫療保障和社會救助體系,讓農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利用好省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省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設立以來,已參與設立本省投資基金8只,開展直接投資項目147個,累計撥付資金32.32億元。今年以來,省財政廳會同省引導基金管理中心,完善引導基金管理的制度機制,積極發揮撬動社會資本、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一是完善引導基金制度規範。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分析研究現行制度機制存在的突出問題,學習借鑑外省先進經驗,堅持市場化運作,修訂完善引導基金管理辦法,為更好發揮引導基金作用奠定製度基礎。二是積極推進子基金設立。積極推進中德產業投資基金設立工作,2019年擬在軍民融合、瀋陽經濟區、沈撫新區、人才引進和科技創新、智能製造、環保新材料、文化旅遊及大健康、現代農業等領域設立子基金,支持重要區域、重點行業加快發展。三是組織收回到期直投基金。加大對逾期和即將到期的直投資金的清收力度,已收回到期直投基金8.11億元,並及時清理批覆未設立的子基金,為引導基金規範運作、發揮更大效益騰出空間。

(五)支持生態環境建設。近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突破水、鞏固氣、治理土”的決策部署,多方籌措資金,加大統籌使用力度,加強制度建設,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支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2018年以來,全省財政籌措資金215.6億元,支持打好藍天保衛戰、遼河流域綜合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農業農村汙染治理以及山水林田湖草生態治理與修復,促進了我省生態環境改善。同時,省財政廳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關於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林業生態保護恢復、河流斷面水質汙染補償、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和早期棚改小區維修改造等制度辦法,加強資金和項目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六)支持招才引智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人才服務全面振興三年行動計劃的部署,省財政廳認真履行部門職責,調整優化支出結構,2018年省財政籌措人才專項資金4.5億元,比上年增加3億元,重點用於落實“三年行動計劃”“興遼英才計劃”等,促進人才“引育用留”各項政策落實。同時,我們按照《預算法》和現行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有關要求,會同省委組織部制定了省人才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專項資金使用範圍、資助標準、預算管理、資金使用、監督檢查等作出明確規定,為進一步提高人才專項資金使用效益提供了制度保障。今年,省財政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人才專項資金5億元,比上年增加0.5億元。為加大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金融支持,目前,我們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省級創新創業人才項目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符合條件的人才企業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融資予以風險補償。

(七)落實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制度。省財政廳積極落實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政策,2018年省財政籌集下達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7億元,對全省36個產糧(油)大縣予以獎勵,獎勵資金由縣級政府統籌安排使用,緩解了產糧(油)大縣財政困難狀況。同時,落實好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2018年發放大豆種植者補貼資金2.5億元,補貼大豆麵積約125萬畝,惠及種植戶37萬戶,平均補貼標準196元/畝,補貼標準較上年增加了38.7元,保障了大豆種植基本收益穩定。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確保企業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省財政廳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在落實好降低社保費率的同時,多措並舉,確保企業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一是及時撥付中央補助資金。省財政已提前下達2019年企業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財力補助519億元,並按計劃在上半年將資金全部撥付到位。二是建立企業養老金缺口省市分擔機制。省財政將安排省級調劑金297.8億元,承擔省本級基金當期全部缺口和各市基金當期缺口的60%部分。三是合理分配中央調劑金。省財政統籌考慮各市基金缺口和財力分擔情況,充分發揮中央調劑金兜底保障功能,確保各級財政補助資金覆蓋各市基金缺口。

(二)落實養老金、醫療衛生、社會救助等社保政策。按照國家和我省的部署要求,省財政廳積極籌措資金,切實保障民生等重點支出,堅決兜住民生底線,補齊民生領域短板。一是根據人社部、財政部有關要求,提前測算並安排資金,加強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認真做好2019年養老金提標各項準備工作。二是制定醫療衛生領域省與市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明確醫療衛生領域省與市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加大對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支持力度。三是會同省衛生健康委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縣級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評工作的通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分配和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四是配合省民政廳研究制定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孤兒基本生活養育和60年代精簡退職職工生活補助標準的實施意見,推動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三)支持“一事一議”村內道路和美麗鄉村建設。2018年,省以上財政投入獎補資金15.5億元,建設“一事一議”村內道路6293.6公里,建設美麗鄉村448個。省財政籌措資金5.3億元,帶動市以下財政投入資金2.8億元,扶持1211個行政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19年,省財政將繼續深入開展上述工作,全省(不含大連)計劃建設村內道路6500公里左右和美麗鄉村300個,同時明確2019-2022年每年扶持1000個左右行政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四)關於清理償還政府欠款。省財政廳認真落實中央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要求、國家有關部委通知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組織省直有關部門和各市開展清理償還政府欠款專項工作。2018年,全省清理償還政府欠款202.6億元,政府欠款餘額大幅下降,清理償還政府欠款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重點做好了以下工作:一是在前期全面清理核查的基礎上,嚴格實行定期報告制度,督促各市、省直有關部門及時更新政府欠款臺賬,定期調度、動態掌握清理償還政府欠款情況。二是建立清理償還政府欠款長效機制,要求各市嚴格實行動態管理,對清理排查成果進行再梳理再查驗,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三是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儘快下達財政預算資金,辦理政府投資工程資金撥付、項目結算等,確保政府投資工程財政資金按規定及時足額撥付。四是對各市清理償還政府欠款工作情況開展專項聯合督查,督促各市進一步落實清理償還政府欠款有關工作要求。組織省直有關部門召開清理償還政府工程款專項工作推進會,交流有關工作情況,研究針對性推進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