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委書記陳奕君發文:懷著美好看世界 帶著夢想去奮鬥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懷著美好看世界 帶著夢想去奮鬥

——寫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之際

中共台州市委書記 陳奕君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市委書記陳奕君專門撰文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寄語青年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不負期望、不辱使命,與新時代同行,為中國夢壯歌。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週年。在4月30日的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切緬懷“五四”先驅崇高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寄語新時代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於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為,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

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

國家的希望在青年

民族的未來在青年

青年人的成長

要行得正、走得遠

就要有高遠的夢、求真的眼、

勤勞的手、善良的心

要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

更有品位的人生

“懷著美好看世界,帶著夢想去奮鬥”

青年與國家

自中國近現代以來,特別是“五四”以來,“青年”這個詞就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青年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從青年人的鏗鏘腳步中,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1

愛國是最深沉的情感

青年是愛國者中最活躍的力量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為深厚的歷史情感。

孫中山先生說過,“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

在所有愛國者中,青年人愛國之心尤為濃烈。每當國家危難、民族存亡之際,總有一大批熱血青年挺身而出、捨身報國。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寫下《與妻書》的林覺民,是黃花崗72烈士之一,就義時只有24歲,妻子懷孕8個月。他面對晚清喪權辱國、中華危如累卵的局面,立志“中國危在旦夕,大丈夫當以死報國”。他在參加黃花崗起義3天前,給妻子寫下了一封絕筆信。在這封信中,他表達了自己對妻子的深情和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祖國深沉的愛,他說“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愛和國家前途、人民命運聯繫在一起;

把對妻子親人的愛和對國家人民的愛連為一體,闡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沒有國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會有個人的真正幸福。

一百多年來,這封為天下人謀幸福的《與妻書》,被稱為“天下第一情書”“20世紀最偉大的情書”。

作家蔣勳曾說:“我相信我們那一代有很奇特的背景,就是我們從小就是讀林覺民的《與妻書》、秋瑾、文天祥的《正氣歌》長大的,中國所有最悲壯的東西在我們身上發生影響,我們的英雄就是這種殉難的人。”“他們是中國當時的大夢想。”

當代青年人要從中讀懂這種為家國天下奉獻一切的情懷,真正理解“家”和“國”的意義。

2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使命

每一代青年都在推動中國不斷向前

從“五四”運動開始,“青年”這個詞,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就超越了群體的概念,成為“愛國”和“進步”的代名詞。

從那時起,青年的角色在中國經歷了百年的演變,從“五四”青年、“抗戰”青年、“民主”青年、“進步”青年,到“革命青年”、“知青”、“80後、90後”,再到現在的新時代青年,每一代青年的傳承接力,成就了中國從苦難走向輝煌。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五四”運動由北京大學等13所學校的3000多名學生掀起,廣大愛國青年在運動中爆發了巨大的能量和勇氣,青年人第一次擔當先鋒推動國家前進。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時,一大13名代表平均年齡只有28歲,恰好是毛澤東當時的年齡。這一年輕的“史上最強創業團隊”,以青春、熱血與生命開天闢地,書寫了不朽的傳奇。

“長征”路上,參加長征的9位元帥當時平均年齡36歲,8位大將31歲,48位上將25歲,157位中將只有23歲。這些共和國的將帥,就是在青年時代走過了兩萬五千里長徵,經歷了革命最嚴酷的考驗。

八年抗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黃埔軍校在抗戰期間入校受訓20萬學生,在抗戰勝利後只剩下11000多人。

新中國成立之時,全國共產黨員約300萬,而已犧牲的黨員烈士,有名有姓的卻達到了370多萬,而且多數為青年。這些犧牲的青年,正如魯迅先生在《紀念劉和珍君》中所寫的那樣,是“為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

新中國70年來,60後、70後、80後、90後、00後等一代一代青年人不斷成長,成為我們國家發展的棟樑和中堅力量。

回望歷史,新中國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著青年的熱情和奉獻。

3

“愛國”是當代青年的必答題

我們要以實際行動來愛國報國

90後、00後是充分感受祖國強大的一代人,民族自豪感都很強,對祖國自信、為祖國驕傲,愛國主義情感早早紮根在心裡。

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統計,90%以上的“90後”愛國主義意識非常強烈。當愛國心都很強烈的時候,更要回答好“怎麼樣愛自己的祖國”這個問題。

愛國不是口號,不是一種無意識的衝動。愛國是負重前行。

“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在四川涼山火災中犧牲的消防隊員,有24位90後,2位00後。他們在這麼小的年紀,就肩負起了責任,赴湯蹈火,做最勇敢的“逆行者”,用他們的犧牲換來人民的安全,這就是愛國。

愛國是誓言無聲。

在我國的國防工業戰線上,流傳著一句口號:“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於祖國的人,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於祖國的人!

一代又一代國防人,以“什麼也不說,祖國知道我”的堅守,詮釋著對祖國的愛。

一輩子搞核試驗、隱姓埋名的林俊德,52年堅守在羅布泊,參與了中國全部的45次核試驗任務,用一生打造“大國重器”。在生命最後幾個小時,他還9次要求下床工作,反覆叮嚀資料要整理,要保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林俊德只留下一句話:“死後把我埋在馬蘭”。馬蘭是我國唯一的核試驗基地,是一片茫茫大漠的戈壁灘。在他走後,中央軍委將其列為全國掛像英模。

愛國是實幹報國。

航天領域是大國競爭的角力場。中國航天的快速發展,就是靠青年人的實幹苦幹撐起來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研製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5歲,其中首發試驗隊的平均年齡只有30歲,他們將大好的青春奉獻給了中國的航天事業,用自己的努力為航天事業建功。去年,中國年度航天發射次數首次超過了美國。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夢想與選擇

夢想是人生的啟明星。

青年人要認清夢想對人生的價值,以及夢想在人生選擇中的作用和意義。

1

夢想給予人生支撐

決定我們選擇“主宰命運”

還是選擇“被命運主宰”

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人的確是被生活推著走的,命運給予我們選擇的自由很少。越是這樣,越要有夢想,越不能隨波逐流。只有夢想的牽引,才能走出命運的沼澤,做命運的強者。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2017年,44歲的農村婦女、月嫂範雨素把自己的苦難寫成書,用樸實的文字打動了無數人,成為網絡文學的現象級人物。她在《我是範雨素》開頭的第一句話,就寫到“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命運把我裝訂得極為拙劣。”

她來自社會底層,家裡一貧如洗,有五個兄弟姐妹,一個比一個艱難,範雨素很早就輟學了,但她從小就有寫作的愛好,在打工的過程中,雖然承受著生活的困難和艱辛,卻依然沒有失去夢想和尊嚴,用寫作發現生存的意義。她說“活著就要做點和吃飯無關的事,滿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慾望。”她參加了城中村的打工者文學小組,有人嘲笑她,說“月嫂也想當文人”,她不為所動,寫了十萬字,用自己的筆觸寫下人生的故事,寫下對命運和尊嚴的想法,讓百萬讀者為她點贊。

《人民日報》評論說,“誰是範雨素?在以語言為武器對抗存在的荒蕪之時,也給予扁平化的時代以深度。”範雨素是命運的強者,她貧而不屈,用她的文學夢想點亮自己的人生,完成了對自己苦難生活的救贖,也把自己的人生寫成了一本勵志的人物傳奇。

2

夢想衡量人生格局

決定我們選擇“小確幸”

還是選擇“大舞臺”

這幾年,“小確幸”這個詞很流行,指的是生活中簡單的幸福。一些年輕人覺得有穩定的工作、和睦的家庭、買得起房子,這就是穩穩的幸福。同時,還有一些年輕人有更大的抱負,希望擁抱這個大時代。

大時代與“小確幸”並不對立,大時代的每一次前進,於細微處都讓每個人擁有更多幸福感。

新時代,我們都要有“中國夢”,“中國夢”就是千千萬萬個人的夢想匯聚起來的。廣大青年應當在其中找到連接點,既要珍惜“小確幸”,更要敢於到更大的舞臺上實現自我的價值。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李書福的“汽車夢”從台州出發,敢於第一個吃民營造車的螃蟹,敢於對世界知名汽車品牌開展“世紀併購”,成長為世界500強企業,書寫了中國民營企業造車的輝煌傳奇,也成為“台州人的驕傲”。

他的故事,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這句話作了最好註釋。如果李書福沒有一個大大的“汽車夢”,也就不可能成就今天的吉利汽車。

願每個青年都敢於夢想、追逐夢想、成就夢想,願台州再出幾個“張書福”“王書福”“陳書福”。

3

夢想彰顯人生追求

決定我們選擇“小我”

還是選擇“大我”

通讀中國革命史可以發現,無論是辛亥革命的革命者,還是我們黨的早期領導人中,有很多人的家境都很好,比如,林覺民、瞿秋白等,不少人出身名門,家產雄厚,個人也是留學海外,學富五車。他們甘願放棄自己所有的一切,為了心中的理想,去拋頭顱、灑熱血,這就是信仰的力量,是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選擇。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創始人陳獨秀家裡早年非常殷實,出生在一個大家族,家裡很有錢,尤其是他二叔。但他二叔當時沒有後嗣,所以打算將來把資產都留給陳獨秀。但陳獨秀知道後很不高興,堅決和他二叔劃清關係。當時的陳獨秀就是一門心思要革命,那時候的革命者真的是為了心中的主義和心中的理想,義無反顧地追求。

金一南在《苦難輝煌》一書中是這樣評價的:“任何偉大的事業,其中必然包含有理想,這種理想使人超越現實,使人超越物質,使人能夠穿透時空。

我覺得這是那一代共產黨人表現出來的最珍貴的東西。”

4

夢想定義人生價值

決定我們選擇“得到”

還是選擇“付出”

人生的成功,不在於物質,不在於功名,而在於是否賦予了人生以積極的意義。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最近,我看了玉環市教育局物理教研員鄭青嶽的先進事蹟後,深受觸動,作出批示,要求全市黨員幹部特別是教育工作者向他學習。

鄭老師紮根教育40多年,始終滿腔熱情,始終滿懷激情,一門心思做自己喜愛的教研工作。在婚後長達八年的時間裡,家裡沒有購置電視機。他說:“八年沒看電視並沒有使我少了什麼,反而讓我有更多的時間用於讀書和研究。

由於業務工作非常出色,省教研室和省城高校曾幾次調他去,他卻一直不為所動。工會安排的勞模療休養,絕大多數都被他推掉了。他說:“以前我會認為這是一種放棄,一種犧牲,可現在認為,這只是一種選擇,是選擇了一件更有意義的事。

正因為他的選擇,不僅帶出了4位省特級教師,還負責編寫了馬來西亞《科學》教科書的初中物理全部內容,在業內享有很高的地位,抵達了常人難以企及的事業境界和人生高度。鄭老師所從事的崗位是平凡的,他將自己的青春融入到平凡的崗位中去,甘為人梯、潛心鑽研,為當地教育事業奉獻心力,這就是對夢想的堅持,這就是對成功的註解。

求知與做人

青年的第一要務,就是“求真學問,練真本領”。

年輕人都要學習青年習近平的讀書之道,讀好人生的三本書,即“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

1

讀好有字之書

早在幾十年之前,在知青時代,那個時候的青年沒有現在這樣好的條件,卻如飢似渴地看書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年時代就是“書迷”,他說過:“我愛好挺多,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在陝北農村插隊時,“帶了沉甸甸一箱書”“邊吃飯邊看磚頭一樣厚的書”。為了借一本《浮士德》,有過“30裡借書,30裡討書”的故事。

在當年那樣艱苦的條件下,青年習近平在梁家河博覽群書,進行著知識的儲備、精神的砥礪,思考著個體的命運、國家的命運。

習總書記在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一口氣列舉了11位俄羅斯作家的名字。在美國的時候說“我青年時代就讀過《聯邦黨人文集》、托馬斯·潘恩的《常識》等著作,也喜歡瞭解華盛頓、林肯、羅斯福等美國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還讀過梭羅、惠特曼、馬克·吐溫、傑克·倫敦等人的作品。”

青年習近平的讀書之廣博,由此可見一斑。對當時天南海北的知青們而言,打開了書本就像打開了另一個世界,書本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腳下的土地,也把思想的光芒投向廣袤的世界和無窮的未來。

2

讀好無字之書

人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無字之書就是“行萬里路”,就是社會生活和實踐。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青年習近平15歲就來到梁家河,在這裡七年,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都是在陝北艱苦的農村度過的。在這裡,他學到的遠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深深紮根於黃土地,在艱難困苦中閱讀人生的“無字之書”。

七年知青歲月,他同農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幹一樣的農活,過了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等“五關”的歷練,體味了最苦、最難的生活,讓他知道什麼叫農村,知道中國最苦的農村的生活狀態,並在苦難中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昇華。

15歲來到黃土地時,少年習近平迷惘、彷徨;

22歲離開黃土地時,青年習近平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鍊很大。一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

他還說,“陝北高原給了我一個信念,也可以說是註定了我人生過後的軌跡。經過了陝北這一堂人生課堂,就註定了我今後要做什麼,它教了我做什麼。”

今天,習總書記表現出來的為民情懷、求實作風、穩健風格、非凡氣魄,都可以從他陝北七年的插隊歷練中找到答案。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是一本書,不同的是有的人厚重,有的人輕薄。

每一個青年人都要感謝自己經歷過的困難、經歷過的挫折、經歷過的摔倒,只有被現實教育、在挫折中前進,才能堅強,才能成長,才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厚重。

3

讀好心靈之書

讀書是一種心靈的旅行、心靈的修復,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還可以讓浮躁之心變得沉穩。“腹有詩書氣自華”,在一個人的氣質裡,藏著這個人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

有一位女作家曾經說過,“讀書,讓我即使沒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讓我清貧至今也樸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強大至今,甚至日後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妝。”

從讀書開始,我們才可以更加深入地瞭解自己的人生,才能夠更好的挖掘屬於人生當中的光明和美好的部分,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楊絳先生翻譯蘭德《生與死》時寫到,“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楊絳先生是真正找回“心靈之書”的人,她的“心靈之書”有一種安靜的力量,這種力量讓她成為世人眼中閃亮的星。

奮鬥與執著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可以說“無奮鬥,不青春!”奮鬥的“奮”字,就好像一個人在希望的田野上邁開大步、甩開雙臂,用力奔跑。

但現在社會上有種說法,叫“70後油膩,80後焦慮,90後佛系”,特別是“佛系青年”,形容一些年輕人一切隨緣、得過且過、不大走心、不思進取的活法。這個“佛系”,本質上就是“懶系”。

青年們千萬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成為一個“佛系青年”,如果要當“佛系”,也要當“鬥戰聖佛”,

當“孫悟空”,做一個積極進取、吃苦耐勞的“硬核青年”。

1

時間從不會虧待努力的人

最近有個網絡熱點,叫“工作996,生病ICU”。我認為,“996”是奮鬥者的常態,《勞動法》是上班者的寶典。法律保障勞動者不被強制工作,而作為年輕人,就個人成長而言,在該奮鬥的年紀要積極主動地去努力。

現實中,比“996”工作時間更長的勞動者大有人在,

凌晨2點,路邊還有小販擺攤;

凌晨3點,外賣小哥還在騎行;

凌晨4點,出租車司機還在路上;

凌晨5點,清潔工人已經在清掃大街。

每個人都在努力,青年人想要成就任何一番事業,不付出超越別人的時間和努力,怎麼能夠成功?

我到台州工作後,經常看到各級幹部“5+2”“白+黑”地主動大幹苦幹實幹。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比如為了解決溫嶺、玉環群眾喝水難問題,我們啟動了台州南部灣區引水工程,去年年初,我市相關單位的幹部和國有企業的工人連續3個月一天不休息,實現了平常需要一兩年才能完成的從工程規劃到項目開工的目標,用大家的付出換來了群眾的滿意。

台州的幹部是這樣的,台州的企業家也是如此。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我在去年世界台州商人大會上總結了台州商人扛得起大旗、經得起大浪、擔得起大義、吃得了大苦、成得了大事的“五大”精神,特別是“吃得了大苦”,台州企業家一路走來很不容易,賺的每一分錢,都是辛苦錢。老一輩的台州商人,很多都是白手起家,通過“吃別人吃不了的苦,賺別人不願意賺的錢”,一步步把企業做大,其中的艱辛和付出,常人難以想象。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83歲企業家池幼章,在1979年就創辦了利民皮鞋廠,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勞動模範”稱號。但後來,池幼章的鞋子被名氣更大的溫州鞋子打敗了。他選擇重振旗鼓,東山再起,轉型生產汽車配件,如今已經成為黃巖區首屈一指的汽摩配生產商。他說:“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繼續奮鬥。”

台州幹部、企業家的事例,給台州的青年人立下了奮鬥的標杆。想想那些比我們起得更早睡得更晚的人,想想那些已經成功了卻還在拼命努力的人,青年人還有什麼理由不拼一把呢?

年輕時吃過的苦都不算苦,年輕時經受過所有的磨難之後,我們一定能離想要的生活更近。

2

奮鬥著是快樂的

台州有一座奮鬥的島、青春的島,叫大陳島。

1955年初,國民黨軍隊從這裡敗退臺灣,留下了一個滿目瘡痍的荒島。

1956年,467名台州、溫州青年響應團中央“建設偉大祖國的大陳島”的號召,登上大陳島墾荒。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當時,島上條件非常艱苦,什麼都沒有,唯一有的就是埋著幾千顆地雷。但是墾荒隊員以苦為樂,其中一位墾荒隊員叫張壽春,為化解島上食物短缺,一個人在草料豐富的鄰近小島放羊,他挖山洞、住破屋,淡水靠的是山坡巖縫的滲滴,看不到報紙,聽不到廣播,每隔十天半月才能得到補給,生活十分艱苦單調。就在這樣的條件下,他硬是把山羊從20只繁殖到400多隻,成為最成功的“孤島放牧者”。

有人問,張壽春在那樣極端的困難條件下是怎麼堅持下來的?最根本在於當他把墾荒作為奮鬥的信仰、作為終生的事業時,他的內心是充實的、快樂的。

一生奮鬥的人,從不會感覺空虛和迷茫。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3

一生用心做好一件事

年少時,我們覺得可做的事情很多,每一扇機會之門都如同大海般敞開著。

長大後慢慢才懂得,真的能做成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就足以慰平生了。

因為那一樁你傾情投入的事,必定是你熱愛的事,必定是你願意用最大的專注度去完成的事。把生命託付給這麼一件事,不是很幸福嗎?

從歷史上看,偉大的人物被人銘記的往往也就是因為一件事,司馬遷十三年創作《史記》,李時珍二十七年完成《本草綱目》,馬克思四十年寫出《資本論》,無一不是傾盡時光與精力,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溫嶺的已故畫家郭修琳先生,一生都在畫萬里海疆。他彌留之際,在自己的臨終畫稿上寫了一行絕筆:我要再畫三天也。 對一個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都專注於畫畫的人來說,詩心有所寄,匠心有所託,此生可以無憾。

從台州這座“製造之都”來看,“一生做好一件事”,還有另一個內涵,就是“工匠精神”。

吉利集團的技術達人呂義聰,他以工匠精神練就一手絕活,單憑耳朵就能準確辨別汽車40多種故障聲音,一輛汽車1200多個整裝配件,每個配件位置他都清清楚楚,成為全國勞動模範、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和全國技術能手。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青年人都要學習這種“工匠精神”,內心篤定,用心做好一件事,就像汪國真的詩裡所寫那樣,“既然選擇了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詩與遠方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認為,詩就是對美好的憧憬,遠方就是對未知的渴望。

對於青年人來說,追求“詩與遠方”的過程,就是用美麗的心靈認識世界、用善良的心靈創造世界的過程。

1

走向遠方

是為了感知世界的博大

青年人要勇敢看世界,要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精神,要有宏大的眼界和格局。

電影《後會無期》中有句臺詞,“你連世界都沒有觀過,哪來的世界觀”。

奧斯卡·王爾德說過“生活在陰溝裡,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霍金在《時間簡史》中寫到“我們生存在一個奇妙無比的宇宙中。只有憑藉非凡的想象力才能鑑賞其年齡、尺度、狂暴甚至美麗。”

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在閱讀《時間簡史》時曾問過兩個終極問題,“宇宙是什麼?”“宇宙有目的嗎?”

南仁東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是“中國天眼”FAST的發起者和奠基人,他歷時22年在貴州深山中建起球面射電望遠鏡,讓人類有了望向宇宙深處的“天眼”,也有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南仁東星”。

正是對這種未知的求知、對未來的探索,激勵著人類不斷向前。

青年人在生活中不只是有自我的小世界,不只是有明星網紅、娛樂八卦,當我們打開眼睛看這個世界,抬頭仰望這個星空,這個世界很大很大,這個宇宙很大很大,大到激盪我們的內心、震撼我們的心靈。

青年人要讓自己的格局大一點,用好學、求知、思考去感知這個世界。

2

走向遠方

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很美,如果你有一顆美好的心靈,你就能發現美的所在。”

因此,只有我們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會美好,自己坦蕩才能感受生活喜悅。

青年人要永遠保持對美好的嚮往,在生命中始終追求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能夠發現美的人、一個有良好品格的人,讓自己變得更好。

在臺州大地上,每天都有美好、感人的事情在發生。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玉環有位“誠信老爹”王小先,11年前,王小先老人為了治好兒子的尿毒症,欠下親戚朋友46萬元債務。親戚朋友借出錢時,有的連張借條都沒要,甚至有人把這當作捐款了。

王小先不識字,不會記賬,卻把這些債牢牢記在了心裡。兒子離世後,70多歲的王小先一人幹3份工,節衣縮食,用了7年時間將46萬債務全部還清,把做人的“信”字立了起來。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天台有位“最美義工”袁曉恩,她有一副熱心腸,儘管收入不高,但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在癌症病重之際,她決定做人生中的最後一件公益——捐出自己的眼角膜,留下美麗雙眸繼續看世界,替她繼續關愛這個美麗世界和自己愛的人。

這些事蹟,就是年輕人成長的養分,要把善良、誠信、感恩作為我們的人生底色,以後不論走多遠,都能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3

走向遠方

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們

魯迅先生曾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這是一種博大的襟懷,是一種普度天下人的悲憫。

在今年4月12日的東京大學開學典禮上,世界著名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對全體同學說:“請不要把你們的努力只用於自己的成功,而是要用來幫助沒有你們那麼幸運的人。”

青年人不要把個人利益當作人生唯一驅動力,不要做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是要更多地幫助別人。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溫嶺的老水手龔桂方家境貧寒,靠收破爛在5年間資助了8名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在確診肝癌後,他連房子都賣了,但對學生的資助,卻始終未停。後來因病情惡化醫藥費增加,龔桂方被迫停止了繼續資助。當躺在床上見到資助的學生時,第一句卻是“對不起”,他說:“對不起啊,叔叔病得很重,沒法繼續資助你了。”龔桂方帶給我們的,是人間的溫暖和大愛。我們每一個人如果都像他一樣,那麼這個世界就沒有“孤島”。

當代台州青年人生逢風鵬正舉、

勢如奔騰的新時代

無比幸運,也重任在肩

我們要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五四精神

讓青年成為

生氣勃發、高歌猛進的持久風景

讓青年成為

推動台州發展、驅動中華民族加速

邁向偉大復興的蓬勃力量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文:怀着美好看世界 带着梦想去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