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Or颜宁,知名企业家年轻科学家,一场谁更适合入选院士之争

李彦宏Or颜宁,知名企业家年轻科学家,一场谁更适合入选院士之争
李彦宏Or颜宁,知名企业家年轻科学家,一场谁更适合入选院士之争

清华美女教授颜宁

时下,围绕知名企业家代表李彦宏、年轻科学家代表颜宁,引发了众多网民——“谁更适合入选院士”的一轮激烈争议。

1

4月30日,百度CEO李彦宏因“新兴交叉领域工程技术创新管理”而一举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名,创下了“民营企业家入选院士”的先例。

时间几乎相差无几,美国国家科学院5月1日公布今年新选出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颜宁(也就是在中国科学院2017年院士的增选投票结果中,意外落选的清华39岁美女教授)当选为外籍院士。

这两则雷人消息无疑是触动了众人神经,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互联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4月30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31位,其中来自企业的候选人有114位。

此次来自企业的候选人,比2017年的90位有大幅上升。比如,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百度高级副总裁王海峰、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等来自产业界的科技专家。

这说明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贡献的企业家群体,正在受到国家层面的、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李彦宏Or颜宁,知名企业家年轻科学家,一场谁更适合入选院士之争

李彦宏等人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名单

2

为何百度李彦宏之类的不少企业家,此次居然能顺利入选院士?

以李彦宏为例,与其说因为李彦宏所在的百度是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18年营收超千亿的排名前三的“互联网独角兽”巨头,倒不如说他是今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办法改革的直接最大受益者。

中国工程院在一份关于提名 2019 年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中,对院士提名提出了 " 三个注意 ":在坚持标准条件的前提下,要特别注意对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第一线及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中作出重大成就和贡献的工程科技专家的提名;注意对优秀中青年工程科技专家的提名;注意对交叉、边缘、新兴学科以及尚无院士的学科、地区、部门的工程科技专家的提名。

啥样的人能当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提了一个必要条件,即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何谓在工程管理领域做出 " 重大贡献 "?主要是指:候选人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技术创新、重大装备与新型产品制造、重大工程与新兴产业战略研究等领域,具体组织并参与工程项目的实践,创造性地发挥管理科学的作用,取得同行公认的重大成就;或在工程管理理论上有重大建树,并通过实践取得具体业绩。

支持李彦宏当选院士的观点是,作为百度创始人的李彦宏,从 2010 年起带领百度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登上了《哈佛商业评论》的 " 全球最受关注的十大 AI 领军人物 "榜单,并且李彦宏名列前茅(第三),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面孔,被称为 " 中国 AI 行业的启蒙者与设计师 ",等于是在“在工程科学技术(人工智能搜索引擎领域)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创造性的突出成就和贡献。因此,李彦宏当选院士名副其实,符合新增院士候选人条件,更是无可非议。

而此次作为一名研究者出身的企业家能直接入选院士候选人,也在一个侧面表明,李彦宏在推动科技创新及信息产业进步方面作出的巨大成就和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反对李彦宏当选院士的看法认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荣誉称号,然而近年来,李彦宏和其创建的百度公司,却打着“人工智能搜索引擎”的幌子,背地里暗搞唯利是图的“广告竞价排名”,尤其是轰动一时的“魏则西事件”,让百度医疗广告竞价排名的丑陋做法大白天下,广泛引发了社会对百度搜索引擎公正性的质疑和批评。

李彦宏Or颜宁,知名企业家年轻科学家,一场谁更适合入选院士之争

李彦宏在演讲

李彦宏Or颜宁,知名企业家年轻科学家,一场谁更适合入选院士之争

3

而70后清华大学美女教授颜宁,意外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却出人意料被当选为美国院士,引发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思考和争议。

美国国家科学院近日公布今年新选出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高福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当选为外籍院士。

客观公正地讲,颜宁教授的学术贡献超巨,蜚声国际,有目共睹,不容忽视。

2014年,由中国37岁年轻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率领的80后、90后科研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罗纳德.魁百克对此予以了高度评价——

“学术界对于GLUT1的结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之久,而颜宁在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了GLUT1的晶体结构!从某种程度上说,她战胜了过去50年从事其结构研究的所有科学家。”

该成果在《自然》杂志发表后,立即引起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充分肯定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学成就。

然而,在中国科学院2017年院士的增选投票结果中,清华美女教授39岁的颜宁却意外落选,不得不说是一个颇大的遗憾。

一项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平均年龄为74岁,大大高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平均年龄58岁。

据美国《侨报》报道,在5月1日公布的84位新晋美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中,年仅40岁的华人女科学家庄小威当选,这也刷新了最年轻美国科学院华人院士的纪录。

引人注目的是,今年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仅为58岁,比去年下降了3.5岁。

如果颜宁能顺利入选,不仅可能成为最年轻的中国院士,而且犹如一个候选风向标、一股活力四射的清流,更可以推动、改善中国院士的年龄结构,提升中国科学技术的持续国际竞争力。

中国工程院能在院士增选方面进行革新调整,以期吸引更多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企业家。

那么,中国科学院是否也能在院士增选年龄结构方面做一下 “与时俱进”的调整,目的是能吸引更多年轻的、蜚声国际的科技新秀,不断加入到院士队伍中来呢?

李彦宏Or颜宁,知名企业家年轻科学家,一场谁更适合入选院士之争

颜宁在演讲

李彦宏Or颜宁,知名企业家年轻科学家,一场谁更适合入选院士之争

颜宁教授

李彦宏Or颜宁,知名企业家年轻科学家,一场谁更适合入选院士之争

年轻科学家颜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