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一 葉藏的性格

葉藏小時候體弱多病,長期臥床休養,心思異常敏感而頹廢。他的家是一個在吃飯時也要沉默地咀嚼飯菜,好像在為家中尚未超生的亡靈一般的這樣的墨守成規,腐爛頹敗的家庭。

在這樣的家中,他產生了與世人大相徑庭的幸福觀。長大後,學校的無聊,社會的冷酷,他學會了用虛偽的方式迎合眾生,以吃喝嫖賭的種種卑劣掩飾內心的慌亂恐懼。但其實他是痛苦的。他只有在醜陋的自畫像上,只有在酒精的麻醉裡,在女人的懷抱裡,釋放著最真實的情感。

葉藏,被家人拋棄,沒有真正的朋友。他的心底依然有柔軟的地方,他留下信離開“比目魚”,是不想被他輕視的人所輕視;他離開靜子,是不想那個可愛的女孩茂子對這個“父親”有深深的失望;良子就是她生命裡的一束光,他希望可以改變自己,可是善良純真的良子,卻被惡人玷汙,讓葉藏剛剛建立的信念,在一瞬間坍塌。他自責,輾轉反側,痛苦呻吟,甚至到發狂,他無法完成生命的救贖,只能走向最黑暗的地方。

他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永遠記得他是一個無賴,一個瘋子,但仍是一個“像神一樣純正的好孩子”。

二 小說裡的兩部書

《人間失格》裡出現了兩部小說。

一部是《我是貓》。

這本書是作者夏目漱石為發洩多年鬱憤而寫成的長篇小說。他借貓的口吻,貓的視角來觀察人類。反映了二十世紀初,日本中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生活,尖銳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開化”的資本主義社會。

小說裡出現的另一本書:《魯拜集》。

《魯拜集》是波斯詩人奧瑪•海亞姆的著作,豪放不羈,充滿想象力和才氣。

昨夜美酒令我心歡樂,

今晨冷酒落花徒剩淒涼。

一夜間,變化如此怪異,

我的心境判若兩人!

這本書出現在主人公葉藏為低俗雜誌畫漫畫而插入的詩歌。但奧瑪•海亞姆寫《魯拜集》卻是來否定來世和宗教信條,譴責僧侶的偽善。

誰說正義會指引人生,

且看那血流成河的沙場,

瞧那刺客的刀劍,

正義這時又在何方?

這兩部書的出現當然是有所暗示的。戰後的日本,社會動盪,人情薄涼。人心孤獨,充滿對世界的困惑,迷茫,與否定。作者這樣的安排也是為了表達一種對世情的黑暗,對人類偽善的一種鞭撻。

三 作者的自殺

佛說:“一切諸世間,生者皆歸死。”

他活著,其實他已經死,他死了,其實他還活著。

很小的時候,不知道為何,我便覺得人活著只是一具會行走的軀體。人永遠不知自己從何處而來,往何處而去。

《人間失格》是一部半自傳的小說。作家太宰治將自己的人生信念融入小說,借葉藏的人生遭遇, 將殘酷的青春,疼痛的青春裡所遭遇的困惑與迷失詮釋得淋漓盡致。只是太宰治仍無法面對這個世界,又無力作出改變。終於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生命。

死亡是他對活著的一種尊重,是另一個生命形式的開始。

太宰治,以身踐行了他對活著的一種絕望,這是他的一種自我救贖,連同他的小說在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