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人防” 築牢防火牆??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森林防火工作見聞

“天眼+人防” 築牢防火牆

——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森林防火工作見聞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趙梅

淅淅瀝瀝的一場春雨,並沒有緩解黃土高坡的乾燥。

“清明至今都是重點火險期,一個火星就能點燃整片森林。”4月下旬,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白振清對記者說,春季乾燥,防火形勢異常嚴峻。

不過,當記者走進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監控室時,呈現在眼前的大屏幕上,圖像不停地變換著,林區實時動態盡收眼底。

這便是興隆山保護區管理局的“森林數字預警管護系統”。

“我們這個系統的大型?望塔的直線監測距離是1萬米、360度旋轉,不要說地上的菸頭了,樹葉上的蟲子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興隆山保護區管理局防火辦負責監控工作的王炳棋介紹說,管理局建成的“森林數字預警管護系統”,利用國際上先進的電腦防火管護技術,並將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及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綜合應用於森林資源管理。8個安裝在制高點上的大型?望塔和16個安裝在各溝道站點的攝像頭,能夠全方位嚴密監測森林火情,還能對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及森林病蟲害進行有效的監控。

興隆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譚林介紹說,近幾年來,興隆山管理局先後投資1300餘萬元建設森林資源數字監測預警管護綜合平臺,不但實現了高效人性化管理,而且降低了管理成本。

形如孤島的興隆山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周邊分佈8個鄉鎮、49個行政村、5萬餘人,屬一級火險區。

“截至目前,保護區歷史遺留下來林內墳墓有353座,林緣200米內有墳墓1706座,上墳燒紙、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的管控難度很大。”譚林說,再加上保護區內省道和縣鄉公路互相穿插,交通便利,近年來遊客和“驢友”隨意上山旅遊時有發生;保護區周邊林、農交錯,農耕時節農民會焚燒地埂和農作物秸稈;林緣地帶不斷興起修建山莊、農家樂,林下可燃物增多等種種現象,致使保護區內野外火源管控難度較大,防火形勢嚴峻。

“攝像頭都是360度循環旋轉的,熱成像功能會定位火情。”王炳棋介紹說,一旦發現火情,地理信息系統就會接收到攝像頭髮回的地址編碼來定位火情,同時系統會啟動短信發佈平臺,用短信的方式在第一時間聯繫負責防火的相關領導和護林員。護林員的手持終端會給滅火隊員提供前往火情點的最短路徑和主要通道,還能提供防火隔離帶和阻火能力等重要信息,相關領導也能在監控中心進行遠程調度指揮。

“有‘天眼’的協作,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更明確了。”護林員王國平說。

在前往榆中縣馬坡鄉張家寺村太平村村口的空地上,一頂紅色的簡易帳篷異常醒目,這便是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設置在此的防火檢查點。

王國平和同事裴卷虎在此處值守,帳篷外擺放的兩張簡易桌上,擺放著2019年清明期間上墳祭祀人員信息登記表,旁邊立著的4把鐵掃把就是他們的工具。

“今年我們還在路口設置了焚燒桶,有必須要去墳前獻花的,我們就跟著去,若燒了紙就用鐵掃把把火星打滅,等他們燒完紙,我們清理完一起下來。”王國平說。已有30多年工齡的王國平的巡護面積是9520畝,大部分都是草坡,兼有灌木、喬木林,而清明期間是他護林防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我早上8點開始巡山,從乾溝嶺到旋圈溝,巡一遍需要近3個小時,山背面太平溝梁到石頭溝,巡一次也需要這麼多時間。”今年55歲的裴卷虎說,保護區內南北兩邊的管護區他隔天輪巡,其他時間便到村裡去宣傳防火知識,和村民簽訂防火責任書。

說話間,裴卷虎用手撫平了牆上張貼的“森林火災重防範 嚴控火源是關鍵”的宣傳標語。

嚴格管控火源,杜絕火種進山入林是興隆山保護區防火的首要工作。

“林區內嚴禁焚燒田埂,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在馬坡鄉孫家灣村的上空,無人機搭載播放的防火宣傳訊息巡迴播放著,勞作的村民們不由地抬頭尋找聲源。

無人機操作人員胡益鋒說,正值春耕時節,無人機的宣傳傳播廣,對村民在林緣燃燒地埂,對外來人員特別是對進入林區的“驢友”野炊燒烤等違章用火行為有警示作用。

“水火無情,我們住在林區,對於文明祭祀、野外不用明火也許開始不太理解,但是通過宣傳,現在都很注意。”馬坡鄉斜路窪村村民劉維泰說。

“我們也會給父母講文明祭祀,林裡不能用火。”馬坡學校九年級二班學生楊新玉說。

她的同學顏傑說,她還會提醒父親不能在外頭亂扔菸頭,因為通過學校的“開學第一課”和新聞她瞭解了許多火災新聞和防火知識。

“防火不是一家的事,需要大家出力,共同協作。”馬坡鄉張家寺村村委會主任王邦金說,村裡也安排了3名護林員和1名林管員,每年配合保護區管理局護林員與農戶簽訂防火責任書,每天值守巡山。

為做好保護區森林防火工作,興隆山管理局以“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防火方針為主,確保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任到人。並採取張貼標語、宣傳車流動宣傳,開展防火知識進校園、進課堂等“小手拉大手”活動,發放印有防火宣傳標語的紙杯、文具盒等用品提高群眾森林防火意識。

為了嚴控火源,護林員會嚴把入山關口,對入山生產作業、旅遊踏青和掃墓人員進行嚴格管理,實行重點防範,最大限度減少入山人員數量。特別是在重點火險期,在每個溝口要道都會安排人員,設立檢查點,對所有上山人員進行檢查登記、宣傳教育、扣留火種。

同時,在清明節高火險時段,局機關各科室、興隆山森林公安分局全力配合保護站在92個重點火險區域,蹲點守候,嚴防死守,在重要地段和墳墓集中區域設立焚燒點,修建焚燒爐,擺放焚燒桶,監督並要求掃墓人員定點焚燒祭祀物品。

“我們正是通過‘天地人’三位一體的模式,築牢了興隆山的‘防火網’!”譚林說,以前只能單純靠人防,而今有了“森林數字預警管護系統”這個“天眼”的幫助,極大地提升保護區的森林資源管護能力,徹底扭轉了森林防火工作一直靠傳統人工?望監控的落後局面,實現了林區森林火情遠程視頻監控、空中無人機補充偵查、地面人工巡護“三位一體”的管理新模式,確保了興隆山保護區森林資源的安全,取得了近年來無較大森林火災的好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