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召南•草虫》学习之十四

《诗经·国风·召南·草虫》学习之十四

喓喓草虫1,趯趯阜螽2。未见君子,忧心忡忡3。亦既见止,亦既觏止4,我心则降5。

陟彼南山6,言采其蕨7。未见君子,忧心惙惙8。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9。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10。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11。

译:

蝈蝈叫声满,蚱蜢跳跃忙。不见君子面,忧愁不安啊。若能见君子,那怕偶遇他,我能放下心。

登上南山坡,采摘嫩蕨菜。不见君子面,忧心愁苦啊。若能见君子,那怕偶遇他,我心多愉悦。

登上南山坡,采摘嫩薇菜。不见君子面,忧心悲伤啊。若能见君子,那怕偶遇他,我心多平静。

注:1.喓喓:(yāo音吆)虫鸣声。草虫:指蝈蝈。

2.趯趯:(tì音悌)跳跃之状。趯:通“跃”。阜螽:(fù zhōng音负忠)即蚱蜢。

3.忧心忡忡:忧愁不安之貌。

4.觏:(gòu音构)遇见也。5.降:下也。放心解。6.陟:(zhì音至)登也。

7.蕨:(jué音决)即蕨菜。可食,但有一定的致癌成分,少食为佳。

8.惙惙:(chuò音绰)愁苦貌。9.说:悦也。

10.薇:(wēi音危)又名巢菜、大巢菜、野豌豆,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可食,嫩茎和叶可做蔬菜。

11.夷:平,心安解。

《诗经•国风•召南•草虫》学习之十四

《蝈蝈》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议:这是首趣味诗之一,郑国君主郑简公(姬姓名嘉)在垂陇——今河南郑州市西北,设享礼招待晋国卿大夫赵文子(嬴姓,赵氏,名武,谥“献文”),郑国陪随人员共有七人,赵文子就提要求:你们七人一同与君主来作陪,我很荣幸,请求每人赋一首诗,也让我知道你们每个人的志向。

第一个郑国国相子展就赋这首《草虫》诗。诗赋完,赵文子当场就说:真是兆民之主人,但若用武备是不能胜任的。

赵文子回去后对晋国贤臣叔向(姬姓,羊舌氏,名肸)说起:断定一是郑国国相子展子孙有传数世之大夫;二是子展是最后一个败亡的,历史的进程果然如此。

《诗经•国风•召南•草虫》学习之十四

《蚱蜢》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上述根据《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所载:郑伯(郑简公)享赵孟(赵文子)于垂陇,子展(郑国国相)、伯有(郑国卿大夫,姬姓,良氏,名霄,字伯有)、子西(郑国卿大夫,姬姓,名夏,字子西,谥襄,子产的同宗兄弟)、子产(郑国国相,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谥“成”)、子大叔(继子产后的国相,姬姓,公孙氏,字太叔,名游吉)、二子石(郑国卿大夫,公孙段,姬姓,丰氏,名段,字子石,谥“景”,郑穆公孙。印段,姬姓,名段,字子石,谥“献”,郑穆公重孙)从。

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kuàng音旷),武亦以观七子之志。”子展赋《草虫》,赵孟曰:“善哉!民之主也。抑武也不足以当之。”……文子曰:“其馀皆数世之主也。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

《诗经•国风•召南•草虫》学习之十四

《江西宜丰——朝南山坡》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那赵文子凭什么如此断?正象赵文子所说:“诗以言志”。

《论语·子罕》: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就是首好德如好色者的诗。

此诗君子既可以是对求德之君子,也可以是对君主之称,看那满含深情之目光,同时也可以把二者完全融合在一起——就如此诗。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整日以朝见君子(君主)为乐,伴在左右,王不离君(德),君(德)不离王。

晋国大夫赵文子的读解:登上南山坡,展望未来,分明是兆民之主。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便可得福禄也。但一开始蝈蝈与蚱蜢都在关切的人,是不足以承担武用的,因不忍之心啊。登高而心在低下,顾全局也。终观全诗,心中平和之境,没有一点铿锵之色,可用国家和平时期的相国。特和诗博一乐:

《诗经•国风•召南•草虫》学习之十四

《荷》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和《诗经·国风·召南·草虫》

蝈蝈漫坡叫,蚱蜢高跃舞。不见君子面,忧愁难安心。只想常遇他,能够放下心。

登上南山坡,身在采蕨菜。蕨菜如君面,定睛不见了。忧心添愁苦,见面多愉悦。

又登南山坡,薇菜就如君。定睛又不见,忧心添悲伤。终于见君面,心绪多平静。

君子那是万千人的目光,是做人立身的标杆,只希望他平安,心里就平静。诸事靠君子佑助,才能过安宁祥和之生活。

这个赵文子就是《赵氏孤儿》的原型,太史公在《史记·赵世家》中有大篇记载,可见是天降奇才,他人即兴赋一诗就知其有数世之福禄及败亡时间。不知“道”的人以为是首情爱诗,真是各人各眼啊,差别就在这里。

戊戌年四月初六

《诗经•国风•召南•草虫》学习之十四

《山东青岛茂腔戏——赵氏孤儿》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