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而为人,但我们或许并不是生下来就明白如何为人

做人的艺术

我们生而为人,但我们或许并不是生下来就明白如何为人。

很多人说,说话是门艺术,寥寥数语有时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亦有人说,交际是门艺术,三杯两盏淡酒,便可在人情世故中如鱼得水;这世间种种似乎尽皆艺术,但无可厚非,所谓做人的艺术,不过是我们对于这世间种种的反抗与妥协而已。

我们生而为人,但我们或许并不是生下来就明白如何为人

或许,在这漫长的一生当中,我们会时时囿于自己将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而惝恍迷离,我们都曾迫切渴望长大,然后不负众望。平凡似乎一直都是一件耻辱的事情,但我们为了摆脱这种“耻辱”却付出了太多得不偿失的代价,于是开始一边疲于应付,一边乐在其中。

在形形色色的善恶是非里耳濡目染,太多的别有用心都曾让我们措手不及。是的,大多数人性都选择了迁就利益,古人发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感慨。

我们生而为人,但我们或许并不是生下来就明白如何为人

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所经历的每一次失望或许都会影响到我们自己究竟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当我们一次次为了野心而奋不顾身时,胜负欲充斥着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是的,我们都幻想着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人人称羡的人上人,追求强大似乎是我们的天性,做一个强大的人,或许本身就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正如四季在风中匆促的轮转,命运也在茫然无措的颠沛流离。习惯了悲欢,我们才能学会接纳得失。人生本就不会太过圆满,求而不得未必会是遗憾,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似乎是门更高深的艺术。有时候,选择平凡并不是认同平庸,世人自嘲道: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说平凡难能可贵。那么何谓平凡,在我看来,“无愧于心”即是也。

我们生而为人,但我们或许并不是生下来就明白如何为人

在当今社会,也许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幸福感会远远高于一个善良过剩的人,我们从不质疑人性的多面性,的确,处于这种高压的大环境下,也许我们会附庸风雅,逢迎着这世间的寥寥清欢,当然我们也会时常一句承让偏不认输,面临着四面楚歌的窘境。见惯了在闪光灯下卖弄人性,也许我们就能理解名利场上为什么暗箭难防,当悲哀成为一种常态,只能说明我们对于这世界爱不起,恨不动的无奈而已。当然,我们都可以选择不随波逐流,于是世俗与个性便显得如此针锋相对。总有人以所谓的个性,上演着教养的不明。做一个被世俗认同的人,似乎更能体现出何谓做人的艺术。

一句良言布满华丽词藻,好或坏也不过说得轻巧。说教好像也是人类的专利,或许正是因为我们这一生听过太多。


【生活书屋】分享感悟,分享生活,分享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