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龍戲鳳

他是一條翱翔九天的游龍,伐無道,逆天行,斬暴君,除豪強。且看少年好兒郎,在陰謀詭計中,於花叢鳳林裡,逍遙嬉鬧,輾轉柔鄉,君臨天下!


上古時代,金木水火土是為五星仙界,加上凡界和天王星之神王界,並稱為七界。七界之中,地球乃是為凡界,金木水火土五界都為修士界。而天王星界,則是掌管著其餘六界之次序並保護六界安定的仙王級政要所在。在那裡,居住著一群掌管著天地萬物衍生覆滅法則的神仙道者,他們不僅主持著世界的正常秩序和萬物運轉之德道,同時也擔任維護其餘六界之和平與公正的責任。其他六界之生命萬物,因為有了天王界神者的存在,才得以保證其間之和平,安穩和繁榮。

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會是永恆不定的。人道如此,天道亦是理所當然之。否極泰來本就是天道循環中之常態和不可迴避的永恆定律。所以,在七界安定祥和了很久的一段時間後,終於有一天,一直保持著神秘狀態而潛藏在世界黑暗角落裡的邪惡妖魔勢力忽然如蝗蟲一般洶湧而出,並勢如破竹一舉攻佔了這個主政七界秩序的天王界,幾乎所有的神者仙人都被這些邪惡之妖魔打散,殺死,天王界徹底覆滅,道統失傳。從此,七界之天地正義開始崩潰淪喪,道統離失絕傳,除卻凡界之外,其餘六界之修士一下子就陷入了一個混沌邪惡的黑暗時代,曙光難現。

災難起初先從天王界開始,慢慢向土木火地金水六界擴散,眼見著一場巨大的災難正在漸漸瀰漫充盈著七界的每一個角落,而所有的人們,卻都只能眼睜睜看著災難擴散荼毒天在蒼生百姓,而俱都毫無能力有何作為。天王界本來就是七界中實力最強盛的強者之界,可現在連堂堂的天王界之神者仙者都已經在魔族的襲擊下灰飛煙滅了,他們這些一心求仙未成的修士們的心裡哪還有什麼希望來抗衡那些瘋狂而起的群魔妖孽呢。

但與其等著被魔族殺死,不如集中仙界的力量跟魔族一戰而死。戰則還有一絲扭轉乾坤的希望,而等死呢,則除死之外再無他途可想。所以,在沉迷消極了一段時間之後,除了尚未得知厄運將臨的地球凡界凡夫俗子之外,其他五屆的修士都慢慢各自自發組織起來,聯合成抗魔隊伍,準備一起合力反抗魔族的邪惡勢力的入侵。但是因為魔族的這股邪惡勢力對於仙界來說實在太過於強大,以至於魔族在對六界的入侵過程中,所到之處竟然已是無人可擋,勢如破竹的一面倒的悲慘局勢。眼看著七界慢慢被黑暗勢力一天天所侵佔蠶食,正義光明一點點在大地上渙散消失,所有的修士不禁都陷入了深深絕望的境地。他們漸漸感覺到自己就像是行走在黑暗中的尋路者,他們打心裡渴望著黎明的指引,指引他們走向光明,走向哪怕是渺茫虛無的希望。

情況發展到差不多是不可收拾之地步的時候,仙界原本絕望的處境又暫時出現了一些隱約的希望。因為邪惡妖魔在攻佔天王界時自身也消耗了多的元氣,所以他們不得不暫停擴張侵犯的步伐,暫躲起來休養生息。所以,這就給五界修士帶來了蓄勢抵抗的機會和準備的時間。

話說在已經成一片廢墟的天王界中,一座高高的山崖頂峰,幾個仙風道骨的老者恭敬垂手站在一個石洞外,那恭敬而虔誠的態度似在等待著什麼尊貴之人的昭示。這些人是天王界在劫難中因某些原因得以逃生的最後的神者,他們到這裡來,是想通過天眼神算來給仙界的未來卜一卦,看看到底有沒有人可以阻止七界眼前這一場大難的擴散與延續,力救天下蒼生於水火之中,為仙界帶來一個穩定的未來。

此山名為“天經山”,是天王界中最拔高的一座仙山。山上住著一位仙界裡最善卜卦的王者,自號為“至死一算”。這是他千年前洗手退出仙界時給自己所起的名號,也表示了他不再為任何人算卦的決心。但是,誰曾知道,其實他早已算出了今日七界所要遇到之大難,所以才退出仙界,隱居在這偏僻孤冷之所,並給自己取名為“至死一算”,因為他知道這一算總會到來,而這一算的到來,也就預示著他的飛昇之期將至。

“你們都進來吧!”

許久之後,石洞中響起一個蒼老而祥和的老者的聲音。等在外邊的幾個老者聽到這個聲音的召示,一個個都恭身慢慢魚貫走進石洞中。

石洞裡的陳設很是簡陋,因為裡邊就只有一張石床,除此再無他物。石洞裡雖住著高人,但沒有什麼珠光寶氣的跡象。這裡的一切都顯得單調與枯朽,就像它的主人一般,歷經繁華而歸於質樸之枯靜。

在石床上,盤腿坐著一位非常蒼老的枯槁老人,看他的樣子,已經是個行將朽木之人了。但是,這些仙界的無上神者,在他的面前竟然對他如此恭敬,想必這個老人以前的地位一定不低。起碼不在他們在場之人任何一位之下。

“天王界的情況我已經知道了,我也知道你們今天來找我所為何事。說來我的時間也不多了,所以多餘的話你們不要說,你們只要聽,並好好記下我將說的話就可以了。千年前,我毅然選擇從權利之巔退下來,並離開仙界的紛爭,躲在這個偏僻之所,不是為了逃避什麼,而是在千年之前,我就感知到了天地間將會有一場巨大的轉變,這場鉅變將是一場七界中有史以來波及最廣百姓受害最大的一次毀滅性災難。我躲到這裡,苦苦思考了近千年,為的就是找出一個可以解決這場災難的辦法。唉,可惜,窮盡我最後的神氣,也沒有將這個秘密解開。但是,我卻找到了一些線索,解決此次災難的人,不久將在凡界中誕生。所以,你們要立即趕到凡界中去尋找到這個人,千萬別讓魔族知道他的存在,並一定要將他帶到一個秘密之地,將金木水火土五界的神術悉數傳授於他,這樣,集和了五門神術,或許他將可以引領七界,解救生民與災難水火之中!”老人看著恭立在面前的幾個老者,言語淡淡說到。

“可是神王,一個凡界的凡人怎麼可以修煉我仙界的神術呢?再說,五仙術集於一體,我們仙界可從未出現過。難道凡界竟可以出我們仙界也無法遇見的天才?”聽完老神王的話,對面一個老者不解問道。因為凡是身為修士的人都知道,凡人的體制根本不適合修煉仙界的這些神術,他們的體制太弱,承載不了這種強大的力量。所以,凡人一直就只是凡人,而不能成為仙界或是修士中之一員。

“這是天命中冥冥註定的事,我也不知道這個人為什麼會出現在凡界之中,也不知他為何可集五仙術於一體。但是,既然是天命註定下來的事情,那麼其中自有其天地至道的道理!”老人原來就是天王界的神王,千年之前,神王忽然離開仙界,隱去蹤跡,沒想到竟然隱身在這裡參悟這場千年後的災難的解決之道。

“那麼神王,我們要如何找到這個命運之人呢?”另一個老者問道,這才是問題的重要性。想要在凡界尋找一個人,這可不簡單。

“這個,我沒有算出來。但是,想必你們也知道,需要練就五仙界中任何一種神技,其體質一定要是屬於這五種元素之一種。但是,命運之人竟然可以同時修煉五種神術,那麼就說明他體質是同時齊聚了五種元素的奇特體質。所以,你們只要找到一個體質為五元體的人,他一定就是命運之主了。還有,這個人將會出生於辰龍之年,天命神龍,而現下就離辰龍降臨不遠,你們現在就可出發前往凡界,一定要尋到這個孩子,因為他將是七界最後的希望了!天降大任,其降生必也帶著異象而生,所以,你們應該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了。我的大限已至,剩下的事,就交給你們去煩心了。你們是仙界最後的四位界王,希望你們不要忘懷自己的責任,盡心盡力。萬事自有道,輪迴不得終。黑白誰分辨,天理細微中!”

老人說完,微微低頭,之後竟是再也不語。

幾位老者見神王不再說話,當下以神識一掃,驚恐發現神王已經魂歸天地,安然於無了。幾位老者急忙在神王面前跪下,恭敬拜別之後,幾人轉身出了石洞,化身幾道流光,消失在這高山之巔的洞崖間。這幾位老者,就是金光界界王金萬聖,神土界界王懷忠厚,天水界界王水無痕,明火界界王火雲,仁木界界王木直五位界主。

他們本是神界派駐在五修界的管理者,因為得到天王界危急的信號,所以趕來相助。可是他們雖已力戰,卻沒能挽回天王界毀滅的命運。之後他們失望之餘,各自返回五界,想要集和五界之力,共同抵禦隨時去而復返的妖魔。但是後來五人一想,現下六界大亂,妖孽橫行,而神王千年前神秘消失了,但是沒有聽說或是誰確定了他已經仙逝的信息,興許他現在還活著。所以,他們不得不前來尋找神王,請求指示。可幸的是,他們在長久的探尋之後終於找到了隱居千年的神王,並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告示。而現在的天王界已經名存實亡,他們再也不能祈求天王們來給予他們以庇護了,他們要自己靠努力靠團結來保護自己。好在妖魔在攻下天王界的同時也損失了極大的元氣,所以對其他五界的進攻步伐減緩了不少。這就給五界的蓄力抗衡帶來了準備時間和希望。起碼,他們有時間準備,就不會顯得慌手慌腳,臨陣慌忙不暇自顧。

就在五位界王化作流光離去之後不久,石洞中那隱掛在神王脖子上的一塊玉牌忽然升起一股聖光,將整個石洞照耀得滿室霞光。

這塊玉牌是神王身份的象徵——神王玉牌。據說,玉牌中隱藏著一門七界中最強的法訣,但是,歷屆的神王都沒有誰可以悟出其中的功訣。久而久之,仙界漸漸忘記了關於這塊玉牌的傳說,而只把它當作神王的一個身份象徵,並世代相傳。現在神界崩亂,天綱不再,各界都忙於著手應付隨時而來的妖魔進攻,沒有人再想到這個代表著神王的身份象徵。因為天王界的直接被消滅,已經說明天王界不再有能力來保護他們了,他們現在必須自求多福了,連神們都消失殆盡,還想那神王玉牌來作甚。

此時玉牌神光越來越盛,隨著神光閃爍之下,玉牌竟然有種躍躍欲飛的樣子。只見它像只振翅欲飛的蝴蝶,撲扇著雙翅想要掙脫那一條束縛著它的細繩,飛向屬於它的世界中去。經過幾次掙脫之後,那塊玉牌竟然真的掙斷了繩子,化作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飛出石洞,帶著淨白的雪白之光,飛下茫茫的山下而隱入茫茫滄桑的世界中去了。

邪惡妖魔因為自身元氣大傷,故短時間內不可能再組織起強有力的入侵,所以現在的七界,正處在一個浩劫之後的平靜時期。只是這平靜,讓所有人都於心不安,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不過是暴風雨前夕的短暫安靜罷了。

與此同時,遙遠的最後一個沒有遭到妖魔入侵的蔚藍色的星球上,一個熱鬧繁華的古城中,今日顯得比往常更加繁華更加熱鬧。因為古城中兩個大家族今日同時喜得貴子,兩大家族高興之下,大擺筵席,宴請城中所有有頭有面的人物前來一同慶賀。

說起這兩個大家族,倒也是十分有趣。因為兩個大家族世代都是單傳,而兩家世代都在相互攀比,互相抬槓,世代如此,從未斷絕。

這兩個家族,一是城北的慕容家,一是城南的李府。這兩個家族說來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就是愛相互比較。這世代比了千百之年,竟然沒有誰可以勝得過誰。這不,兩家傳到慕容正和李元兩位家主這一代,還是沒有分出個你我高下。

慕容正娶妻,李元也娶妻。今日他慕容正喜得貴子,他李元也同時喜得貴子。這讓此一場進行了千年的比試,現在開始似又落到了兩家這兩個新生的小娃身上。

慕容正的兒子出生的時候,天邊忽然現出一隻潔淨白色的大蝴蝶,道韻十足飛到慕容府上空盤旋了好久之後離去。因此,慕容正就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慕容白。而李元呢,他兒子出生時竟然也是紅霞降門,好一派大顯氣象。後來直接是五位仙人腳踏五彩祥雲降臨到他的李府中,這讓他李元簡實高興得無以復加。五位仙人站在門前看著剛出生的小娃好一會,這才含笑消失不見。因為有了這異象,李元覺得自己的兒子今後肯定可以遠超慕容正的兒子。所以,他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李仙,期望自己的兒子今後登仙拜神,光宗耀祖。關鍵的是,打敗慕容家。這是李家一直以來的願望和追求。

慕容白長到兩歲的時候,呆呆傻傻的還是沒有會說半個字。但是李仙呢,兩歲的他已經是遠近聞名的神童才子了。這不禁讓慕容白的老爹慕容正對自己兒子的不爭氣表示十分氣憤和失望。他本想讓自己的兒子趕超李家的,沒想到現在不僅趕超不了,自己的兒子竟然隱隱現出低能兒的趨向,這能不讓他痛心疾首嘛!

再長几歲之後,慕容白越來越顯示出他和李仙之間的差距來。慕容白真的就像一個白痴一般,傻傻呆呆的,就是模樣長得很俊。慕容白長到五歲的時候,李仙已經被那五個所謂的仙人接走了。可慕容白呢,整日在院子裡對著庭院裡的花草傻笑,有時候一個人一看就是一整日。他對花草好像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而每當他看到美麗的蝴蝶翩翩前來採摘花蜜之時,他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興奮和不一樣的神色,竟然讓他脫去那原本之傻氣,變得英氣爽人,靈氣神動。但那也只是瞬時性的,沒有定性和發展性。

看著自己滿負期望的兒子竟然是個傻子,慕容正一氣之下竟然休了自己的原配,也就是慕容白的生母,並將他們母子二人趕出來慕容府,又娶了幾房新歡,想趕緊再弄幾個小子出來,好快馬加鞭趕上人家李元的兒子李仙。

李家因為自己的兒子被五位仙人接走學道,心裡那種高興不知從何說起。現在的李元,他不屑和慕容正比,因為他覺得那樣會丟自己的面子,也會丟自己的兒子的面子。

慕容白,一個白痴;李仙,一個註定踏上仙途的天命兒童。在這點上,慕容正已經輸得一塌糊塗了。當然,這些他慕容正是不知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