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龍戲鳳》看各家演各派,各有其風韻之美


話說《游龍戲鳳》

姜凌(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


《游龍戲鳳》( 以下簡稱《戲鳳》) 是戲曲舞臺上常演的摺子戲劇目,最早被收錄於清乾隆《綴白裘》花部亂彈摺子戲中,直至今日約有280 餘年。劇情講明武宗正德帝微服出遊,喬裝軍官模樣在山西大同梅龍鎮酒館投宿,見店主胞妹李鳳姐美貌,頓生愛意,趁店主李龍不在家,加以調戲,又追至鳳姐臥房,被閉門拒之。後武宗告以真實身份,收鳳姐為妃。此劇亦可稱《梅龍鎮》、《戲鳳》或《美龍鎮》。雖不知劇作者何許人,劇本之文學性亦算不得上乘,然觀眾對舞臺上正德帝與鳳姐互相耍逗的表演情有獨鍾,看各家演各派,所謂各有其風韻之美。

梆子腔《戲鳳》問世以後,又有徽班伶人貴笙、王天喜、小天祿等人唱響京城,從《日下看花記》、《眾香國》、《評花》等京劇史料中可略知一二。從光緒年間至清代結束,福壽、四喜、三慶、同慶、春臺、義順和、寶勝和、小吉祥班均演此戲。這期間旦角於舞臺上都踩蹺,始作俑者為魏長生,清乾隆時著名秦腔旦角演員。

清蕊珠舊史《京塵雜錄·夢華瑣薄》序:

聞老輩言: 歌樓梳水頭、踹高蹺二事,皆魏三作俑,前此無之。故一登場,觀者嘆為得未曾有,傾倒一時。

魏長生的表演柔媚酥骨,踩蹺更添幾分嬌嫩。後凡遇兒女情長、卿卿我我之戲,眾伶皆學魏三。皮黃《戲鳳》一戲在梅蘭芳演之前,旦角沒有不踩蹺的。在梅蘭芳《舞臺生活四十年》摘錄了譚富英的一段話:

( 按) …我和王大爺( 瑤卿) 聊天,談到《戲鳳》,他說,當年,你祖父起同春班和田桂鳳唱過這出,後來我搭你們家的同慶班時,田桂鳳就離開了。我也會唱《戲鳳》,是餘紫雲的路子,因為我沒有蹺工,始終不敢貼出。現在蘭芳的大腳片李鳳姐唱紅了,我很後悔,當初為什麼不大膽試一試,拿你祖父和我在臺上的人緣來說,應該也不會砸鍋的。

老輩藝人所言若真,魏三之風可見厲害。此一種表演模式直至梅蘭芳又有新風尚。民國伊始,梅蘭芳之《游龍戲鳳》脫穎而出,成為了自民國後最具影響力的版本之一。

《游龍戲鳳》看各家演各派,各有其風韻之美

梅蘭芳《游龍戲鳳》


( 一) 梅蘭芳、餘叔巖之《游龍戲鳳》

民國七年( 1918 年) ,梅蘭芳約餘叔巖搭班,餘叔巖提出排演《戲鳳》的想法,梅蘭芳立刻同意了。後梅餘兩人之《游龍戲鳳》是齊如山根據《綴白裘·戲鳳》梆子腔和皮黃班本子等改編而成。

梅蘭芳主工青衣花衫,《戲鳳》以往是花旦的應工,當然不乏青衣唱此戲拿手的,如餘紫雲。他唱此戲踩蹺,仍隨魏風。號稱餘紫雲第二的票友陳子芳此戲是跟餘紫雲學的,與老生泰斗譚鑫培一起唱過此戲。梅蘭芳先向陳子芳請教了當時餘紫雲《戲鳳》路子,之後在陳子芳、陳彥衡、齊如山等一干人的協助合作下,與餘叔巖邊排邊改。

是年10 月19 日,梅蘭芳和餘叔巖在吉祥園首演《游龍戲鳳》,這天滿座,反響極好。後據梅回憶,當時餘出場還略有幾分緊張,直到拾巾子一場結束才鬆弛下來,之後嗓子越唱越開,臺下情緒也愈來愈熱烈。10 月24 日,山東水災籌款會,邀名伶於第一舞臺。梅餘之《游龍戲鳳》,張豂子在《歌舞春秋》中評論:

梅蘭芳餘叔巖之遊龍戲鳳,梅飾鳳姐,靜婉之姿,嬌憨之態,在在動人心目,叔巖飾正德帝,相得益彰,海棠花一場之唱作,兩人演來入化,姿致無限,應嘆觀止。

《游龍戲鳳》看各家演各派,各有其風韻之美

荀慧生《游龍戲鳳》


又記錄民國八年( 1919) 元旦,北京籌辦四郊貧兒學校,特邀梅餘再攜手:

【戲鳳】梅蘭芳與餘叔巖合演,工力悉敵,允稱珠聯璧合,梅飾鳳姐,一宗紫雲法度,而參以己意,稍加變化,神而明之,遂成傑構,唱工圓亮,身段輕盈,傳神處,尤極雋妙,此劇鳳姐須做得不纖不佻,不莊不重,而處處更須略帶嬌憨態度,畹華演來,正是去泰去甚,恰到好處,正德帝諦視鳳姐之面,梅於此處,居中而立曰: “再看看,”又曰: “還要看看,”正德謂“我乃當今正德皇帝,”梅則復居中而立曰: “我乃當今正德皇帝的娘啊。”此等處,如奇葩怒放,濃艶無倫,描寫嬌憨之態,蔑以加矣。叔巖飾正德帝,做派神氣,均極生動,唱工更饒韻味,惟扮像似不及鳳卿之堂皇富麗耳。

齊如山《齊如山回憶錄》記:

演出之後,果然大受歡迎,每次堂會或義務戲,總是演此戲,…如今演此者,都是學他二人,但詞句身段都差多了。

梅餘之版本去除了原先本子中庸俗細瑣的表演,雖照梅言依舊解決不了本子的根本性問題,但修改之後確實使武宗與鳳姐的邂逅有所美化,減輕了人們對武宗花天酒地的一貫印象。另從演員表演角度來看,此版意義不僅在於開闢了鳳姐不踩蹺的先河,並使得大批青衣、花衫者開始涉足《游龍戲鳳》了。

梅餘之《游龍戲鳳》唱響後,名伶們躍躍欲試。尚小云、劉景然於民國十年( 1921 年) 4 月17 日三慶園,程硯秋、高慶奎於同年12 月25 日華樂園均曾演出此戲。對於尚、程二位,《戲鳳》均為初演。白牡丹荀慧生倒是為四大名旦中最早唱此戲者,民國四年( 1915 年) 7 月14 日于丹桂園皆演出此戲,但從文獻看,《梅龍鎮》只他一人,正德之演者為何不落名,難道是為片段劇唱? 荀是四大名旦中唯一工花旦者,他唱《戲鳳》為最早者也是常情。


( 二) 荀慧生之《游龍戲鳳》

民國七年3 月初( 梅餘首演在同年10 月) ,劉景然、荀慧生於第一舞臺合作《游龍戲鳳》,張豂子《聽歌想影錄》記錄:

劉之老腔調,一成不變,亦難為他,牡丹之李鳳姐,可以最通俗之嬌小玲瓏四字形容之,愛牡丹者,必許為知言,惜劉景然與之搭配,太覺頹唐耳。

劉景然固然是好角,亦有落伍之勢,而白牡丹則年輕有為,他的生活化表演讓青年人頓覺耳目一新。

民國十一年( 1922 年) 2 月19 日,荀慧生與馬連良首次合作此戲。馬演正德較得人心,既能表現皇帝之風流倜儻,又不失帝王的尊貴身份。荀之鳳姐小家碧玉,清新可人,該劇成為了荀、馬聯袂獻藝之代表作。

《申報》民國十三年( 1924 年) 5 月13 日載:

次為馬連良白牡丹之遊龍戲鳳,是劇堪稱珠聯璧合,工力悉敵。四平調極難討好,而連良竟以寫意出之,並足耐人尋味,向可貴也。歌時聆者鹹屏息無聲,僅惟搖頭晃腦而已; 慧生唱亦不弱,做工尤細膩熨貼,三次拾巾、姿態三變,各有佳處,小兒女一種憨情嬌意,其妙到秋毫巔,博得盛名,非幸致焉。

民國後,坤伶漸成風。坤班崇雅社、慶麟社、奎德社在北平時唱《戲鳳》。尤其崇雅社演此戲更是頻繁,較為著名的有李桂芬,可與當時老伶恩曉峰齊肩。恩曉峰與十三旦之《梅龍鎮》,張豂子品評道: “恩曉峰與十三旦合演,皆女伶中之翹楚也,恩資歷甚深,為女伶演老生之前輩”。滬上《申報》記錄了民國二年、三年《戲鳳》上海演出情況,十三旦張少泉為最多。其次還有張文豔、陸菊芬等。日本波多野乾一之《京劇二百年之歷史》記錄坤伶擅長此劇的還有: 翁梅倩( 老生) 、蔣君稼( 旦) 。

《游龍戲鳳》看各家演各派,各有其風韻之美

馬連良、張君秋之《游龍戲鳳》。溫如華先生供稿

最具戲劇性的是坤生孟小冬與乾旦梅蘭芳合作的《游龍戲鳳》,這是他們初次會面合作的戲,也成就了他們的一段奇緣。後由於種種原因,二人分道揚鑣,梅孟之《游龍戲鳳》就此擱淺。

《申報》載民國期間所演“游龍戲鳳”信息2000餘條,記錄伶人、票友等相關演出情況。早期有恩曉峰、張文奎、張少泉、張文豔、陸菊芬、翁梅倩、周信芳、馮子和、王靈珠、芙蓉草,中期有張桂芬、趙君玉、王芸芳,晚期中華戲校的畢業生,如“四塊玉”中的李玉茹、李玉芝、白玉薇,在前輩周信芳、楊寶森、譚富英等人的帶領下演出《戲鳳》,“四小名旦”中的毛世來、李世芳、張君秋相繼出演,民國三十六年12 月至三十七年4 月( 1947 ~ 1948) ,馬連良攜張君秋聯袂演出,申報載“最合理想名貴傑作《游龍戲鳳》”。


( 三) 馬連良、張君秋之《游龍戲鳳》

新中國成立後次年,馬連良和張君秋拍攝了京劇《游龍戲鳳》電影,成為了《戲鳳》最早的舞臺音像資料。

馬連良與張君秋的京劇《游龍戲鳳》,拍攝於195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泰民安,在大好形勢下,作為為數不多的戲曲電影,《戲鳳》能被列入其中,尤顯珍貴難得。這是演員的魅力,馬連良是前四大鬚生之一,張君秋亦是四小名旦中的佼佼者。

馬、張之《游龍戲鳳》以梅餘版本為基礎,結合各自流派風格,顯得大方有致。張君秋工青衣,唱腔尤其動人,身段略遜,亦不妨礙整個人物基調。馬連良高張君秋一輩,彼時已名聲赫赫,表演瀟灑飄逸,十分合正德之形。電影中不見正德與鳳姐之臥房一場,正德追下即為結束。馬、張之做派現為《游龍戲鳳》常演幾大派別之一。

從1962 年起,至1975 年結束,傳統戲曲經歷了一段政治敏感期,“文革”期間除上演樣板戲外,一切傳統戲曲被禁演。直到江青授意,由文化部籌劃為中南海錄製一批傳統戲曲,算作內部資料,其中就有《梅龍鎮》。


( 四) 李世濟、劉長瑜、張學津之《梅龍鎮》

《梅龍鎮》何以出現在錄製名單上? 時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戲曲組副組長孫以森說起當時的情況: “當時選定下來有些懵,主要這戲在文革前中央臺已經不播了( 文革前此戲已禁演) ,那時說來是調情戲,意義並不大。”事實上,毛澤東曾收錄言菊朋唱片二張,其中一張是言菊朋和坤伶新豔秋的《戲鳳》( 百代唱片,1935 年) 。這戲就被定了下來。於是,1975 年開始錄音,由李世濟配唱鳳姐,張學津配唱正德; 1976 年由張學津、劉長瑜扮演正德和鳳姐,完成錄像。

《游龍戲鳳》看各家演各派,各有其風韻之美

溫如華(65歲)、高彤《游龍戲鳳》


此版本是繼馬張版後,第二個《游龍戲鳳》的影像資料。可貴的是這次錄像在傳統戲曲還未解禁的情況下進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批音像資料亦可說是恢復傳統戲曲的前奏曲了。在當時嚴肅的政治氛圍下,《戲鳳》其戲謔輕鬆的格調亦可算是奇葩一支。

——


編者注:根據溫如華先生的回憶,上世紀80年代,電影《末代皇帝》中,拍攝宣統大婚時,在“漱芳齋”演出戲中戲《戲鳳》的片段。溫如華先生的李鳳姐、方英培先生的正德帝。當時全國都沒人唱這出,為了留資料,他們把一整出都錄了下來。後來童芷苓帶著言興朋在北京大唱,從此這出戏在全國都唱開了,但這是溫、方“電影版”《戲鳳》之後又過兩年的事了。

以上所列只是《游龍戲鳳》舞臺演出的冰山一角,不過筆者認為,從民國初梅、餘改革、解放後馬、張音像以及文化大革命傳統戲曲前奏曲的奏響,這些關鍵點都使得《戲鳳》在後世戲曲人的心中留下了重要印象,如今不僅為劇團資深演員常演劇目,也成為了各戲曲院校保留教學劇目。現仍以京劇演出為最多,分不同流派。旦角以梅派居多,梅蘭芳所創一角已深入人心; 荀( 慧生) 派、張( 君秋) 派亦為此戲之大派,尤以荀派傳人童芷苓為代表,將鳳姐塑造得惟妙惟肖。老生多以譚( 鑫培) 派、餘( 叔巖)派、言( 菊朋) 派、馬( 連良) 派、楊( 寶森) 派為主。楊寶森在1956 年,與趙慧秋《游龍戲鳳》的舞臺實況錄音後被製作成京劇音配像。他們的錄音對後人影響十分大,亦被看作是珍貴的戲曲教學資料。

《游龍戲鳳》各家演來有各家風範,戲詞和唱腔個別地方略有差異,然萬變不離其宗。學員們學習演出或參賽另有一番景象,受到時間或其它因素的限制,不得不對劇本進行取捨,最常見的是按馬、張版,演到正德追下結束,這算是有依有據。有些對本子進行大刀闊斧裁剪,一味求快,不講其情其理。縱觀戲曲教學領域,如此情況屢見不鮮。這應也是戲曲演出劇目急劇下降的原因之一,所幸《戲鳳》只二人,目前我們還能在舞臺上看見完整的演出。

《游龍戲鳳》來源於民間,茁壯於民間,經數輩伶人演藝之積累,此劇成為了戲曲經典摺子保留劇目。劇作者雖不聞其名,他若曉得《戲鳳》流傳至今,應甚感欣慰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