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縣醫院的新鮮事:掛普通號,看個“洋醫生”

揚州首次引進全職外籍醫療專家——“洋大夫”坐診縣醫院

古巴醫生多利安夫婦入職寶應縣人民醫院

“花幾塊錢掛了個普通號,給我看病的竟是‘洋專家’!”昨天下午,來自寶應望直港鎮的張建國大爺直呼“意外”。記者從寶應縣人民醫院瞭解到,為解決鄉村基層高端醫療人才缺乏的問題,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兩名來自古巴的“洋醫生”入職寶應縣人民醫院眼科。這也是揚州首次引進全職外籍醫療專家。

老張口中的“洋醫生”是來自古巴的眼科專家多利安夫婦。古巴眼科醫學較發達,今年初,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寶應縣衛健部門以人才交流的形式引進多利安夫婦來寶應工作。多利安是古巴醫學博士,眼科一級專家,有十多年門診及眼科手術經驗。多利安夫婦專程來中國,將計劃在寶應縣人民醫院眼科門診部工作兩年。

揚州縣醫院的新鮮事:掛普通號,看個“洋醫生”

細心檢查

“洋醫生”的到來,讓不少飽受眼疾折磨的農村患者在當地醫院就享受到了國際醫療服務。記者在門診部現場看到,醫院專門配備了翻譯,醫患溝通順暢。自“洋醫生”坐診以來,不少患者慕名而來,最近到眼科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多,4月份一個月不到就已經做了近60臺手術。

在多利安博士坐診的時候,眼科主治醫師趙莉在一旁認真學習。“學習到了不同的醫療理念和手術方式。”趙莉讚歎。

“眼疾特別是白內障,是農村的常見病、多發病,但我們醫院之前眼科相對薄弱,引進人才比較困難。”寶應縣人民醫院院辦潘主任稱,此次引進外籍醫療專家,對提高醫院的技術、管理水平,更新服務理念等具有推動作用。同時為切實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找外籍醫生看病,只需掛普通號,診療、手術費用都按公立醫院標準收取。

多利安告訴記者,揚州景很美,人很熱情。他希望自己能儘快融入當地醫護人員群體,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揚州縣醫院的新鮮事:掛普通號,看個“洋醫生”

傾心崗位

“洋醫生”入“鄉”記

如果你到醫院看病,推門進去看到一個外國醫生在坐診,你會有啥反應?這不,古巴醫生多利安夫婦剛剛入職寶應縣人民醫院。這也是揚州首次引進全職外籍醫療專家。

真有幾把“刷子”

昨天下午,記者在門診看到一名白內障較嚴重的患者前來問診。患者左眼白內障並伴有頭痛,此前在其他醫院做了手術,不久復發,目前左眼幾近失明,右眼視力模糊。經過仔細檢查問診,多利安表示,患者很可能是自身免疫系統出了問題,不能著急做白內障手術,必須先對眼部進行消炎,同時對免疫系統進行檢查治療。

外籍醫生的到來,也讓周圍的醫護人員感到很新奇,“時間一長大家都覺得,外籍醫生有幾把‘刷子’。”寶應縣人民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趙莉告訴記者,多利安夫婦給他們帶來很多國外的醫療理念和技術手段。“多利安給我看了他們在國外使用的拉鉤,形狀、材質與國內都不一樣。”在用藥上,多利安也有自己的原則。

揚州縣醫院的新鮮事:掛普通號,看個“洋醫生”

熱心詢問

“入鄉”很開心

診室內,來就診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趙莉說,在農村老年人的眼睛出現問題很多見,很多老年人認為這是正常現象,其實不然,很多眼病嚴重後會導致失明。多利安也表示,眼病不及時治療,導致到醫院診療時變得非常嚴重、複雜,增加了手術的風險,降低了術後預期。

對於到寶應這樣的縣級醫院工作,多利安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據我瞭解,中國現在很多年輕人到更大的城市去工作,大部分老人留在農村。健康和醫療對他們來說是個難題,因為身體原因及其他一些原因,沒辦法到大城市接受更好的醫療服務。我們在縣級醫院為他們提供更好的醫療幫助,感到很開心。”

談起醫院的同事,多利安說:“他們技藝也精湛,我們常在一起交流討論,取長補短。”

過起了“中國日子”

趁著門診看病的間隙,記者與多利安聊了起來。

為了讓多利安夫婦更好地與患者、同事交流,醫院專門配備了兩名翻譯。

多利安告訴記者,古巴大部分地區是熱帶雨林氣候,相比之下,揚州的氣候一下子較難適應,但他認為到揚州工作讓他感到十分溫暖。“揚州人非常和氣、熱情;揚州的美食既豐富又美味。”多利安夫婦到了中國入鄉隨俗,他們騎著電動車上下班,到菜市場去買菜,用智能手機下載微信註冊,通過翻譯功能與同事交流。

“您好”“再見”……如今,多利安已經會說幾句中文了!

通訊員 揚衛 一丹

記者 顧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