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近年来,宁陵县各级党组织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照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查找补齐短板,巩固提升增效,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全县上下党员带头干,贫困村旧貌换新颜,摘了“贫困帽”、打了“翻身仗”,实现了从落后到先进,从贫瘠到富饶,从平淡到惊艳的美丽“蝶变,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宁陵党建开辟专题栏目《贫困村的蝶变故事》,集中报道全县各乡镇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在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发展致富产业、创新工作机制、认真履职尽责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经验做法,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集智慧、凝聚力量、激发斗志、鼓舞士气。

奋飞中的“南魏”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南魏村,黄岗镇12个贫困村之一,位于黄岗镇所在地西南2公里处,仅一个自然村,总户数204户,748人,耕地面积1023亩。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几年前,黄岗镇只要一提起南魏,印象中就是“泥岔路”“破房门”“巴掌大的地儿”“没妈的孩子--南魏”。而如今再提到南魏村,那都是竖起拇指,交口称赞,“美丽新农村”代名词。南魏村巨大的“蝶变”,得益于近几年县委县政府良好的扶贫政策,得益于南魏村支部班子团结一致有个好的带头人。

抓班子带队伍,筑牢基层党建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16年村里还到处是泥路,人居环境差,到处都是柴火垛,更别说产业发展了,没人愿意来啊!”村民张义伟感叹道,“支部书记梁永义一进班子,先表态,干工作就是为了大家,既不拿工资也不为名利,就为咱村发展起来!”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自从退休的老干部梁永义当了支部书记,南魏村有了一个好的带头人,支部越来越团结,队伍越来越壮大!”镇党委书记郭晓华说道。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交通闭塞、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村集体经济匮乏,村民矛盾不断,摆在新组建两委班子面前。

“党建统领一切”“强党建促脱贫”,确定了思路就开始大踏步在往前赶。定期召开党员大会,讲党课、开展组织活动,唤起党员党性意识,开展党员垫路肩、清垃圾、环境治理等义务劳动,“党员活动增加了,支部工作民主了,群众信任增加了、村内矛盾也少了,班子威望提高了”。南魏村各项工作开始有了大的转变。

强基础美环境,实施乡村振兴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南魏村在县委组织部和镇党委的帮助下,新建了村室、文化广场、大舞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文化广场建成后,白天村民到这里下棋、聊天,晚上过来锻炼身体,跳广场舞,还经常举办文艺下乡演出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村民的生活渐渐丰富起来。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群众纷纷称赞:“路修了、灯架了、广场可以活动了,村里变化太大了,村干部是实实在在为民做实事了,感谢党啊!”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南魏村还通过搞残次林改造和生态林业等多项项目,向林业局申请资金600万元,南魏村家家户户、村前屋后种植杂果树,整村生态环境整洁美丽。

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民心齐了、基础环境好了,提高群众收入,才算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南魏村通过不懈努力,建立扶贫车间,招商高乾科技有限公司,不仅为本村的经济带来效益,四周邻村也有很多农户、贫困户来公司工作,为四周邻村也增加就业机会。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南魏村第一书记整合农村资源,成立的合时农业合作社,占地270亩,主要种植红薯、花生、西瓜,辐射农户500户,在合作社劳动的农户30户。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如今,群众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也得到大幅度提高。由原来“一分没有”到现在仅仅光伏发电一年收入十多万元,南魏村走上致富道路。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提起这,南魏村支部书记梁永义高兴的说“我们要继续努力,打造宁陵南魏村,把南魏村建成美丽新农村!”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中共宁陵县委组织部主办的官方微信“宁陵党建”(ninglingdangjian)致力于党建工作宣传,党员教育培训,先进典型推广,促进学习交流,服务党员群众。

欢迎您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策划:张 建

统筹:朱俊清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