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二)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二)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二)

近年来,宁陵县各级党组织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照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查找补齐短板,巩固提升增效,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全县上下党员带头干,贫困村旧貌换新颜,摘了“贫困帽”、打了“翻身仗”,实现了从落后到先进,从贫瘠到富饶,从平淡到惊艳的美丽“蝶变,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宁陵党建开辟专题栏目《贫困村的蝶变故事》,集中报道全县各乡镇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在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发展致富产业、创新工作机制、认真履职尽责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经验做法,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集智慧、凝聚力量、激发斗志、鼓舞士气。

向着明天奔跑的关庄村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二)

基层党建薄弱,基础设施差,无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带头人,村容村貌差便是过去的关庄村最真实的写照,村内道路被村民戏谑的称之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和“扬灰路”。

关庄村位于宁陵县华堡镇,距离镇政府所在地西南8公里,西接黄岗镇,辖关庄、凌庄、李庄、太山庙4个自然村,全村共有6个村民组,现有农户368户170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4户222人,贫困发生率为12.9%,耕地面积1991亩,村主要产业是养殖及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和大蒜、辣椒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破茧

只有配齐配强了帮扶队伍,常存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和帮扶带动群众。2018年关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选出了有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的5名同志组成新的村委领导班子,并在帮扶单位县水利局的支持下,完善了村委会办公室设施,巩固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彻底改变关庄村现状,该村从群众最关心的道路硬化、打井修桥、村容村貌等现实问题入手,在县水利局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跑项目、筹资金,制定工作任务,逐项推进落实。2017年,在华堡镇政府的扶持下,该村投资48万元建成800平方米扶贫车间,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以就业促脱贫为着力点,吸纳帮助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和实现贫困劳动者“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针对一些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的现状,第一书记王娜带领村两委成员围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开展了扶贫扶志扶智行动,根据贫困群众发展和就业需要,加大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力度,落实资助政策,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掌握务工就业技能,并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开展“同心圆梦超市”和“星级农户”评比活动,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主劳动赚取积分换物品,激发群众脱贫信心和志气,并鼓励子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65岁(含65岁)以上老人缴纳赡养费,子女每缴纳100元,孝善基金补贴10元,每月最多补贴50元,资金由村孝善理事会管理,每季度按时发放。

蝶变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二)

走进关庄扶贫车间内,一派热闹繁荣。几十台机器同时运转,工人们各司其职,裁料、缝纫、钉扣……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车间负责人告诉我们:目前车间共有三十多人,都是本村和附近村的留守妇女,在厂里做工,不耽误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还不耽误种庄稼,每个月都至少有一千多元的收入,多的能拿到三四千,真正做到了在家门口就业。

关庄村两委干部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做标杆、树榜样,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党群不懈努力,截至2018年底已脱贫87户205人。

如今的关庄村变化日新月异,几年来新打和维修机井39眼,硬化道路3.5公里,村内实现了公路硬化全覆盖。2017年,该村又投资43.7万元建成了集文化室、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篮球场、文化舞台、公厕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种植700棵紫花槐树对村主要街道两旁进行了绿化美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投入使用以来,极大满足了村民精神需求,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还美化了村内环境,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认知度和归属感。

“路修好啦,打的井也够用了,浇地再也不用争着抢着,村里有文化活动中心,还安装了路灯和健身器材,一到晚上,这里就像集市一样,跳广场舞的、唱歌的、打篮球的,可热闹啦。”谈及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村民老康高兴地合不拢嘴。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二)

来到村东头的蔬菜种植基地,则是另一番景象。46个蔬菜大棚,占地60余亩,大棚内种植有辣椒、黄瓜、西瓜、豆角等各式蔬菜。通过土地流转,村民每亩地每年收益1000元,又可以在大棚内打工。贫困户陈振荣大娘说:“蹬缝纫机我不在行,但是干庄稼活我可是一把好手啊,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拿四五十块钱,还不耽误我回家给孩子做饭,我满意嘞很”。像陈大娘这样在蔬菜种植基地工作的贫困户还有十几位。

初夏时节来到关庄村,田里绿油油的麦子正在抽穗、金灿灿的油菜花随风轻舞,村内街道整齐干净,路旁的树苗吐露新芽,村民们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喜迎八方来客……而这个以前的贫困村,已经破茧成蝶,向着明天,奔向幸福!

中共宁陵县委组织部主办的官方微信“宁陵党建”(ninglingdangjian)致力于党建工作宣传,党员教育培训,先进典型推广,促进学习交流,服务党员群众。

欢迎您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策划:张 建

统筹:朱俊清

贫困村的“蝶变”故事(十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