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藝薦榜之“影”:當嚴歌苓遇見白百何

<table><tbody>

1

進京城



/<tbody>/<table>5月艺荐榜之“影”:当严歌苓遇见白百何

時間:2019/5/10

地點:院線公映

《進京城》的故事來自著名編劇鄒靜之花費3年時間的誠意之作,由著名導演胡玫執導。電影講述了清代乾隆年間,揚州鹽商江春家(姚安濂飾)供養的春臺班進京為乾隆皇帝(焦晃飾)祝壽,在以汪潤生(馬敬涵飾)、嶽九(富大龍飾)為代表的戲曲藝人及以鳳格格(馬伊琍飾)和春榮(王子文飾)等為代表的戲迷之間,發生的梨園恩怨與愛情糾葛。影片再現了戲曲界一代宗師的輝煌往昔,並對國粹京劇的誕生髮展追根溯源。

<table><tbody>

2

媽閣是座城



/<tbody>/<table>5月艺荐榜之“影”:当严歌苓遇见白百何

時間:2019/5/17

地點:院線公映

由蘆葦、嚴歌苓編劇的《媽閣是座城》講述的是梅曉鷗(白百何飾)在媽閣這座賭城中輾轉謀生的故事。梅曉鷗在這裡痛失過婚姻,與丈夫盧晉桐(耿樂飾)決裂,又接連遇見了風度翩翩的段凱文(吳剛飾)、與她的世界格格不入的藝術家史奇瀾(黃覺飾)。在一場場愛情賭局中,她推上過青春、孩子、婚姻,甚至身家性命作為籌碼,能否贏得一段真感情?而賭桌對面的三個男人,又將面臨怎樣的輸贏?

<table><tbody>

3

“維姆·文德斯”電影回顧展

/<tbody>/<table>5月艺荐榜之“影”:当严歌苓遇见白百何

《愛麗絲城市漫遊記》

時間:2019/5

地點:中國電影資料館

作為上世紀70年代新德國電影運動的“眼睛”,維姆·文德斯是當代德國電影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遷移、旅行、尋找、流浪”是他電影的永恆母題。本次展映中,最能代表他風格的“公路三部曲”《愛麗絲城市漫遊記》《錯誤的舉動》《公路之王》將與影迷見面。此外,攝影愛好者們還將在他的紀錄片《尋找小津》《皮娜》《地球之鹽》中,發現他獨特的攝影觀。

<table><tbody>

4

塞爾維亞電影展



/<tbody>/<table>5月艺荐榜之“影”:当严歌苓遇见白百何

《誰在那兒歌唱?》

時間:2019/5/24--26

地點:中國電影資料館

說起塞爾維亞電影,就不得不回憶起前南斯拉夫那段巴爾幹半島風雲。曾經,南斯拉夫電影紅極一時,上世紀80年代,導演庫斯圖裡卡憑藉《地下》摘得第48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影片折射出一部南斯拉夫的現代史寓言。而《誰在那兒歌唱?》則被評為戰後最偉大的南斯拉夫電影。此外,《快樂的吉普賽人》《黑喬治》《我們信仰上帝》等經典的前南電影也在展映之列。

<table><tbody>

5

丹麥電影月”



/<tbody>/<table>5月艺荐榜之“影”:当严歌苓遇见白百何

時間:2019/5

地點:北京三里屯CHAO藝術中心

從四月底到五月上旬的三個週末,丹麥電影月將於北京三里屯CHAO放映15部題材不一的丹麥電影佳作。其中包括蘇珊娜·比爾的《更好的世界》(該片獲第8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和奧斯卡獲獎導演比利·奧古斯特的《沉默的心》和《幸運兒彼爾》,《幸運兒彼爾》在剛剛結束的北影節上斬獲了最佳影片。

<table><tbody>

6

《孩子王》



/<tbody>/<table>5月艺荐榜之“影”:当严歌苓遇见白百何

時間:2018/5/15

地點:中國電影資料館

《孩子王》根據阿城的同名小說改編,突破性的電影語言和主角知青老杆——一個孤獨的啟蒙者形象,體現了以陳凱歌為首的第五代電影導演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在當時極具先鋒性。

<table><tbody>

7

《氣球》



/<tbody>/<table>5月艺荐榜之“影”:当严歌苓遇见白百何

時間:2018/9/27(德國)

導演:米夏埃爾·赫爾比希

電影改編自一個近乎天方夜譚的真實故事:在1979年9月15日,住在東德邊境小鎮的兩家人,乘坐自制的熱氣球,逃往西德。這個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偏偏就有人做了。而這件事也打動了當時11歲的米夏埃爾·赫爾比希,如今已經成為本土著名喜劇賣座導演的他將這個兒時記憶深刻的傳奇故事搬上了大銀幕,探討了“逃”背後的殘酷以及關於那堵“牆”的思考。

文 | 北青藝評

“北影節”導覽:它特別牛,絕不只是因為出神入化的攝影技法

“已完結”的《權力的遊戲》:從“割膿瀉火”到“價值療傷”

有人行“拆穿家”的勇猛,有人存“不說破”的悲心

對話錫蘭:創作是我擺脫憂鬱的方式

畫說吳冠中:水陸兼程 他的風箏不斷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