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陸犯焉識》:哀大莫過於心死,心死莫過於一笑

這部小說,我看了幾次中斷,掩卷深思,天災人禍,讓一個個家庭妻離子散,親情割裂,最重要的是給人們心靈留下的創傷很難癒合。這段歷史的不僅是影響了幾代人,關鍵是還會繼續影響著將來......

在我看完嚴歌苓《芳華》後,又看了這部小說《陸犯焉識》;同樣,這已經拍成電影《歸來》,在2015年4月19日,獲得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票房收入是文藝片中的翹楚。一個知識分子陸焉識的形象,就是那個知識分子遭遇的縮影。那麼,這部小說吸引人的地方在哪?

嚴歌苓《陸犯焉識》:哀大莫過於心死,心死莫過於一笑

首先,深沉的歷史厚重感。這部小說,從民國寫到改革開放後的八十年代。揭露社會問題入木三分,尤其寫抗戰勝利後,國民黨驕奢淫逸,那些接收大員貪婪無恥,一張醜陋的嘴臉,讓人噁心作吐。

當然,最多的還是寫那個混亂的年代,開篇就把故事設定在三年自然災害的背景下,從他作為一名囚犯編號2868,到最後278,數字冷漠,更反映的數字後悲涼,很多人死於嚴寒、饑荒、勞累,狼群一直期待他們源源不斷地倒下,這樣就會成為它們口中的食物。

知識分子在那場浩劫中,首當其衝,這也是歷史的必然。為什麼要這樣說?那個時代就是一面鏡子,那些骨頭硬的知識分子,敢於說真話,堅持己見,那是要付出代價的。

嚴歌苓《陸犯焉識》:哀大莫過於心死,心死莫過於一笑

還有像陸焉識,這樣一個會四國語言,會打馬球、板球、彈子、盲寫的知識分子,打成了反革命,成為無期徒刑,流放、監禁,這是對人的肉體與精神上的凌遲,生與死只在一念之間,但還是挺了過來。而那些軟骨頭,早就嚇破了膽,能不為虎作倀就不錯了。

有的人說,之所以有那麼多人作惡,如此的殘忍,是社會大環境的裹脅,我想這有一定的原因,關鍵還是那句普通的真理: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在那個環境下,人放任了自己魔性,變成了魔鬼,這才是可怕的。

嚴歌苓《陸犯焉識》:哀大莫過於心死,心死莫過於一笑

其次,揭露了人性的醜陋。在那些被流放、監禁的人當中,即使到了這種境地了,犯人們還欺軟怕硬,相互傾軋。比如被稱作小兇犯的梁葫蘆跟老幾(監獄裡陸焉識的別稱)關係一直很好,他來時剛十六歲,把老幾敬成自己的大爺,但臨死之前,鄧指讓老幾勸說梁葫蘆見一下即將當兵的弟弟。

老幾以為到了最後被槍斃的頭,索性就沒有結巴,在一個將死的男孩子面前施展他卓越的口才。這讓梁葫蘆目瞪口呆,問其原因,老幾的回答也是經典的,“結巴好,嘴慢了,腦子就快了”。

但最後,梁葫蘆為了活命,他把老幾這三年一直裝結巴的秘密告發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爭取立功,保住一條命,但其結果是雞飛蛋打、賠了夫人又折兵,最終還是被槍斃了。

嚴歌苓《陸犯焉識》:哀大莫過於心死,心死莫過於一笑

而老幾有沒有私心的呢?當然有,那時梁葫蘆被在地上被馬倒著拖,再拖下去很可能是個死,老幾都沒有拿出歐米茄來救葫蘆,老幾那時牢牢抓住自己一個隱秘的心願:拖死這小兇犯,歐米茄就真正迴歸了自己所有。而這倆個人在當時的想法各不相同,老幾只是想著不被告發,所以要對他好;而小犯人想著要是有這樣有學問的大爺,就會教好他,就不會有今天的問題。

再次,愛情故事也是感人肺腑。馮儀芳是馮焉識的恩娘,她為了鞏固在馮家的地位,把自己的侄女馮婉喻介紹給了馮焉識。對於換取恩娘對他出國的支持,他違心接受地這樁強加給她的婚姻。內心反感至極,但表面上還是帶著“saccharin smile”(糖精笑容)。哀大莫過於心死,心死莫過於一笑。到了國外後,整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花著恩娘給寄來的錢。

嚴歌苓《陸犯焉識》:哀大莫過於心死,心死莫過於一笑

直到那一天他進了監獄,他才慢慢發現婉喻的好,所以為了見她一面,冒著被槍殺的危險,歷經千辛萬苦逃出來了,只是想見她一面,說上幾句話,即使後面被槍斃了,這個老浪子也滿足了,他就是想表達一下自己對婉喻的愧疚。

作為婉喻這樣的女人,面對任何境況都能安靜從容,寵辱不驚,與那個大動盪大混亂年代形成強烈的對比,讓人印象深刻!但是悲催的是,就當他們歷經苦難,整天朝思暮想著對方,婉喻竟然生病認不出他來了,到死都沒有相認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此,想了一輩子的男人,有一天他突然他站在面前,她卻不認識他了,她依然一直等著那個心中最崇拜的,叫陸焉識的男人。為了這個男人,她付出了自己的一切,遭到了很多人,甚至是子女的無數次的責怪與怨恨。如果喜歡看他們的愛情故事,建議可以看電影《歸來》,陳道明與鞏俐兩位老戲骨演得催人淚下。

嚴歌苓《陸犯焉識》:哀大莫過於心死,心死莫過於一笑

這部小說,我看了幾次中斷,掩卷深思,天災人禍,讓一個個家庭妻離子散,親情割裂,最重要的是給人們心靈留下的創傷很難癒合。這段歷史的不僅是影響了幾代人,關鍵是還會繼續影響著將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