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談養生,一語中的,值得關注

【任脈】最早記載於《黃帝內經》,為人體經脈之一,屬於奇經八脈,有"陰脈之海"之稱。任脈起於胞中,止於下頜,共有關元、氣海等24腧穴。人脈是由女性子宮,(男性會陰)發起的一條經絡它主管全身陰血。此經主要有調節陰經氣血、調節月經的作用,主要治療經脈循行部位的相關病症。

楊老師談養生,一語中的,值得關注

例如:膻中穴:可以經常用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約揉50~100次;推用雙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主治病症:胸痺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煩、呼吸困難、過胖、過瘦、呃逆、咳嗽、氣喘、咯唾膿血;產婦缺乳症、乳腺炎、噎嗝,收縮等。偶爾兩雙手輕輕錘膻中穴,也可以會讓你的心胸變闊,這就是為什麼大猩猩錘胸口的時候會很開心。

足厥陰肝經,簡稱肝經。十二經脈之一。該經一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共28穴),肝經是從腳經過子宮,生殖區,到胸,到頭,到眼的經絡,它掌管人體的情緒,肝氣上行為乳下行為血,可以有效調節月經不調,乳腺增生,胸脅脹滿,眼乾,煙幹,口苦,頭暈,情志抑鬱,易怒的症狀。肝主藏血,開竅於目,其華在爪,是疏洩的功能,人的生髮之機會都依賴肝的功能,凌晨1-3點,肝經當令,正是養肝的最佳時間,如果不睡覺肝就養不了血,過濾不了血液,排不了毒

例如: 按摩太沖穴的手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太沖穴治感冒:在感冒初起,有流涕、咽痛、周身不適等感覺時,按摩腳上的太沖穴減輕感冒帶來的不適,甚至可以使感冒痊癒。 具體方法是:先用溫水浸泡雙腳10—15分鐘,而後用大拇指由湧泉穴向腳後根內踝下方推按,連續推按5分鐘,然後,再用大拇指按摩太沖穴(大腳趾與二腳趾縫上1.5分處)由下向上推按,雙腳都按摩,每側按摩5分鐘。

楊老師談養生,一語中的,值得關注

晨起喝水的4大好處:

1、可以促進細胞的循環代謝,讓身體從睡眠中醒過來,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2、補充睡眠中流失的水分,讓細胞充滿水分,肌膚看起來飽滿有彈性!

3、加速腸胃的蠕動,把前一夜體內的垃圾,代謝物排出體外!

4、稀釋逐漸黏稠的血液,降低血液的濃度,避免血壓飆升!

早上起床別忘了喝水了哦。

陰陽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健康的目標就是求得身心陰陽的平衡。什麼是陰呢?陰就是構成身體的物質基礎。什麼是陽呢?陽就是能量,就是外在活動。陰陽是相對的,凡是向上的、發熱的都屬於陽;凡是向下的、發冷的,都屬於陰。身體所以會生命是因為陰陽失去平衡,造成陽過盛或陰過盛,陰虛或陽虛。只要設法使太過的一方減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陰陽在此恢復原來的平衡,疾病自然就會消失於無形了。陰陽平衡,健康一生。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為致病致死之總因。故安心法,為衛生第一要訣。心可以主動一切。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內部抵抗力強,病自除矣。故治病當以攝心為主。

楊老師談養生,一語中的,值得關注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看一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

此文由同濟面癱楊老師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