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猛将为什么都以力量大著称?看看考古的兵器数据就知道了

我们现在常说的俗语“十八般武艺”,在古代其实指十八种武器或者技能,是武术中的一个传统术语,经常出现在古代戏曲、小说中。当然,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兵器远不只十八种,加上各种暗器得有上百种。到了民国时期,这十八种兵器成为武馆的首要陈设,因此它成为中国武术的象征。

小说中猛将为什么都以力量大著称?看看考古的兵器数据就知道了

古代兵器有长兵器和短兵器之分,短兵器长度一般不过正常人的眉际,分量也较轻。而在小说中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兵器一般是体积庞大,分量很重的长兵器。

如果熟悉古代小说的都知道,一般骁勇善战的猛将都具备一个素质,就是力量大,并且小说作者常以力量的大小来评价谁更厉害。这是为何?其实是因为古代的兵器实在太重了,放到现在,常人根本拿不起来。

小说中猛将为什么都以力量大著称?看看考古的兵器数据就知道了

战国时期有一名将吴起,他训练了一支精锐重步兵,在《荀子议兵篇》中记载,这支部队的选拔标准是身上能负重一重甲,一长戟,一强弩,五十箭矢,还有三天军粮,并在半天内能急行一百里,将其换算成我们比较好理解的,就是负重80斤去跑一个马拉松。

小说中猛将为什么都以力量大著称?看看考古的兵器数据就知道了

这只是士兵上战场的负重,我们下来看看古代名将们的武器。武圣关羽的青龙偃月刀36斤左右,飞将吕布的方天画戟大约47斤。小说中说项羽力大无比,能举起千斤重鼎,他的武器霸王枪重129斤。还有享誉古今的大力士李元霸,他的武器金瓜霹雳锤,小说中描写每只重量400多斤,但这不免有些夸张,据实际出土的锤子兵器估计,他的一双锤起码100斤。

拿着这样的兵器上战场,岂不是横扫一片?所以说,我们后人十分崇拜的古代猛将,说他们英勇无敌,其实他们的武功不一定高,他们手上拿的兵器起了很大作用。当然,本身拿起这些兵器就是很费力的事情,因此古代将领崇尚力量,以力气大为荣。

小说中猛将为什么都以力量大著称?看看考古的兵器数据就知道了

古代厉害的兵器还有一个讲究,就是越长越好,有一句“一寸长一寸强”的俗语。张飞的兵器丈八蛇矛,小说中说长4米多,实际长度约合现在的2.5米左右。考古出土的唐代陌刀,长度有两米,重量超过50斤,现代人拿起都费劲,不用说还要上战场挥舞了。

那个时代,铸造工艺还不完善,所以衡量武器厉害的标准只能以重、长来判定,这也导致了将领必须力气大,才能拿得起兵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