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更美好——武威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伏潤之

一年前,武威市獲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至2020年創建週期”提名城市。一年來,圍繞打造“德城”“文城”“綠城”“清城”的創建目標,武威市形成了全域創建、全民參與、崇德向善、和諧發展的良好環境和工作機制。

2019年3月20日,中央文明辦公佈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武威市以較好成績位列提名的地級以上城市,標誌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取得階段性成果。


讓城市更美好——武威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武威城區美麗夜景。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劉忠

全力創建,城鄉舊貌換新顏

時間回溯到2018年3月15日。

彼時,武威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誓師大會,發出了“舉全市之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號召。同時,武威市委、市政府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建設生態大市和文化旅遊名市的關鍵舉措,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的領導小組。

一時間,全市上下迅速部署落實,從黨政機關到企事業單位,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深度融入各自的行業管理和業務工作,各盡其能,各出其力。

武威市先後五次邀請專家學者進行有關政策和業務知識的專題講座,結合關鍵性工作環節開展業務培訓,建立起一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專業隊伍。建成並上線運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智能管理系統,實現了管理智能化、工作臺賬化、檔案電子化、監管和考評動態化的工作機制。發佈《市民文明公約》和《市民文明行為規範》,從菸頭不落地、禮讓斑馬線等細小具體行為抓起,加大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等方面整治力度,城市文明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質明顯提升。

過去一年,武威市編制完成中心城區13個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風貌、色彩、交通系統等9個專項規劃,首次實現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全覆蓋,為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城市建設的系統性、城市發展的宜居性奠定了堅實基礎。


讓城市更美好——武威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武威市天馬湖一角。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劉忠

與此同時,武威市著力打造“德城”“文城”“綠城”和“清城”,成為武威市創城工作的亮點。

武威市把“德城”作為創建文明城市最重要的“軟件”,將“德”塑造成人民群眾內心深處的傳統價值座標。全市廣泛開展道德講堂、道德模範評選、政德政風、師德師風、醫德醫風、優良家教家風、最美武威人等活動。建成鄉村道德講堂,發佈“共築誠信·德潤武威”誠信“紅黑榜”,開展公民道德宣傳日活動,營造了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


讓城市更美好——武威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德育教育以興趣班的形式進課堂。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劉忠

武威市提出“崇文尚德·包容創新”的城市精神,立足於“歷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成立涼州文化研究院,常態化舉辦涼州文化論壇,連續推出的“涼州講壇”和“涼州文化沙龍”,有效激發了市民參與打造“文城”行動熱情。先後組織開展了“書城不夜、書香武威”“德潤武威、詞話涼州”等主題讀書活動,全方位展示涼州文化深厚底蘊,極大地激活了“創城”工作最具生命力的生長點。

打造“綠城”,使城市環境綠韻縈繞,使市民生活綠意盎然。武威市先後制定發佈《2018年城市(縣城)綠化倍增行動方案》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著力實施祁連山生態恢復、綠洲綠化美化等“五大工程”,推進城鎮綠化等“八大行動”,湧現出了“時代楷模”、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治沙造林先進集體等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打造清新潔淨的“清城”,是創城工作的另一項重大舉措。武威市結合創建“清城”標準要求,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各項措施進行整體融合,推進城市整體環境面貌全力改觀。一年來,全市累計清理陳年垃圾75.5萬噸;累計擦除歷史小廣告“牛皮癬”49786處;查處違法張貼、噴塗小廣告故意損毀公私財物案件96起;拆除平整廢舊宅基地16371畝;使城市“老大難問題”真正破題,城鄉環境衛生面貌整體煥然一新。

創新工作,優化環境添活力


讓城市更美好——武威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祁連大道車流有序。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劉忠

武威市創新工作模式,細化具體工作,推行“菸頭革命”“廁所革命”“交通革命”三項革命,實施“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城市功能完善行動、綠地倍增行動”三項行動,強力推進改善城鄉衛生環境狀況。

在推行“菸頭革命”行動中,全市各級機關幹部常態化週五下午義務撿拾菸頭垃圾、擦洗公共設施、清理小廣告“牛皮癬”活動,示範引領,教育市民,街頭的菸頭和垃圾越來越少。推進“廁所革命”,建成景區景點公廁108座,城區公廁110座。推進“交通革命”,加快推進普通省道及旅遊公路建設項目;投入城市公交車463輛,新增公交線路8條,運營路線39條,新建智慧公交候車亭328個,辦理公交“溫馨卡”11.8萬張。全市城區新建改造停車場22個;規範交通標誌標識,整治亂停亂放、斑馬線不禮讓行人等行為,市民文明交通意識進一步增強。

實施“三項行動”的關鍵舉措是著力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市管理邁向科學化、精細化、標準化的軌道。一年來,武威市開工建設28條主次道路,建成垃圾處理廠、汙水處理廠各5個,改造城區汙水管網1.3公里,配套安裝路燈122套,深入實施“井蓋子工程”,對全市4125座高低不平和破損井蓋子進行了整治。全市改造老舊小區23個,實施背街小巷完成“三化”治理81條,推進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一批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民生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全民參與,核心價值聚民心

武威市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採取多形式、全方位宣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全體市民人知人曉、熟知內容、入腦入心、自覺踐行。


讓城市更美好——武威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武威海藏溼地公園為城市添綠。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劉忠

一年來,開展了中小學“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和“隴原婦女面對面,母親講堂社區行”巡講活動,主流價值觀得到廣泛傳播。表彰全市“美德少年”“優秀公務員”“醫德醫風標兵”“師德師風標兵”,開展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尋找最美鄉村醫生”“尋找最美駕駛員”“尋找最美交警”等系列活動。全域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喚醒市民文明意識,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創建、人人受益的良好環境。

目前,全市建成鄉村道德講堂320個,開展道德講評活動1300多場次,設立“好人榜”920個,累計推出市級以上各類“道德模範”91名,打造了創城的精神高地。

武威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創城的根本出發點是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也是推動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的平臺,更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的重要舉措。2019年,武威市提出“城市功能配套完善提升年”“城市環境衛生整治鞏固年”“城市公園綠地建設達標年”“城市老舊小區改造突破年”“城市物業管理服務規範年”的創建工作目標,將“創城”工作從“外延”向“內涵”轉變,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帶來的普惠與福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