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量刺激和政策鼓勵下,動力電池快速走向成熟!

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量刺激和政策鼓勵下,動力電池快速走向成熟!

我是動力小強,未來的動的世界由我來主宰!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 2018H1 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 40.9 萬輛,同比增長 112%,預計2018 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 100 萬以上,同時國內動力電池的出貨量也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擴大而增加, 2018H1 動力電池出貨量 15.6GWh,同比增長 169%。

由於全球的能源緊缺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各國都在加大新能源汽車的佈局投入,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汽車幾乎已成為必然趨勢。中國如果能夠抓住這次新能源汽車的巨大發展機遇,就能改變在傳統汽車領域長期技術追趕的被動局面。因此,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很多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快速提高,政策補貼也以此為條件,但是在日常應用方面離傳統汽車還是有差距(特別是乘用車),因此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對動力電池更高能量密度的追求,是新能源汽車走向成熟之前不變的主題。

2017 年 4 月 6 日三部委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指出, 到 2020 年,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 300Wh/kg 以上,力爭實現 350Wh/kg,系統比能量力爭達到 260Wh/kg。到 2025 年,動力電池系統比能量達到 350Wh/kg。由於 2018 年補貼標準提高, 1.1 倍補貼能量密度要求由 120Wh/kg 提高至 140Wh/kg,為拿到更多的補貼,各廠商均努力提高產品能量密度,可以看到 2018 年推廣目錄中客車能量密度由 120Wh/kg 左右躍升式增長至 140Wh/kg 左右,乘用車能量密度則呈現逐漸上升趨勢,由於乘用車多采用三元電池,能量密度上升空間大,近三批補貼目錄中純電動車型平均能量密度已經在 145Wh/kg 左右。而專用車由於整體補貼金額上限限制,提高能量密度到 1.1 倍補貼意義不大,採取實用路線,多使用低成本電池,目前能量密度約為 130Wh/kg。

續航里程方面,客車與乘用車同樣走在專用車前面。近兩批目錄客車平均續航里程達到 400km 左右,乘用車也達到 350km,而專用車仍然在 250km 徘徊。續航里程提高使得新能源汽車的實用性不斷增強,新能源汽車正逐漸由補貼政策驅動轉向消費需求驅動。

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量刺激和政策鼓勵下,動力電池快速走向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