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流浪大师”,为什么官媒集体失声?

3月25日,沈巍被接走,离开他常年流浪的上海浦东杨高南路、高科西路。

微友MM@我说:他愿意被接走吗?

我回答:是正常人都想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从沈巍同网友的交流视频看,沈巍是读书人,回答问题是睿智的,且思辨逻辑很强,很显然沈巍是正常人。

也许您会问,正常人为什么把生活过成这样呢?

我只能反问,社会怎么把正常人变成流浪汉呢?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这是书上说的。

面对“流浪大师”,为什么官媒集体失声?

沈巍参加同学聚会

还记得《白毛女》吗?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白毛女》中喜儿在旧社会由人变成鬼(白毛仙姑),后来“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还有,老舍的《茶馆》《月牙儿》都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龙须沟》是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我相信,新时代,网友们把流浪汉变成网红,从此过上正常人生活,这不是传奇,更不是神话!

沈巍可以调整人生目标,朝着自己的梦想走下去!

面对“流浪大师”,为什么官媒集体失声?

是什么造成沈巍今天的现状呢?

不可否认,沈巍自身有很大问题,他缺根筋,他没有脑子。

但是,他现在成了网红,有那么多网友追捧,还有那么多人从全国各地来看他!

那么,这个病态的社会呢?

改革开放后,一些人丢掉了初心,富裕后没有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发家致富,而是变得贪婪和自私自利。

沈巍显然有他自己的不是,不能与时俱进,但是在权力和金钱面前,在职场欺凌面前,善良的沈巍就变得弱小了,被一些人定格为“神经病”,最后变成流浪汉!

他的房子呢?被谁站了?!

他的岗位呢?被谁顶替了?!

他被领导安排病退,仅仅是有人投诉他捡垃圾吗?

我看未必!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个案,不能以点概面,那么我也只是就事论事吧了。

这次官媒为什么集体失声呢?

我看有点不厚道!

面对“流浪大师”,为什么官媒集体失声?

沈巍愿意被接走吗?

正常人都希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沈先生也不例外!

沈先生被接走,在我看来,这是好事。

沈巍离开了众人追逐的视线,他可以不让自己每天这样疲惫地应付来自全国各地的热心网友,当然也有一群赶热闹的人,现在叫蹭流量。

不管大家处于什么目的,但在离开之前,沈巍不忘说非常感谢大家,给他一次成名的机会,随后便坐车离开。

当沈巍再一次走进在众人视野时,他换上了新衣服,没有了长发和长胡子,不过人仿佛瘦了,也许是近阶段没有休息好的缘故。

网友们调侃:“大师”原来长得这么帅!

最暖心的,是看到沈先生与同学聚会的照片。

沈先生不再孤单了,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很好!

人生之路之所以越走越窄,往往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我们不再相信,而避免了一切美好的开始。

沈巍不是这样的人,他相信未来,所以坚持着,他渴望改变生活的现状,所以读书!

也许是好事来得太快了,众人的反映不够敏捷,而沈先生敏锐地感觉到了!

主动找你的人,不一定是在求你,别急着一口拒绝,也可能是在帮你!

沈先生显然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借着自媒体平台狠狠地秀了一把,让自己成了网红。

当然,这与他几十年的读书和内心沉淀分不开的。这也叫“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沈巍之所以成为网红,打动大家的,是即使落难到捡垃圾,成流浪汉的地步,依然坚持读书,用知识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网友无尽说得好:大师逊于人情应变,但多年积下的知识功底,让其终大红一时。

面对“流浪大师”,为什么官媒集体失声?

沈先生成了网红,这是好事!但一些人恶搞,就不妥了!

也许正如网友北京御林坊翁子易所说:

沈巍现象、折射出如今社会的浮躁、人性习惯于锦上添花、鲜见雪中送碳……

真可谓:世事皆有虚滑、人情全然是假、尽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有几家……

人们早干什么去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又在哪里,沈巍的单位的领导难道不是吃屎的吗,为何把一个好端端的人强行作为病退?

只能说社会的悲哀一言难尽,象沈巍一样有才学的人,一抓一大把,但大都被现实困于江湖之上或囚于人间地狱之中……

社会是个大染缸,但知识可以把人生照亮!

好在沈巍,虽然身躯在流浪,但内心丰富充实,灵魂清澈透亮。

他身陷困境却博览群书,读的是《论语》、《战国》等经典名著,浸染在经典巨著的诗书里。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他的物质生活清贫得就是流浪汉,但他的精神世界却丰富得常人无法企及的“大师”。

在流浪的日子里,沈巍没有破罐子破摔,而能在地铁口或路灯下沉下心来读书,参悟人生。

可以说,是书本让他的内心世界变得充实,而且丰富多彩。

正因为爱读书善思考,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幻想,也有了一份对社会更深刻的认识和期盼。

他的学识和境界确实有了一定的高度。

他不愿媚俗,不甘与世俗同流合污,但又无力摆脱自身窘迫的现状,于是他在狭窄的生存空间里,努力做到“穷则独善其身”,并努力做一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同时不忘宣传自己,扩大生存空间,希望获得阳光雨露。

例如:捡破烂时,提倡垃圾分类;在繁华街头或路灯下读书,这一切都是在默默地与这个同他格格不入的社会对话。

因为是读书人,他有许多读书人才有的谈吐与气质,他懂荣辱、知廉耻,做人做事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他不贪婪,也不膨胀,更不会无缘无故接受别人的财物施舍。

没有人理解,他不祈求,只有通过读书来赢得尊严。

他是这个“污浊”环境里的一股清泉,让人刮目相看。

虽然与垃圾相伴,过着流浪生活,但读书使他灵魂独立且高尚,读书又让他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商业价值陡增。

无论沈先生未来的路怎么走,大家明白沈先生自有分寸,期望沈先生真正站在殿堂之上,谈古论今,畅谈别样人生!

“流浪大师”就是社会的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时代病,照出了人生百态!

面对“流浪大师”,为什么官媒集体失声?

感悟生活、亲子游乐、旅途心得、活出自己

让我们成为生活好伙伴

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