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德仁天皇即位,換屆大戲未落幕?儀式為何被《紐約時報》批評

5月1日,日本新天皇德仁舉行即位儀式,成為日本第126代天皇。同一天,日本正式改元“令和”。新登基的天皇德仁創下了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多項“第一”,他是首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的天皇,也是明治以來首位將弟弟作為皇嗣的天皇,同時還是第一位“文科生”天皇。這樣的新天皇會對日本未來產生怎樣的影響,讓人值得期待。

日本德仁天皇即位,换届大戏未落幕?仪式为何被《纽约时报》批评

有人喊“萬歲”有人喊“打倒”

當地時間1日上午10時30分,天皇德仁在皇居“松之間”宮殿舉行即位後第一項儀式“劍璽等繼承之儀”,正式繼承象徵皇位的三種神器以及國印和天皇御璽等。這一儀式持續大約5分鐘,僅有皇室成年男子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內閣成員等少數人參加。值得一提的是,安倍內閣中的唯一女閣僚、地方創生擔當大臣片山皋月也出席了儀式,成為自19世紀末以來首位參加這一儀式的女性。

11時10分左右,天皇德仁和皇后雅子在松之間舉行“即位後朝見之儀”,包括成年皇室成員、政府、國會、法院及日本各地方代表約290人出席。

天皇德仁在朝見儀式上首次發表講話。他說,作為日本和日本國民統合的象徵,自己將遵循《憲法》、履行職責,始終心懷國民,深切期盼國民幸福、國家發展以及世界和平。

有趣的是,雖然日本憲法規定天皇只是“國家和國民統合的象徵”,但對於新天皇的繼位,日本左右兩派依然反應激烈。據日本NHK電視臺的直播鏡頭顯示,在繼位儀式進行的同時,有部分日本右翼民眾在東京皇居廣場上聚集,朝皇居方向三呼萬歲——該動作是戰前日本天皇登基時的標誌性舊禮。

另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自4月30日起,一些反對天皇制的左翼團體在東京新宿街頭聚眾遊行,打出“廢除天皇制”等標語。與其相對的,另一批右翼團體也在當地展開了街頭宣傳活動。警方為維持治安,不得不出動大約80名警察到現場維持秩序,以防止兩派發生衝突。時事通訊社的現場街訪則顯示,對於天皇制的存廢,兩種觀點都有大量擁躉。

“文科生天皇”有新想法?

天皇德仁出生於1960年2月23日,是首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的天皇。1983年,他從學習院大學畢業後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在他的履歷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所學習的專業:一反之前天皇家族“理工科出身”的傳統,他學的是歷史學。

自戰後以來,日本天皇作為“國家統合的象徵”,權力受到極大限制,身份也變得十分敏感。為了避免天皇對日本歷史、政治問題發表自身見解,天皇家族內部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有可能繼承皇位的男丁在專業選擇上儘量選擇理工科,剛退位的天皇明仁就是位生物學家,專門研究蝦虎魚,也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位這方面的權威,他曾發表過多篇重量級學術論文。而德仁的弟弟文仁也繼承了父親的專業,同樣做了生物學家,研究鯰魚,在日本,有不少人稱文仁為“鯰魚親王”。

但德仁是個特例,由於從小對於歷史學的濃厚興趣,在英國牛津大學留學期間,他執意選擇了歷史專業。對此,宮內廳對這位太子爺的選擇很不滿。不少人擔心德仁的專業觀點對日本官方歷史觀乃至現實政治產生影響。最終為了直接避免衝突,德仁不得不略作妥協,改修了技術史分支下的航運史,算是勉強完成了對其“遠離政治”的要求。但據身邊人透露,德仁一直對歷史問題十分關心。

但即便如此,大部分分析認為,德仁上臺後會隱藏自己的觀點,以延續天皇在政治上三緘其口的傳統。不過,過去的歷史也證明,即便三緘其口,天皇個人的政治觀點還是會對日本政治走向產生不可替代的影響。

“換屆大戲”還未落幕

圍繞德仁天皇的另一個懸念是他的繼承問題,59歲的德仁即位日本天皇后,由於他與雅子皇后只育有一女,所以第一順位繼承人將是德仁的弟弟文仁(53歲),第二順位繼承人系文仁的兒子悠仁(12歲),第三順位為德仁的叔父常陸宮正仁親王(83歲)。德仁天皇的親女兒愛子則沒有繼承權,天皇要把自己的皇位傳給旁系,這在明治維新後也是首例。

事實上,德仁的繼承危機問題一定程度上是其“不愛江山愛美人”惹的禍。在青年時代,德仁苦追如今成為其皇后的小和田雅子,一直等到33歲才成婚,他因此成為日本歷史上年齡最大的“單身太子”。這段最終修成正果的愛情故事雖然感人,但結果是德仁和雅子都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只生下了女兒愛子公主。而按照日本現行法律,女性無法繼承皇位。德仁曾嘗試修改法律以讓女兒愛子來繼位,這一嘗試一度曾說服了日本政府。但恰在此時,德仁的弟弟文仁發力。2006年,其妻紀子在40歲的“高齡”生下了目前皇室第三代唯一的男丁——悠仁。此舉導致德仁的努力告吹,也令此後天皇家族內部的關係變得十分微妙。

另據東京警視廳4月27日公佈的消息,就在新天皇即將登基的關鍵時刻,4月26日,在悠仁就讀的御茶水女子大學附屬初中,在悠仁的桌子附近發現了兩把刀具,校內監控攝像頭顯示,這些刀具為一喬裝成校工的神秘中年男子所放,目前該案還在調查中,警方拒絕對此案進行評論。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德仁已經登基,但按照日本神道教的傳統,眼下他還只能算是“準天皇”,必須等到今年11月的大嘗祭之後才真正算“轉正”。日本天皇舉行的大嘗祭又名踐祚大嘗祭,是新任天皇完成登基大典後首次舉行的獻祭諸神儀式。與即位儀式不同,大嘗祭是一項無法律約束、但有日本神道教色彩的皇家活動,是證明天皇是所謂“神的傳人”的儀式,因而十分隆重。據悉,光是舉辦一次大嘗祭就至少要耗費22億日元。此外,明仁正式冊封其弟弟文仁為“皇嗣”的典禮也要到明年才能舉行。所以,單就目前來說,說日本天皇的“換屆”大戲已經落幕恐怕還為時尚早。

被《紐約時報》批評

值得一提的是,“劍璽等繼承之儀”只允許成年男性皇室成員參加,女性皇室成員及未成年人不會參加儀式。這也意味著皇后雅子不會出席。這一點遭到了《紐約時報》的批評,認為這是“女性在皇室地位低下的又一例證。”

上一次天皇退位是江戶時代的光格天皇,此次時隔約202年,也是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前天皇的退位是基於2017年6月獲得通過、僅限這一代天皇退位的“皇室典範特例法”而實施。

4月30日傍晚,前天皇出席在皇宮宮殿“松之間”舉行的換代重要儀式“退位禮正殿之儀”。他在發表在位期間最後講話時表示,“對於接納、支持作為象徵的我的國民,由衷表示感謝”。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齊魯壹點 觀察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