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零犧牲!這個地方的經驗吸引了全國公安

執法零犧牲!這個地方的經驗吸引了全國公安

“犯罪嫌疑人”駕駛著車輛飛馳,後面幾輛警車緊跟不放,揚起的沙土瀰漫了整片區域。飆車、槍戰、闖卡……屏幕上的不是警匪大片,而是比警匪片更真實、更精彩的實戰演練。在場場真實精彩的演練中,全國公安警務保障部門負責裝備管理的同志看得更入神、聽的更詳盡的是“在不同警情、不同出警單元、不同場所等情況下的槍彈編配方案、基層裝備編配方案、執法執勤車輛編配方案和反恐防暴裝備編配方案”,是“如何更加突出人裝融合,如何發揮裝備組合效應”,是“臨渭分局立體佈局、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方位12大類370餘種武器、警械、器械、服裝、單兵信息系統等裝備體系及日常管理做法”。這場學習交流活動為全國公安警務保障部門代表奉上了一場裝備建設的視聽盛宴。

為深入推進“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實踐活動,全面落實全國公安警務保障工作座談會部署,紮實推進裝備建設,提升基層一線民警實戰本領和安全防護能力,4月23日,在公安部裝備財務局組織下,全國省、市、縣級公安警務保障部門70餘名代表自願報名來到陝西省渭南市公安局臨渭分局,對公安發展十三五規劃、現代警務保障體系樣板工程——臨渭分局裝備編配實戰應用體系進行現場觀摩交流。

執法零犧牲!這個地方的經驗吸引了全國公安


科學編配 發揮裝備最優效能

陝西省渭南市公安局臨渭分局杜橋派出所接處警量位居全市派出所第一位,但近年來沒有一名民警在執法時受傷。“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加強了公安裝備建設,規範了出警佩戴管理。”杜橋派出所所長史煒向參觀的代表們介紹。

近年來,渭南市公安局臨渭分局站在提升戰鬥力、關心關愛民警和規範化執法的高度,立足科學發展、緊貼實戰需求,更加重視警用裝備建設,探索出符合實際的裝備編配和實戰應用體系。

“單警裝備直接關係到民警個體的戰鬥力。”臨渭分局警務保障室主任張福成說。


執法零犧牲!這個地方的經驗吸引了全國公安

原先的單警裝備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暴露出許多問題,比如執法記錄儀電池容量有限、儲存時間短、像素不高等。為了最大限度滿足基層民警實戰需求,臨渭分局徵求民警意見,開展新型單警裝備試用,推動裝備更新換代和編配使用,實現了包括局機關民警在內的全體民警單警裝備全覆蓋。

走進杜橋派出所,所有民警裝備佩戴整齊,除了腰帶上的金屬手銬、伸縮警棍等之外,反光臂章也十分醒目。這正是臨渭公安根據實戰需求特意為民警配發的,白天在數十米外可以清楚地看到,而肩膀上的肩燈則能在夜間發揮大作用。

“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是一輛小警車。夜間巡邏時可以震懾違法犯罪分子,轄區居民也說看到‘小警燈’就有了安全感。”杜橋派出所民警耿龍濱自豪地說。

隨後,民警們向大家展示並介紹了自己的單警裝備。與之前相比,現在的執法記錄儀可以自動校對時間、耐摔,而且會在發生碰撞的情況下應急開啟,自動播報一段語音,記錄執法過程;腰帶更加貼身、重量更輕;警棍收縮自動化……。

有著13年一線執法經歷的民警耿龍濱感嘆:“和之前相比,現在執法真的方便太多了。”

除了單警裝備全覆蓋,臨渭分局警務保障部門還推出了涵蓋通用裝備、反恐裝備、車輛裝備、搶險救災裝備、警種裝備等多類別的裝備編配預案,每一種都是在深入所隊一線調研的基礎上經過反覆論證的。裝備與警情、警種、作戰單元結合編配,充分發揮裝備的最優效能和疊加效應。

執法零犧牲!這個地方的經驗吸引了全國公安

臨渭分局還將原有的20餘輛警車更新換代,並將新式警車全部配發到基層所隊,警車上配備防刺背心、抓捕器、急救箱等12種裝備。這些裝備與單警裝備一起,構成了民警的強大防護網。在日常警務活動之外,臨渭分局也承擔著許多重大活動的安保任務。針對這種情況,基層所隊都建立了種類齊全、管理規範的應急器材庫,並由專人負責管理維護,滿足裝備更換和緊急調用需求。

臨渭分局在實踐中探索出“向裝備要戰鬥力”的科學路徑,並收到顯著成效。近年來,臨渭分局民警執法零犧牲,接處警及處置突發事件受傷民警率降低到了0.12%,突發事件和個人極端暴力事件處置成功率則達到100%,裝備使用壽命也大大提高。

“臨渭分局有計劃、有策略地進行裝備編配,把每一筆錢都花在了刀刃上。”天津市公安局警務保障部裝備計劃科科長蔣波總結道。

人裝結合 提升民警實戰本領

在建立堅實裝備保障的同時,臨渭分局通過創新警力和裝備的融合發展,搭建裝備維護保養機制,最大限度釋放裝備活力,激發出人裝結合的巨大潛力。

為了使民警敢用會用裝備,真正讓裝備發揮出戰鬥力,臨渭分局將裝備培訓納入全局民警必訓內容,警務保障部門每月會至少開展一次“警務保障一線行”活動,為基層所隊進行裝備使用和維修保養培訓,並提供“供給制”服務,對損壞裝備進行維修或更換,形成人人會操作、會使用、會維護保養、會排除一般故障的良好局面。

在基層所隊,每天交接班時,民警對單警裝備、警用車輛等裝備狀況的檢查已成慣例。“長期的堅持已經使民警形成了裝備不離身的好習慣。”杜橋派出所所長史煒說。

以實戰為導向,臨渭分局在裝備編配應用方面下苦功夫,先後組織多場次裝備體驗和實戰演練活動。此次活動中,各地代表們觀看了多種警情下實用有效的伸縮警棍使用教學演示及防暴槍組合使用演練等短片。

浙江省紹興市公安局警務保障部副主任徐岱說:“突破以往單一裝備使用培訓或教案解說的方式,臨渭分局的實戰化裝備編配使用教學確實有值得借鑑的地方。”

演示活動中臨渭分局還向與會代表展示了人裝結合、實戰應用的成效:模擬演練對公交車劫持人質突發事件的處置,並通過單兵圖傳系統、無人機等從數公里外實時傳回演示大廳。演練過程中,訓練有素的特警、刑警裝備精良,行動迅速果斷,圓滿處置了一起“突發事件”。演練結束後,大廳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執法零犧牲!這個地方的經驗吸引了全國公安

“這種人裝結合、實戰導向的裝備應用,能讓裝備的使用效益最大化。”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警務保障處副處長劉義懷說。

臨渭分局黨委書記、局長沈軍表示,臨渭分局將堅決貫徹落實公安部關於開展“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實踐活動的部署要求,繼續探索裝備編配實戰化應用,提升民警實戰本領和安全防護能力,不斷增強臨渭公安戰鬥力,為做好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慶安保維穩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據瞭解,去年,公安部裝備財務局向全警、全社會,公開徵集4500多種新型裝備,遴選出包括反恐安保、偵查辦案、暖警惠警、便民服務等320多種先進適用裝備,擇優推薦基層公安使用。在此基礎上,各地也在加強公安裝備建設應用和全壽命質量管理方面,推出了很多具有可複製、可推廣的創新性的做法,裝備財務局從各地培育、推薦中選出一批工作樣板,按照“自主選擇、自願報名、人數控制”的原則,組織各地學習交流,推動發揮典型示範作用,鍛鍊了隊伍,提升了水平,保障了工作,受到各地公安警務保障部門歡迎。

採寫:時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