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实施“三新工程”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精神力量

提要:开展“三大工程”,使广大党员群众在参与文明实践中获得精神滋养,从而凝聚起高质量发展强大力量。

聚焦|江苏海安:实施“三新工程”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精神力量

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党群局局长金山存发布“三大工程”。

4月13日,“邻家小匠”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七星湖社区、界墩村等5个“邻家小匠”志愿服务分队集中宣誓。当天,志愿者走进海安好人、优秀党员家庭,提供老床垫除尘除螨、家具皮沙发保养、清洗空调等服务;4月2日,宏燕学雷锋志愿分队组织壮志小学200余名学生缅怀先烈、寻访英雄;

……

聚焦|江苏海安:实施“三新工程”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精神力量

江苏道德模范刘宏燕带领学生志愿者寻访抗战英雄。

今年1月18日,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实施“新理论燎原、新思想领航、新实践圆梦”三大工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节节攀升。

“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精神支撑。”海安市委常委、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严长江说,开展“三大工程”,使广大党员群众在参与文明实践过程获得精神滋养,凝聚起高质量发展强大力量。

聚焦|江苏海安:实施“三新工程”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精神力量

海安市委常委、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严长江。

新理论燎原,让党的理论接地气

立足党员干部群众喜学、乐学,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实施党的创新理论“燎原工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村入社,飞入寻常百姓家。

整合力量,组建宣讲团,推进宣讲全覆盖。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一批政治素质强、群众基础好、热爱宣讲工作的“百姓名嘴”,走进农村、社区、企业、车间、校园、楼院,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说话,同在“一个频道”上交流,将党的方针政策融入群众语言,提升宣讲效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成立身边好人、乡村贤人、致富能人“三人行”文明实践宣讲小分队,用平民化的语言、短平快的方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火种”,形成“燎原”之势。截止目前,全区“三人行”宣讲小分队已拥有35支共300多人,累计宣讲80余场,受众3800余人。

聚焦|江苏海安:实施“三新工程”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精神力量

变“单一说教”为“立体说唱”,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创新传播方式,让枯燥的理论“接地气、冒热气”。举办微型党课比赛,为宣讲志愿者提供展示平台,让宣讲者在比赛中提升宣讲技巧、锻炼胆量,从而实现“以赛代训,以赛促学”。开展“村居吹哨,部门报到”,采取共唱共一首革命歌曲、共看一场村民表演、共听一段“名嘴讲述40年”音频、共学一次微知识等“五个一”形式,开展冬训入村共学行动。“这样别出心裁的教育形式,百姓喜欢,也爱参与。”信拓建设集团党员彭长根说。

聚焦|江苏海安:实施“三新工程”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精神力量

新思想领航,促“学思用”落地生根

“去年我村高标准农田实施中,共修了多少路、多少渠,总投资多少?”等等。在近日西场街道爱凌村举行的“我说你听 你问我答”新时代文明实践邻里会现场,60多名村民搬上板凳,围坐在农家小院中,向村支书储瑞龙问政策、问村务。去年9月份以来,“我说你听”活动已在全村18个村民小组开展了20多场,征集问题建议35条,落实率达100%,村民满意度高。

聚焦|江苏海安:实施“三新工程”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精神力量

为了把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变成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各街道、村居立足实际,积极创新,涌现了许多“学、思、用”紧密衔接、融会贯通的特色做法和创新项目,如上湖村“书记乡约文明实践”、农林村“一线工作站”、丰产村“三门党徽星闪惠民工程”、新立村“五带五彩”融合工作法……这些立足村情实际推出的“书记项目”,有力地推进了新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今年将完成新古河到大西线道路硬质化,完成大西线到风景西路道路硬质化……”全区各村党组织书记纷纷走上台发布2019年民生实事工程,让百姓知道村里将做哪些惠民事项,推动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民生实事有计划、能落实。在开展“中央一号文件”到田头活动中,志愿者就群众普遍关心的农业农村政策、创业就业政策、医疗、教育、扶贫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逐一进行了解读,现场答疑解惑,切实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葛家桥村24组村民张英才深有感触地说,村干部切实回应群众的所忧所虑、所思所盼、所需所求,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咱群众给一个大大的赞。

聚焦|江苏海安:实施“三新工程”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精神力量

新实践圆梦,用行动回应群众所盼

家住泰宁村的小姜就读于城南实验中学,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从事环卫工作,寒来暑往,小姜都是步行上学,区纪工委“580”文明实践志愿分队获知其期盼拥有一辆自行车的心愿后,为其捐款购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聚焦|江苏海安:实施“三新工程”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精神力量

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志愿者向困难学生捐赠自行车,圆了受助者微心愿“。”

自去年启动冬训活动后,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出台“1+3+10+100”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即每个局办联系1个街道,每位科级领导干部帮扶3户困难家庭,每位党员联系10户村民,全区联系100家重点企业和100个致富带头人,深入基层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三问”中听取基层需求,改进工作作风,制订惠民政策,兴办为民实事。

在“点亮微心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坚持党员冬训与文明实践相结合、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全区有826名党员志愿者认领志愿岗位。冬训期间,全区共征集了380个微心愿,帮助实现冬训微心愿172个,办理实事事项232件,修建砂石路、硬质水泥路35余公里,修建硬质渠道65公里,疏理整治黑臭河道4条,结对帮扶40户因病因灾致贫家庭,共帮助226名许愿人解了难、圆了梦。

聚焦|江苏海安:实施“三新工程”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精神力量

“心愿虽小系真情,群众所想皆所盼。”严长江表示,党员干部争当“圆梦人”,点亮微心愿,传递正能量,小爱聚大爱,爱心聚民心。下一步,将继续组织送理论、送宣讲、送服务、圆心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真情惠民夯实全区高质量发展群众基础,为海安建设“产业高地、幸福之城”作出应有的贡献。

图/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群局提供

感谢关注“鹏哥观察”!欢迎提供独家报道和调查线索,仅限江苏省范围内。线索和材料请发至[email protected] 并请注明联系方式,以便沟通和联系,谢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