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用戶持續萎縮,為什麼現在廣電很少有人看?

古情濃意


感謝您的閱讀!

有線電視用戶持續萎縮,我們可以在下圖看到,從2017年四季度到2018年四季度,有線電視用戶都在遞減,在2018年,有線用戶降低了將近2000多萬。過年,每天偷看電視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你讓我老老實實的守著電視看新聞,確實有點難為我了。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有線電視持續萎縮呢?其實,在一份《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有線電視行業發展公報》中已經提到了,我們看一張圖:我們看到,有線電視雖然用戶多,可是它處於下降趨勢;而直播衛星反而有所上漲,其實增速最快的是IPTV和OTT TV(互聯網電視)。特別是互聯網電視,包括機頂盒,小米盒子等等。

所以,得出第一個原因:新興技術的誕生,比如說互聯網技術的出現,讓傳統的有線電視受到挑戰。而且,三大運營商(電信,移動,聯通)的IPTV業務迅速佔領家庭電視接口,只要裝網絡就送IPTV,更增加了用戶的使用量。

其次,手機發展的迅速。其實,電腦目前都很少成為主流了,目前大家更多的是看手機,而且隨著視頻媒體的出現,我們更願意使用的是手機看視頻,這已經成為了目前我們新的接觸媒體的方式。

還有,廣電的服務問題。服務不人性化,不能將優化服務。比如,收取的費用,自己網點等等方面,廣電非常不便利,這就導致了廣電不受人喜歡。其實,廣電本身的節目和目前的互聯網相比還是有缺點的,比如節目源相對比較少等。


LeoGo科技


有線電視用戶持續減少,廣電現在很少人看?

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在農村老家丘陵地帶,距離縣城40公里,當時看電視用的是天線,一根竹竿上面弄點銅絲或者鐵絲中間用木棒或者竹片編在一起,看電視還得旋轉方向,方向好了效果好,不同的方向搜的電視臺都不一樣,當時那個叫做高興啊,終於有電視看了。



幾年後,我們這邊痛“光纖”了,說是國家政策戶戶都要通上電視信號,這個時候的電視信號非常好,比“天線”好太多太多,而且電視臺多了很多,也清楚了很多,這個時期廣播電視走進了千家萬戶,一家人圍在一起看電視滿滿的回憶啊。

時代在發展科技比進步,短短十來年廣電的“光纖電視”已經落伍,慢慢的被淘汰。


廣電電視為什麼會越來越少人看,主要還是網絡發展得太快,試問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時間在看電視,都拿著手機做著“低頭族”,互聯網已經完全能夠滿足需求並且能夠提供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而且比之電視上所得到的信息快很多,加之網絡視頻的迅速崛起,自然看電視的人就少了。

再則,三大運營商(電信,移動,聯通)充分發揮自己在寬帶領域的優勢,使得自家的IPTV業務迅速佔領家庭電視接口,只要裝網絡就送IPTV,試問還有多少人願意在花錢去專門裝個廣電的有線電視。


總的來說,廣電的有線電視現在已經落伍,除了清晰度比較好互動點播稍微多點並沒有其他的優勢,對大多數人來說三大運營商的IPTV清晰度也是能接受的,畢竟送的嘛而且不另外收費,再則點播互動已經轉移到互聯網,廣電的優勢基本沒有,所以,廣電的有線電視用的人越來越少少。


小易擺龍門


主要原因還是網速越來越快,已經完全能滿足盒子看直播~第一次用盒子看電視,不是直播的內容還好,直播那叫一個卡~那時候寬帶網速才20~基本帶不起來直播,而更好的網速又很貴,沒辦法,家裡老人看直播,只能用有線電視~後來隨著寬帶提速降費,現在寬帶普遍都100兆,有的甚至200,而且也不貴,俺家100兆寬帶,一個月59,還有網絡電視,還給個手機卡有一千分鍾通話,還有流量~真是感覺相當不錯了~我這要還是用廣電有線電視,我不是彪麼!



記得小時候住在縣城關鎮大院裡面,單位有一臺電視機,每天晚上搬到大院裡等到19點開播,我們一放學回家,一進到大院裡,看到放置電視機的桌子己放好了,趕緊飛跑回家,放下書包,搬椅子搬凳子搶佔最前面最中間最好的觀看位置,慢了一步就只有旁邊後邊差的位置,並且儘量把排好隊的椅子凳子往前放,往中間擠,只為了自己家的椅子凳子離電視機能近一點,再近一點,然後趕快回家,寫作業,吃飯,把所有要完成的事情趕在7點鐘之前完成了,然後跑回電視機那兒,好傢伙,己人滿為患了,擠進椅子方陣中找到自己佔的座,看著最後來的人站在兩邊,後邊遠遠的地方,心裡那個滿足呀,後來慢慢長大了,慢慢的電視機走進了千家萬戶,慢慢的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擁有了一臺電視機,甚至一個家庭有幾臺電視機,電視內容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只有一個臺,一天只有晚上幾個小時的節目,後來臺多了,而且一天24個小時都有節目看,真是太豐富多彩了,近些年,隨著網絡手機的飛速發展,電視再不象以前一樣唯它獨尊了,因為電視節日畢竟還是有它的侷限性,而電腦手機好玩的好看的,應有盡有,大小通吃,老少咸宜,比方我們家裡過年的時候,電視也開著,老公喜歡下棋,坐在沙發上,用電腦或手機下棋,兒子喜歡網遊,電腦手機齊上陣,我喜歡美劇,歡樂麻將,也是電腦手機雙管齊下,偶爾抬頭看一眼電視,基本上是一個擺設了,因為電視上有的,電腦手機上都有,電視上沒有的,電腦手機都有,手機又小巧又輕簿又方便,隨時隨地都能看,誰還去看電視呢?


圖圖82016916


其實,可以這樣算一下賬的!一年1980元的電信100兆網速(獨立網速),每月165元。然後可以取消有線電視28元/月的費用,網上買一個4K的安卓電視網絡機頂盒299元,安裝最流行的愛奇藝、優酷等APP,基本可以免費看到九成以上的大劇,要錢的就遲點看。然後一直看下去,非常超值!再反觀有線電視,九成以上的大劇點播,都要錢,最低消費5元到幾十元不等。少數怕長計,要想獲得最佳的精神糧食,按我說的去做,不後悔!


不明真相的修車群眾


主要還是廣電給予的服務內容和價格不符,國內的廣播電視價格是比較貴的,隨著國內網絡的普及,人們已經不滿足於收看廣電固定時間播出的電視節目,希望更多的自主觀看權,這樣網絡機頂盒就應運而生了,一款機頂盒不過100-200元左右的費用,至少可以用好幾年,無論是電視劇、電影還是動畫資源都非常豐富,隨點隨看,這樣廣電的資源和機頂盒上的資源一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人們自然就被吸引過去了。

從畫質上來看,廣電有線電視也總是慢一拍,這幾年終於實現了1080p,但是實際碼率仍然較低,比起網絡電視資源眾多的超高清視頻明顯不如,而且4K電視早已普及,等待廣電全面升級到4K畫質不知道還需要多少年,然而網絡機頂盒上的資源已經有越來越多的4K視頻,這樣才能充分的體現4K電視的優勢,畢竟買了4K電視不能只看1080p視頻吧。

除了資源和畫質以外,廣電電視一大痛點就是廣告過多,無論是開機廣告還是視頻內廣告都讓人頭痛,廣大用戶長期以來抱怨非常多,這一點上網路電視就好了很多,當然這兩年以來網絡電視的廣告也在變多,但是可以通過買會員等辦法消除廣告。

不過儘管使用傳統廣電的越來越少,但是傳統廣電還是有自身的優勢,畢竟許多老年人仍然還是習慣了傳統電視簡單的操作,只需要不斷換臺就可以了,相比來看網絡電視的操作和界面更為複雜;另外網絡電視受制於網絡帶寬和版權的影響,想要看一些廣電獨家資源很困難,觀看體驗也不好,像春晚和奧運會之類的大型節目一般還是用廣電看起來更穩。


嘟嘟聊數碼


因為收費越來越貴了,很早前一年80,然後一百,維持了好多年,後來大概三五年的時間從100~150~180~240左右,這都忍了,最不能忍受的是一個盒子只能看一臺電視,一般家庭至少客廳+主臥有兩臺,甚至三臺電視,這樣就另外加盒子一臺90每年,這樣一年就要四百多。另外網絡智能電視的普及和寬帶運營商的活動,現在基本上每月消費58以上就能免費安裝寬帶了,網速也比前幾年提高不少,不至於看電視卡,有資源不用還要另外花錢傻啊?最後就是網絡平臺太豐富,看電視無非就是看看電視劇電影和娛樂節目,這些網上看點播更方便,不用等想看哪一集就看哪一集,慢慢的就覺得有線電視沒啥意思,我現在連春晚都不看有好多年了!


H總有小人想害朕H


從事有線電視行業多年,每次看到有關討論廣電面臨的困境的問題,心裡五味雜陳,經歷它的蓬勃發展,也捨身處於它的艱難前行,是什麼原因造成今天的局面,有外部市場變化的衝擊,也有內部改革混亂的原因。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是有市場決定的,有線電視網絡的出現,不是一個從上而下誕生的,不像移動、聯通和電信是央企,全國統一標準。有線電視網絡是從早期有線電視臺的發展中,形成一定規模後分離出來的,而且省市線獨立運行,管理方面名義上都歸廣電局,但地位比電視臺要低,幾乎沒有話語權。股權方面成分複雜,有多方利益背景。在後期國家倡導三網融合的時候,無法快速整合,不要說國網的組建,一個省實現統一就費盡周折,需要大量資金收購市網和線網,政府扶持不夠,只能找銀行貸款,已網絡公司資產多抵押。而且各個地市公司的盈利狀況不一,最終盈利的公司也會被拖垮。

還有人員問題,有線網絡公司本身在廣電體系中的地位低,中國式熟人關係太厲害,局裡電視臺都比你級別高,能幹不能幹都給你硬塞,還必須安排,在行業還可以獨霸電視轉播的時代,老百姓還必須通過有線電視網絡才能收看電視的時代,這些都不是問題,畢竟公司可以盈利,但社會發展到今天網絡暢通天下的時候,老百姓從傳統電視過渡到多媒體時代,選擇的空間大了,用戶的流失越來越大,有線網絡從盈利到了虧損,優秀的員工看不到行業的未來,紛紛跳槽,剩下的在養老了。

再說一下有線電視網絡的問題,這個網絡一開始只是承擔著電視信號傳輸,網絡結構多種,各個地方自行設計施工,設備也是多種型號。隨著互聯網發展到千家萬戶,有線網絡也要有自己的寬帶,不再只傳輸電視信號,還要把寬帶信號通過同軸電纜傳輸,這是緊跟時代步伐的時機,也在寬帶市場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但隨著國家主導光網改造的開始,三大運行商擺脫了因電話線和雙絞線對網絡質量無法提高的束縛,開始飛速發展,再看下廣電的網絡結構還停留在同軸電纜的時代,還在全國整合的問題上明爭暗鬥,諸侯割據,為所謂國網網的股權和話語權做文章。內部的不統一,只能等人宰割。

用戶要求的是什麼,讓看到想看的東西,及時周到的服務,網絡的流暢和穩定,這些為什麼無法做到,臺網分家導致電視臺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誰給錢多就賣給誰,優質的節目內容資費標準越來越貴,而其它三家運行商獲取IPTV牌照,網絡盒子大打免費口號大行其道,有線電視機頂盒被衝擊掉大量用戶。

廣電寬帶業務沒有主出口,也是發展的致命弱點,靠著每年租用電信和聯通的流量,在沒有智能手機普及的時候,家用電腦還是主流的哪幾年,廣電系和電信系還沒有嚴重的業務衝突,用戶在網絡體驗感還是可以的,現在就不一樣了,網絡資源太重要了,任何運行商都在瘋狂搶戶,怎麼可能讓廣電網絡還安然發展寬帶業務,這就是廣電寬帶用戶的體驗感越來越差的原因,造成用戶的逐步流失。

囉囉嗦嗦說了這麼多,也只是點到些許,有太多感觸講不清道不明,縱有萬分憂慮 ,希望這個行業能夠改變現狀,鳳凰涅槃,在艱難困境中努力生存下去。


有線電視維修工


你們不提到廣電,我都不知道廣電還存活著,只要仔細想想,有線電視用戶持續萎縮的原因,還是非常簡單的。


一、使用人群結構的改變。

往前倒退十幾年,有線電視幾乎是家家必備的,在那時有線電視是人們度過閒暇時光的必備工具。當時,有線電視的使用人群囊括了60後至90後,而現在卻幾乎只有60後和70後,堅守在有線電視的崗位上了吧,80後和90後的幾乎很少看電視了,導致有線電視沒有持續的增量,這是造成用戶萎靡的主要原因 。


二、移動互聯網的迅速崛起

讓我們在把眼光拉回到現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崛起,有線電視上播出的任何視頻內容都能夠在網絡上迅速的找,這幾乎是有線電視最致命的一點。


再者而言移,動互聯網對於年輕人來說是非常方便的,不用再找一個固定的時間守在電視機,互聯網可以讓年輕人根據自己的空餘時間,自由選擇觀看視頻的時間、內容、地點和形式。


三、廣電的自我放逐

十幾年前的廣電就是通過廣告營收來進行盈利的,到了今天廣電的營收項目還是主要來源於廣告播放,並沒有實現多元化收入。


長時間的廣告播放,對於觀眾的觀看體驗來說是非常不好的,而且廣電節目播出的時間是固定的,這不適用於年輕人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這些痛點,廣電並沒有進行很好的改革,用戶數量下降也是應該的。


無線端


有線電視用戶持續萎縮,為什麼現在廣電還有很多的用戶在看呢,這個確實是是個問題,根據數據顯示,近些年來的有線電視用戶使用量是持續的減少,雖然是處於下降的趨勢,但是在短時間內還是不會徹底的消失的。

還依稀記得在小時候,家裡看電視還需要在房頂上載一杆電線杆,用來接收信號,後來又發展到用大窩一般的來接收信號,還記得那時候如果風一大,還得上去轉一下,才會來信號的,這可能也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吧,在大城市裡面,基本上現在已經普及智能電視無線寬帶這些,但是這依舊廣大很少有人會看的。

其一,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少的去看電視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有多少年沒有坐在電視機旁邊認認真真的看過電視了,但是除了年輕人之外還有老年人啊,現在對於老年人用戶來說,有線電視才是最簡單的,最起碼自己會操作的,使用起來也是非常容易的。

其二,就是因為這些年以來互聯網的發展太過快速了,像各大視頻廠商都已經推出來自己的智能電視盒子,所以導致在互聯網上的免費的東西,現在是越來越少了,既然是需要付費的話,那麼還不如選擇同樣質量好,而且內容還豐富的有線電視。

最後,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我們一定要以發展的目光看待事物,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使得傳統的電視行業出現危機,但是即便是現在的有線電視用戶依舊在減少,但是還是會有看的用戶的,那麼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