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童话文学成就不显著

提到童话,我们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国外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很多人小时候都是看着这些童话书籍长大的。于是我们不禁疑问,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像格林童话或者安徒生童话这样有影响力的童话呢?换句话来说,就是题主问的"为什么中国的童话文学成就不显著"?

根据笔者近年来对儿童文学的关注和研究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畸形的儿童观与错误的儿童教育

2. 相对匮乏的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

3. 形式和内容单一,经典形象有限

为什么中国的童话文学成就不显著

畸形的儿童观与错误的儿童教育

千百年来,妇女和儿童一直都是弱势群体,被看做男性和家族的附庸,没有得到正确的对待。以前的人只把男人当人,用他们的标准来统治世界,妇女和小孩没有任何独立的空间。如周作人在《儿童的文学》中所述,"以前的人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不是将他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量的灌下去,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得甚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在传统观念下,儿童很少被当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的人,甚至只是父母"老有所依"的工具,"将子女当作所有品,牛马一般养育,以为养大以后,可以随便吃他骑他"。古语"棍棒底下出孝子"流传甚广,更是古代父母体罚儿童的一个体现。在这样的儿童观与儿童教育中,孩子要么被当做无知的小人,要么被培养成愚钝的顺民。在儿童得不到承认,又无法被理解的时代,怎么可能产生儿童文学呢?尽管中国的古典文学如神话、志人志怪小说中含有不少童话因素,历代也有不少针对儿童教育的蒙学教材如《三字经》、《千字文》等,但都称不上是具有真正意义的儿童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掀起,唤醒了整整一代人。与思想解放和个性觉醒相呼应,儿童问题与妇女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觉醒,由此带来观念、生活、文学等各方面的变革。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卢梭的《爱弥儿》、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系列西方教育著作和教育观念被引进。

鲁迅最先呐喊出"救救孩子!"并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提出"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与此同时,有识之士还强调儿童也需要文学,要求"将儿童的文学给予儿童"。正是得力于新文化运动,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才生长起来。古代童话与现代童话的区别正是在于是否以儿童为本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方是在文艺复兴之后有的童话,而中国则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

尽管现在的儿童观与儿童教育比以往有了进步,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老师都能很好处理儿童问题,也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着和谐平等的亲子关系。诸如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原生家庭"一词隐射出的各种问题。每个人只有一生,亦只有一个童年。殊不知,人生的底色在童年时都已打好。一位心理学家曾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可见,儿童时期的成长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重要。关于儿童问题需要关注和探讨的还有很多,而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显然是第一步。

为什么中国的童话文学成就不显著

相对匮乏的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

儿童文学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了童话、寓言、儿歌童谣、儿童剧、民间故事、绘本故事等。这里主要讨论一下童话。

据周作人考证,"童话"一词是由日本引进的。他最先将童话按照作者不同划分为两类:一是由人民口头创作的"天然童话"即民间童话,二是"由文人著作"的"人为童话,亦言艺术童话"。简单来说,童话可以分为民间童话和人为童话。

中国民间童话自古有之,虽然与现代意义上的童话有所差别,许多也不是专为儿童写的,但有不少具有童话因素,仍然可以视为很好的儿童读物。在民间故事上中西方有许多相似的故事,如我们熟悉的灰姑娘的故事与《酉阳杂俎·吴洞》中叶限的故事,小红帽的故事与《老虎外婆》的故事。只是一方面由于古代的童话与神话、传说等混杂在一起,未成体系。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不曾出现过像格林兄弟这样的人,来做这些搜集整理的工作。致使中国民间童话一直散逸各处,加上本世纪之初,我国流行的童话读物几乎都是译作,就给人一种中国无童话的错觉。

人为童话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一直都有创作。提到这类童话,人们可能最先会想到郑渊洁、曹文轩等。但事实上,自文学研究会曾首倡"儿童文学运动"以来,茅盾、郑振铎、叶圣陶、谢冰心、赵景深、王统照等都写过儿童文学。可以说,中国从不缺乏童话生长的种子,也不缺乏播种的人。

只是中国的童话读物虽然一直都有,但与西方相比显然要匮乏很多。首先儿童文学作家群体相比其他文学创作群体要小很多,现在的整个社会太浮躁,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单纯靠写故事很难自力更生,直接加重了文学创作群体的流失,更何况是本来就小众的儿童文学。加上现在娱乐方式太多了,可以提供的选择日益多样化,可能比起看童话孩子们更喜欢看动画或者打游戏吧。而且中国目前的儿童文学体系建设也尚未完善,专门从事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人也是少数。民间文学已经是众文学中的边缘文学,民间童话更是边缘中的边缘。从民间文学入手,搜集整理相关的民间故事,是一种路径。而从民间故事诸材料中挖掘、借鉴进行二次创作不失为另一种路径。但并不是所有的民间故事都适合儿童阅读,如何鉴别其中的童话因素,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民间故事,还需要探讨。

为什么中国的童话文学成就不显著

形式和内容单一,经典形象有限

从作家创作上来说,童话这个领域不好驾驭,要用浅显有趣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内涵,而且让成年人以儿童视角来讲述,本身就有难度。同时,国家对于儿童出版社的把控非常严格,有非常多的不可以写的内容,要求儿童读物,必须积极向上,必须有童心。而现在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孩子也会面临着父母离婚,家庭暴力等非常负面的问题,但是这些很现实的问题,在故事中都是非常难写的。大部分都是一味的写光明的,积极的部分,往主旋律上靠拢,所以在内容上也会显得单薄。如果说童年是为成年做准备,童话是为儿童提供解决问题可借鉴的方法,那我们做的还很不够。

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影视成为最新的媒介,文学作品的改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外像灰姑娘、白雪公主、爱丽丝等都被纷纷搬上荧屏,而中国童话中很少有可以改编成经典的影视形象。提起中国童话,家喻户晓并深受儿童喜爱的形象可能就是孙悟空。除此之外,能够想到的大多是从神话、传说中来的人物。而孙悟空并非是现代意义童话中塑造出的形象。不仅仅是中国童话,包括中国文学、动漫、影视等都存在只向传统形象取经,而缺少新形象出现的现象。日本的动漫一直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但我们不知道的是日本曾有一个叫做"世界名作剧场"的项目,专门将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动画片给孩子们看。当我们的孩子在看着幼稚的喜洋洋灰太狼此类,他们的孩子却在接受各个国家经典名著的熏陶。而且,目前中国的儿童文学依然是从国外引入的多,而从中国译介到外国的少。

说到底,一方面是文学创作上的难题,一方面是传播的问题。

另外,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童话就是写给儿童看的,意味着幼稚、可笑,很多人在过了童年期就不会再看童话了。而我们熟知的《小王子》,却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看的童话。事实证明,童话是可以不分年龄的,只要怀有一颗童心,多大年龄都可以看。更何况童话中的许多道理可能真的只有成年之后才能懂得。

我们可能无法选择我们的童年去看什么,但至少可以为我们的孩子选择他们可以看什么。虽然中国的童话发展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前辈们的努力。毕竟文学创作不是易事,我们不能太苛刻去要求中国作家应该怎样怎样。而是出于尊重和祝愿的态度,希望未来的中国儿童文学越来越繁荣。中国童话发展时间较短,差不多才一百年,所以可发展空间还是挺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