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爸妈朋友圈中流传的养生谣言(一)

《生姜堪比还魂药,可惜99%的人只当佐料》、《两头大蒜让你活一百岁》、《白醋让你年轻10岁,你知道吗》……使用微信的朋友,应该都收到过父母在家族群里发的类似的文章。

但是微信朋友圈上面的很多养生帖子,标题都很唬人,让人忍不住想点击进去看个究竟。其实,只要仔细一看,稍加辨别,就会发现其中很多是“伪养生知识”。

那些在爸妈朋友圈中流传的养生谣言(一)

酵素有“养颜”、“排毒”功效

谣言:

各种各样的酵素出没在朋友圈,其宣称有“养颜”“排毒”“清宿便”“减肥”等功效。

真相:

“这个听上去高端大气,颇有些高科技的名词,其实在中文规范的表述中应该是‘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一语将酵素打回原形。

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或者RNA(大部分酶都属于蛋白质)。当你口服酵素后,大多数的酵素都会被人体消化系统消化而失去活性无法发挥作用。范志红说,想要让酶发生作用,不仅需要它能保持活性地进入人体系统,而且还需特定的温度、酸碱度、作用对象等才行。

捡来的银杏叶泡茶能降压

谣言:

市民把捡来的银杏当做降压降脂、治病保健的宝贝。

真相:

银杏叶能够降压、降血脂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以黄酮为主的有效成分,有助改善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循环功能。但这不代表直接泡茶就能有疗效。捡来的银杏叶不能直接晒干、泡茶。银杏叶除了含内酯和黄酮两大类有效成分外,还含有白果酸、氢氰酸等有毒成分。

那些在爸妈朋友圈中流传的养生谣言(一)

刷牙前 牙刷要先沾水

谣言:

大多数人刷牙时,习惯性地先把牙刷蘸湿了再挤牙膏,认为这样刷牙才能刷干净。

真相:

如果牙刷是湿的,挤上牙膏后,很容易起泡沫,嘴里有了太多的泡沫,人就感到已经刷了很长时间的牙,认为可以结束了。而这时,牙齿还未真正被刷干净,所以并不正确。

网传古方可通血管

谣言:

微信上流传着一个“通血管古方”,称按方食疗1个月后,原本堵塞的血管就全通了。

真相:

这个方子并不可信,保健是可以的,但要指望服用这个方子1个月后使原本堵塞的血管变得干干净净,是不现实的。

榴莲与牛奶一起吃中毒

谣言:

“泰国有明确规定,食用大量榴莲后,8小时之内不能饮奶类产品。”事实果真如此吗?

真相: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雷敏:咖啡因主要存在于咖啡、茶以及其他草本植物中。所以,这则消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分析,似乎是说不通的。

至于吃榴莲后8小时内不能喝牛奶也是不成立的。就拿我们常吃的甜点举例,榴莲冰淇淋、榴莲泡芙、榴莲千层蛋糕等一系列榴莲甜品,都是混合鲜奶油或炼乳与榴莲制作而成。鲜奶油和炼乳又是用鲜牛奶加工而成,但目前尚未有因食用这些甜点导致生命危险的案例报告。

谣言:

加热后的柠檬水会变成“碱性水”,每天饮用,对谁都有好处。柠檬被证明能够补救所有类型的癌症,杀伤癌细胞的效果,比化疗强一万倍。

真相:

“碱性水更有益于健康”这种说法通常建立在“人与人的体质不同,有的是酸性体质,有的是碱性体质,碱性体质比酸性体质好”的基础上。但实际情况是,根本不存在什么“酸性体质”“碱性体质”。

附:那位宣扬人体酸碱性的外国人已经被逮捕了。

至于网络上盛传的“柠檬水治癌效果比化疗强一万倍”,其实早就被证实是一个谣言。

空心菜是吸收农药和重金属最厉害的一种蔬菜 

谣言:

空心菜千万别吃,因为空心菜在所有绿叶蔬菜里,是吸收农药和重金属最厉害的一种。

真相:

农产品的生产取决于三大要素:空气、土壤和水质。无论是空心菜还是其他蔬菜,对这三大要素都有严格的指标要求。蔬菜生长的环境如果存在大气污染、工业残渣或者工业污水灌溉等问题,都会被蔬菜吸附。在吸收重金属能力方面,空心菜确实强于一般蔬菜,但空心菜重金属含量本身并不高,国内外都会吃空心菜,空心菜并不是有毒蔬菜。不过空心菜属于寒凉性蔬菜,大便溏泄、脾胃虚寒、血压偏低者不宜多吃

那些在爸妈朋友圈中流传的养生谣言(一)

西瓜和桃子一起吃会中毒

谣言:

桃子和西瓜不能一起吃,同吃会产生剧毒,严重者致命。

真相: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食疗药膳门诊王东旭主任中医师介绍说,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两者的成分中并没有产生毒素的物质,也没有起到产生中毒反应的成分,所以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不存在二者相克的说法,更不会吃出中毒的反应。如果有人因为吃了两种水果出现中毒反应,可能与不洁饮食有关系。

藿香正气水+头孢=中毒,会立刻丧命 

谣言:

藿香止气不能和头孢一起吃,会中毒,甚至会丧命。  

真相: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王东旭主任中医师藿香正气水与头孢同时服用,的确会有不良反应,但是网上说会立刻丧命有些夸张。  从药理上讲,两种药物同时服用易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会有头痛、头晕、出汗等症状出现,重者会出现呼吸抑制、心动过速,更严重的甚至有过敏性休克。这两种药物一起服用会产生如此不良反应,原因是藿香正气水含有40%~50%的乙醇,头孢类药物抑制了乙醇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一乙醛的继续降解,如果乙醛在体内大量堆积,会进一步引起中毒症状。所以,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定不能一起服用!但不会立即丧命。

那些在爸妈朋友圈中流传的养生谣言(一)

那些在爸妈朋友圈中流传的养生谣言(一)

低钠盐是“送命盐”

谣言:

急诊的高钾血症越来越多,追问病史,许多人都是用的低钠盐。肾脏科医生天天讲,就买最便宜的雪花盐,不能买低钠盐,低钠盐就是高钾盐,即是送命盐。

真相: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徐梅昌介绍说,高钾血症患者的确比较多,但是并不存在明显增加的现象,而且业内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表明这些患者是因为食用了低钠盐才导致的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患者主要还是因为饮食不健康导致的,比如喜欢吃一些含钾比较高的食物,有的患者则可能是服用药物导致的。还有的人可能是运动过度引起的,运动过度会破坏肌肉细胞,这些被破坏的细胞会分泌出大量的钾,进入血液中会引起高钾血症。

其实细心看这些文章,没有出处、重复点题、着眼奇效,这一系列的分享背后似乎与从前的“推销客”如出一辙,却是深藏玄机,伪装得漂亮。在一些养生文章之后,植入了许多保健广告信息,而在“养生秘籍”的频繁轰炸之下,老人们对文中所推荐的“神药”深信不疑,不自觉便掏出了老本为“长寿”埋单。

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弘扬社会正能量,谢谢。

那些在爸妈朋友圈中流传的养生谣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