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劳动节:米拉山隧道正式双向通车

中国西藏网讯 4月26日,平均海拔4740米的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拉林高等级公路米拉山隧道正式双向通车,这使往返西藏自治区拉萨和林芝两地的单向车程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5小时。对于许多自驾游爱好者来说,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无疑是公路建设者们带给大家最好的礼物!

米拉山同时孕育了两条有名的河流——拉萨河、尼洋河,所以被称为神山。米拉山海拔在5000米以上,气温较低,下雪要比其他地方早,每年从10月就开始下雪,一直持续到次年4月。中铁二局拉林公路米拉山隧道项目经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米拉山隧道的贯通,彻底地解决了每年冬季至次年4月大雪封山带来的交通不便,并且极大改善了318国道上的交通拥堵情况。

这条双向四车道的绝美公路,大体沿318国道线或尼洋河路线展开,部分路段更平行于国道G318拉林段,一头连接着充满雪域人文风情的“日光城”拉萨,一头连接着风景秀美的“西藏小江南”林芝,其间还串起了一个个大小景点:不仅有尼洋河、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南伊沟等生态风光,还有布达拉宫、松赞干布出生地、莲花生大师修仙洞等人文景点……不仅如此,与许多全封闭的高速公路不同,这条公路不仅不收过路费,还能中途停车欣赏风景。譬如在达孜县巴嘎雪湿地附近,高速路旁专门设置了一个观景台,可领略巴嘎雪湿地的风景和不远处的金色池塘。

拉林高等级公路的修建,堪称中国公路史的一个奇迹。建设者在含氧量不足内地六成,机械效能大幅下降,冬季最低温度接近-30℃的恶劣条件下日夜鏖战,勇克高寒高海拔缺氧、软弱围岩大变形、断层破碎带、隧道涌水等施工难题,一路上建了220座桥梁和20个隧道,终把天堑变通途。

高原生态脆弱,如何呵护绿水青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国各领域各行业都在认真琢磨研究。在“拉林高等级公路”工程建设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得到充分贯彻落实。

西藏交通厅副厅长陈朝介绍:“我们特别加大了环保投入。在前期设计阶段,对环保作了专项设计。采用了一些高科技的方法,喷播、植生袋,把美国的技术引进到西藏来。” 拉林高等级公路建设林芝段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袁玉东说,“把拉林高等级公路建设成为生态通道、绿色长廊、景观大道,必须在科学指导和严格监管下,不破坏,少扰动,多恢复,这样才能把这条路建设成生态路、环保路、旅游路。”

拉萨至林芝沿线旅游资源丰富,米拉山段经常有黑颈鹤、白唇鹿等国家保护动物出没。在去往米拉山隧道途中,沿途设立有很多关于保护生态环境、野生动物的提示牌。不仅如此,项目部专门在施工场地设置展板,帮助施工人员识别野生保护动物。为了保护米拉山前后的高山草甸,施工人员提前将一些高山草甸进行移植。“去年移植的高山草甸,今年都绿了起来,代表着这些高山草甸成活了。”米拉山隧道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陈伟说。

如今,在公路设计者、建设者的努力下,拉林高等级公路终于全线通车。这个五一,这里将迎来国内旅游高峰人流量,吸引更多内陆游客进入西部观光旅游。同时,拉林高等级公路作为G318通往南亚的交通大动脉,将开辟西藏契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高地,加快推动西藏对外开放格局的扩大,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西藏网 综合/巫姗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