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钟内6次犯规,裁判看着统计数据吹罚,搅局火勇大战的黑手是谁

2分钟内6次犯规,裁判看着统计数据吹罚,搅局火勇大战的黑手是谁

裁判继G1之后继续强行加戏

火箭对阵勇士,这本应该是本赛季最为精彩的对决,有可能没有之一。火箭总经理莫雷穷尽整个生涯,都想带领球队击败勇士。两支秋风华丽的球队本应上演“针尖对麦芒”式的巅峰之战,但2场比赛下来,太多球迷却大失所望,在一些“幕后黑手”的搅局之下,比赛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在第一战结束之后,关于裁判误判的争论就成为最火热的话题。尽管包括开拓者巨星利拉德、勇士主帅科尔等都在呼吁,将关注点放在比赛本身,少去谈论一些其他因素。但在“幕后黑手”的操作之下,甚至有人建议火箭罢赛,对抗裁判的“不公”。

受这些因素干扰,第二战当值裁判还未登上比赛场,就被挖出了其曾与火箭核心哈登闹过不愉快,哈登在公开场合对其吹罚表达过不满。

于是,从一开场,裁判就成了第二战的“主角”,背负如此大的压力,当值主裁福特斯本场比赛吹罚尺度非常严苛,向所有球员传递一个重要信息:尽量不要有身体接触,尽量不要引发争议——所以,一场原本应该“行云流水般”的对攻大战,活生生地被哨声割裂的支离破碎。

在最为关键的第三节,短短2分钟内,裁判就接连吹罚了库里犯规,小里弗斯犯规,格林和内内双双犯规等等……

导致双方球员在争抢结束,拿到球的一瞬间,不是立刻发动攻击,而是先看看裁判,有没有哨子。

2分钟内6次犯规,裁判看着统计数据吹罚,搅局火勇大战的黑手是谁

就看着有没有身体接触。

当比赛最终哨响的时候,火箭犯规21次,勇士23次,基本持平。没错,这下再不会有人“攻击”裁判偏袒了吧?并不会,一定会有人纠结于杜兰特先盖球后打到卡佩拉脑袋,这绝不是犯规;哈登眼睛都被戳伤了,居然没有人被罚出场外,最好再追加恶意犯规……等等。

难道这场比赛就没有别的关注点了吗?

两位主教练科尔和德安东尼之间的斗法就潜藏在喧嚣吵闹之下。本场比赛科尔直接派“死亡五小”首发出场,“水花兄弟”、杜兰特、格林和伊戈达拉,德安东尼同样使出火箭模仿版的“死亡五小”,“灯泡组合”、戈登、卡佩拉和塔克。

双方阵容上针对性极强。都计划“以快打快,以攻对攻”,德安东尼甚至改变了“卡片”惯有的“吃饼”打法,让其运动起来,继续加强外线和内线的沟通联系。

科尔却在第三节对卡佩拉有了针对性防守,安排汤普森、杜兰特主动绕前防守,一次抢断,一次还制造了卡佩拉的犯规……

这不值得你关注么?

还有,本场比赛伊戈达拉再度“复活”,16+5+4,没错装死了整整一个赛季的“一哥”又要来抢季后赛最有价值球员了。

最终勇士115比109战胜火箭,总比分2比0领先。杜兰特第三节减少出手,帮助队友做球,末节在主帅科尔安排下接管比赛;哈登带伤奋战全场,生死时刻被防守针对等等,是的,这些你们都看不到,你们看到的,只有裁判?

2分钟内6次犯规,裁判看着统计数据吹罚,搅局火勇大战的黑手是谁

裁判只是个配角而已。

谁才是火勇大战真正的幕后“黑手”?是NBA联盟,是总裁肖华?未必。如果说是在勇士与马刺之间,或者是火箭与爵士之间,联盟为了比赛场面更加好看,为了转播商的投资有所值,会偏向于勇士和火箭。但在勇士与火箭之间,联盟根本找不到偏向的出发点。

因为这两支球队市场号召力都很强,球迷基础也相当,制造话题的能力也旗鼓相当。

那么,到底谁才是这支“黑手”?在某直播平台上找到了答案。整场比赛期间,观众讨论比赛的留言寥寥,几乎没有,其余的,都是毫无意义地攻击和谩骂,你说勇士打球脏,他说火箭靠碰瓷,然后就是裁判没水平。

是的,不怕你们骂,这才是搅局火勇大战真正的“黑手”——如果你们骂,那我也认。说打球脏,勇士有格林,火箭有保罗;勇士有非法掩护,火箭有哈登碰瓷,谁也别说谁更“难看”,他们都是合理利用规则而已。说受裁判照顾,有误判再正常不过,自有裁判以来,就有误判,管他篮球、足球、乒乓球。

回归到比赛本身,让球员成为主角,真正去欣赏比赛,这应该是一个称职球迷应该有的自我修养。

如果你不愿意,那么也请不要破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