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取消學生家庭作業,以達到給家長和學生減負的目的,可行嗎?

聽-花開的聲音


完全取消學生家庭作業,以達到給家長和學生減負的目的,可行嗎?

肯定是不可行的。這又是一種極端,當我們從一種極端走入另一種極端的時候,必然帶來另一些新的問題,那麼將來帶來的焦慮或許也不亞於今天。我們需要客觀中立的看待這個問題。

現在的孩子負擔重,這個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這樣的重負是完全由家庭作業帶來的嗎?我看未必是。孩子如此重負到底來自哪裡?

1.大多數人的焦點只是盯著孩子的“成績”。成績稍微有多波動,在家長那裡可能就是一場暴風驟雨。為了維持好成績,家長自以為是的,自作主張的給孩子增加一些作業。所謂的“媽媽作業。”

例如:學校老師已經佈置一頁口算了,家長覺得還不夠,多算就好了。每天再加一頁。已經寫過一遍的生字了,家長認為不夠,多寫就能夠記住,再去寫一行。到考試的卷子就更不用說了。

在我身邊, 要做媽媽作業的孩子數不勝數。最終導致孩子作業 壓力的難道都是老師的錯嗎?

孩子受不了這種負荷,就採取磨蹭等方式來抗拒。最後導致孩子養成壞習慣,作業總是做到很晚。

2.家長給孩子報了過多的補習班和興趣班,孩子的課餘時間幾乎都被佔用了。沒有一點可以休息的時間。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身心疲憊。

一個孩子,週一到週五要上輔導班,週六週日各種興趣班和輔導班等著孩子,很多時候,孩子週末和假期比上課還累。許多孩子九點鐘孩子路上奔波、有的孩子甚至還沒有做完作業。沒有時間運動,也沒時間好好的睡覺。長期這樣,孩子能沒有過重的負擔嗎?

3.對於作業,從一開就灌輸給孩子是一種痛苦的事情。

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嚇唬幼兒園的小朋友:你現在還能玩,只用寫一點作業,等上小學了,作業可做了,你就沒有時間這樣玩了。孩子一聽:“作業太恐怖了,小學老師怎麼那麼可惡呢?簡直就是“魔“”。這樣不正確的認知和灌輸從一開始就給孩子一種壓力在裡面。

4.盲目的攀比和跟隨,總是隨大流。家長忽略了孩子的個性和孩子本身的發展,也經常忽略了自己到底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才。

綜合上述:孩子課業壓力大,有很多時候老師佈置作業多確實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之一。但隨著減負令以後,各地教育局紛紛出臺政策之後,學校作業的量也已經降了很多,可是很多時候孩子的壓力並沒減,負擔也沒減,那是因為家長又開始給孩子加壓,總害怕孩子做不好,作業少了,就有更多的輔導班或者其它的形式在等著孩子。這個到底是誰的錯。有什麼辦法哦決呢?

要真正的給孩子減負,首先要減掉的是家長的焦點和焦慮。如果家長不放寬視野,考慮孩子的長遠發展,那麼這個負減不下來。老師不佈置作業,家長可以佈置啊,沒有哪條法律規定作為孩子的監護人,不可以給孩子增加任何學校的作業啊。

2.家長不放下焦慮,不盲目的跟隨和攀比,這個問題永遠也解決不了。別人家的孩子在上奧數班, 我家也得上,他們在練舞蹈和跆拳道,不行,我家也得去,要不然我家的根本不會。還有……

家長拼命的給自己施壓,所謂的“就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全然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一步小心孩子中土陣亡了,孩子充電血,再換個項目或者換個補習班繼續。

3.轉變對家庭作業的態度。家庭作業自古有著,從私塾教育就開始,但是內容和量卻又一些差別。如果你歡歡喜喜的接受,敲鑼打鼓的去祝福孩子,那麼肯定會受歡迎。之前浙江有所小學, 和學校的氛圍就是能夠做家庭作業是一種驕傲,不努力,成績不好的沒有資格和機會,反而帶來了另一番景象,孩子都愛學習,成績都不錯。

總之:要真正的給孩子減負,我認為必須先給我們的家長心態減負。家長不放下焦慮,不鼠目寸光的只盯著分數,不自以為是的認為要孩子考的好一點就是多做幾遍,多讀幾遍的認知那麼孩子怎麼可能會好呢?家長改變看法,關注孩子的發展,客觀看待補習班,願意留時間給孩子休息,願意多點時間讓孩子支配,這個問題才能夠得以解決。

否則出臺再多的減負令效果都是微乎其微,杯水車薪。

祝福大家,我是教大育小。


教大育小


完全可以不佈置家庭作業。我們小時候在農村上小學,一放學到家,放下書包就去挑豬菜,割牛草,做家務事,農忙時還要放“忙假”,根本沒有家庭作業,孩子們在課外學會了勞動,認識了很多野花野草,鍛鍊了身體,懂得了生活的不易,增長了社會知識,遠比做家庭作業收穫大。

如今中國的教育,走進了“分數第一”的怪圈,把孩子成天關在家裡做作業,失去了童年的樂趣,造成很多人高分低能,大學畢業生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瞭解父母的辛苦,不會做家務事,此種做法,害人不淺啊。我真為下一代的培養而擔心。


zwhyxdh50502


我覺得不可行,先說說我的孩子剛上一年級,作為一個新手家長,我女兒幼兒園上的是公立的什麼也沒有學,也沒有上幼小銜接。就這樣我家妞上小學了。剛開始上小學時我也沒有特別的在意孩子的學習,總想著不給她太大壓力。但我後期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可笑。我女兒期中考試的時候我跟她們班另一個家長聊天,我說只要她能考85分以上我覺得可以了,當時那個家長很不可思議的問我,小學一二年級不上95分都說不過去,我當時心中一驚。好在她期中不算太差。但和我接觸的好多家長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當時我也沒太在意,因為減負原因老師一般不佈置寫字作業,我也挺樂呵的跟著政策走,結果期末考試前的幾次測試把我驚醒了,沒有做過題的她考的一塌糊塗,甚至有70多分。別的孩子都90多分以上,我就開始給她找資料刷題,效果很明顯,她的成績開始上升。這時我還不放心,焦慮的我跟四周有同樣學齡學習好的媽媽找尋方法,甚至高年級的同學媽媽有機會我也虛心討教,發現如果真真的聽從減負,我的孩子可能啟程就輸了,我們的體制跟減負是相悖的,如果不寫字,孩子考試的時候知道怎麼組詞嗎?知道怎麼加一筆是什麼字,減一筆又是什麼字嗎?知道加怎樣的偏旁變新字,知道怎麼用詞語造句,怎樣看圖寫話嗎?光靠課堂每天一兩節語文課孩子都能掌握嗎?而且還有就是,你的孩子減負,但別的孩子卻在奔跑。是的,好多孩子都在家長的要求下要不自己做各種輔導作業練習冊,要不就放在培訓機構。更不用說還有送進好的的私立學校的!而且我們教育體制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小升初你的孩子成績不好,升不到好的學校。一步落後,步步跟不上。反正就是我目前見到的,沒有那個家長真的讓孩子天天減負的。除非你的孩子是神童,要不就是家庭有實力讓孩子不在乎中國的考試製度,否則還是抓緊點。


hhdh10


我也我的經歷回答:作業該怎樣佈置還怎樣佈置,誰愛寫就寫,不愛寫就不寫。今年孩子有一項語文古詩詞打卡,一共100句,一天10句,5,6個人組個小組,把背誦視頻和默寫發到群裡。從中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孩子,有馬上開學了還一個字沒發的,有寥寥草草發了幾個默寫的,有人認認真真發了的.看到這些我就在想老師該怎樣佈置作業就怎樣佈置,愛寫不寫。

每個家庭對於孩子的要求不同,所以老師也可以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和他一樣要求孩子的家長的孩子身上。


史維尼


完全沒意義!

全面取消家庭作業不說可行不可行,就算是真的強制取消了,那麼最終的結果依舊是:要學的一點不會耽誤學,不學的一樣不學!這種“負”到底是給誰減的?顯然不是給那些想學的減的……

你看到的是“作業多”,看不到的是背後的努力

同樣是“作業多”
,有些人還在拖拉當天課內作業的時候別人已經開始了校外的補充學習。再忙再累的學校,總是還有人會給自己不斷的加碼!

我孩子的一個網校課每週日一次課,結果班上就有好幾個上完課之後就要準備收拾收拾返校了;我外甥女所在的本地一群非常好的私立初中,每天的作業都要寫到十點以後,就這樣班上絕大多數同學都在外面上著這個或者那樣的輔導班——反而是一些普高率低的驚人的初中報班的少……

所以,表面上大家“都很忙”,但實際上前者不過就是在磨洋工,而後者,你根本不需要擔心他們的負擔重問題——之所以他們會如此拼搏,就是在用行動告訴一些人:他們根本不需要你們的所謂“減負”!他們只想要更好的成績!你們說的那些,你們自己留給自己的孩子去吧……

你看到的是家長都在喊累,你看不到的是有些家長付出到底有多大

網上吐槽“輔導孩子”的挺多,說的多了,貌似很多人也就信了……
事實上你只看到了那些吐槽的,你卻看不到那些也在努力學習、諮詢、研究的家長們,他們不僅僅是在幫助孩子們更好的學好課內,更多的是他們會從“三觀”、課外學習、只是拓展等方方面面協助孩子。而且他們還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從自學能力,到時間管理能力,再到規劃能力、閱讀能力、社交能力、表達能力……


同樣是“累”
,前者累在身心,而後者累在身、甜在心……

這能一樣嗎?

學校裡的那點“負擔”說白了是對成績差的學生們一種保護——如果沒有這些“浪費時間”的作業,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差距會拉的更大——不知道我這麼說會有多少人能理解是什麼意思呢?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不可行:

我的理解是減負不是減少作業的數量,而且是要減少一些無用的作業,例如一個單詞寫20遍,你說都會了還寫幹嗎?是不是浪費時間做無用功。

本來現代對人才要求和標準越來越高,寫作業不能把時間浪費在無聊的地方。

我家裡有兩個孩子,一個初一,一個初二,初一的孩子假期作業少,老師沒怎麼留,孩子的一個假期回姥姥家呆幾天,補幾天課,沒事打打球,玩的嗨,昨天我檢查作業及課文背誦情況,都送給老師了。

另一個初二私立學校,老師留作業每科都有,包括地理生物等小科,孩子一個假期很忙,如不認真寫根本寫不完,孩子自己規劃每天寫什麼作業看什麼書,完成標準等計劃。昨晚自己做了開學學習計劃。

在孩子不能完全規劃自己,不能自已學習的情況下不留作業少留作業都對孩子學習影響很大,尤其是中小學。

但作業建議留三六九等,同樣背英語單詞要求必會:背誦方式方法自己選,老師回來考即可。要結果,這樣針對會的孩子節省時間不用去寫多遍,不會的孩子努力點。



陳秋豔生涯規劃師


不可能完全取消的,再者說,學生學生,就算再減負,學習也是他們的本分事,如果連最基本的習作練習都沒有了,完全指望在校時間,也不現實。

可以一定程度上減量,做到精而少,起到複習和練習的目的就可以了,現在的情況是,每個老師都覺得自己佈置的不多,可是每課都有,加起來作業量也不少,我朋友的兒子今年初二,每晚7點30到家,回來吃完飯光作業就得到10點多,再洗漱,期間孩子不可能不活動一下,分散一下,所以每次都是11點多才睡。

初二的孩子才十幾歲,睡眠嚴重不足,小臉看上去有時候都是發黃的,所以給學生減負確實也有必要,但要說一點作業都不留也不可能,適當減少吧。



雞蛋殼裡的蝸牛


學生回家作業肯定要的,我們是過來人,就是要求一些不別要的作業,什麼大報,小報,全是家長一起做的,有意思嗎,去年暑假連數學都有要做報,真是可笑,家長提意見老師不開心,在家長面前說話好難聽,說你們不是群裡說作業多嗎,有本事給她爸爸媽媽說,跟爺爺奶奶,外婆外公耍氣,有沒有素質的,不尊老愛幼,怎麼教育學生,現在家長都是老師的孫子,有意見不敢說,我們老年人只能忍氣吞聲,又不敢告訴他們爸爸媽媽,我們是老師的出氣筒


5813267135


前幾天我跟一位朋友聊天,他兒子現在就讀蕪湖市師大附小一年級,他告訴我,他兒子的班主任從一年級開學時就告訴家長,“我不會給你們的孩子佈置家庭作業,是你們家長求著我給你們的孩子佈置家庭作業,你們每天要把孩子的作業檢查好,不能有錯誤,錯誤超過三次就不會批改這個孩子的作業…”,朋友說,老師經常喊家長到學校直接批評家長這個那個的,我們家長都不能有反抗,每次在微信里老師點名批評時更不能有回嘴,

我聽了之後感覺十分不好,第一,現在給孩子佈置點家庭作業,會受處罰麼?第二,孩子的作業裡都不會出現錯誤是不是意味著孩子都會了?第三,這位老師如何在批改作業後對孩子的學習進行跟蹤輔導?第四,是誰給你了這麼牛x的權利?


Ido191472212


減負和沒有家庭作業是不成因果的。因為孩子要考試,要用分數讀好的初中,好的高中,然後才能去好的大學,選好的專業,然後再尋找好的工作,有好的收入,過好的生活。因此主要原因不是作業沒有或者少了就減負。而是人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慾望以及精神尊重在提升,都希望越來越好。作業也不是很難。我們這裡努力的孩子天賦一般的,分數基本都滿分狀態,除了作業,還有家庭強化訓練,還有輔導班的作業,然後再藝術培訓,實際大人也知道孩子這樣很累,可是我們是科舉制,沒有好的分數拿什麼來說話難道拿你帥?拿你關係多,拿你錢多?還有什麼辦法呢?讀書最公平的就是分數說話。其他附加的量力而行。

再指出一點,可以取消一些做什麼植物盆栽,畫報,編程,影視,還有什麼廣告設計等等,有時間的同學自由參與,不要做硬性指標和要求。實在沒時間,也沒有這麼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