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名將,他們對於國家的重要性,簡直不要太大

中國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大大小小建立起來的朝代有五十多個,每次改朝換代都是經歷過無數次殘酷的戰爭、由無數的百姓、軍人死亡來完成的。正是因為需要由打戰來決定一個朝代的崛起或滅亡,一名本領高超的將領所起的作用就顯得更加突出,一名將領的生死常常伴隨著一個王朝的興旺。中外歷史都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名將,他們對於國家的重要性,簡直不要太大

正因為如此,在二個朝代的更替期間,就看那位國君眼光獨特、智慧超群,能給予自己的將領以充分的信任,不中敵方的離間之計反而能讓對方損兵折將,那他的王朝就能取而代之另一個朝廷,反之,他就被其他王朝替代,自己結局將會人不是人、國將無國,落得好的能留下性命,但大部分是連家人和族人都連累進去,一起走向了死亡。歷史上最著名的還數下面這四位,他們在國家是中興之氣,他們死國之不國,君死家亡。

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名將,他們對於國家的重要性,簡直不要太大

很多中國人是從臥薪嚐膽中知道了勾踐這位越國的國君,西施也是因為此典故成為中國曆代美人之首,可有多少人知道,把勾踐打得如此狼狽,還差一點被送上斷頭臺的是春秋赫赫有名的大將伍子胥,他在得到充分信任時,挫敗楚國,擊垮越國,吳國成為一時的霸主。可好景不長,吳王中了勾踐的美人計,殺死了伍子胥,也親手斷送了自己的王朝。

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名將,他們對於國家的重要性,簡直不要太大

秦始皇在統一中國的戰鬥中,遇到的最大敵國就是趙國,秦王總總花費了七年多,才將趙國打敗,趙國當時的頂樑柱就是李牧,作為趙國的名將,李牧將趙國北邊的匈奴打得狼狽不堪,只能去騷擾其他國家,在秦軍切瓜似地屠殺了趙國的三十多萬大軍時,又是李牧接過了這個簡直無法收拾的亂攤子,令秦國的軍隊不能前進半步。這是這樣一位功臣,趙王都不能信任他,自以為是地殺了他,隨著李牧的死,趙王也和趙國一樣歸於塵土。

五代十國是比三國還混亂的年代,你來我往,沒有安閒的時候,後梁的建立是靠王彥章一把鐵槍一槍一槍地戳出來的,可嘆的是,那個年代成也武將敗也武將,各個皇帝對能打的武將從沒有真正信任過,總怕他們搶了自己的皇位,王彥章在被免為平民後不久就在戰亂中死去,後梁也在不久玩完了。

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名將,他們對於國家的重要性,簡直不要太大

明朝末年雖然處於風雨中,但不平之世出能將,那時的明朝著名將領還是很多的,個個能打,其中最有名的為袁崇煥,金庸以他為背景也寫了幾部小說,他在山海關硬是炸死了皇太極,令後來打遍東南亞的八旗無法前進絲毫。可惜的是,所處的時代不好,在他被凌遲後,明朝也走完了最後的一步。可以看出,一個人所處的時代是多麼重要,我們要好好珍惜我們現在和平的時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