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風采】任東明:“三板斧”斬窮根

5.1

勞動最光榮

任東明:“三板斧”斬窮根

【勞模風采】任東明:“三板斧”斬窮根


提升村兩委班子戰鬥力,把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同心謀劃脫貧攻堅;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增強村民擺脫貧困的“造血”功能;遍訪民情,解決群眾實際困難。這是巴林左旗民政局派駐林東鎮索布嘎村扶貧專幹任東明駐村扶貧的“三板斧”。

2016年,任東明被派駐到林東鎮索布嘎村後,砍下的“第一斧”是統籌脫貧力量,以網格化的方式抓班子隊伍建設,提振大家脫貧攻堅的精氣神兒。他根據自然村組遠近把嘎查劃分片區,分片設立負責人。各項工作按職責牽頭,分片負責,形成了有合作有分工的職責體系,提高大家幹事創業活力。發揮村民代表、黨員作用,依據其親屬關係、遠近程度將全村165戶貧困戶、709戶常住戶劃分給48名村民代表、28名黨員,負責反映群眾日常困難、信訪維穩等工作。同時,他將駐村工作隊、村幹部、幫扶責任人整合在一起,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讓每一個環節有序運轉。

有了幹勁十足的扶貧團隊,任東明把“第二斧”指向了發展和培育特色產業上。他與村兩委班子在幫扶單位、鎮黨委的幫助下,謀劃了“一主二副”產業發展格局。“一主”是以村現有的3000畝安國梨為主的林果產業;“二副”是肉驢產業和庭院經濟。有了好的產業規劃,不怕引不來“金鳳凰”。任東明抓住機會向來村調研的領導宣傳索布嘎村優勢,並得到了多方支持。他爭取資金230萬元,建起了600噸果蔬保鮮庫,並註冊了“哈索”牌安國梨商標,村民通過反季節銷售安國梨,每畝增收近500元;爭取棚圈項目2000平方米,打造了酒業養驢專業村,酒業自然村肉驢存欄量提升了30%。“除了搞規模化項目,我們還根據群眾的自身意願發展養殖、蔬菜種植等庭院經濟。”任東明信心滿滿,庭院經濟正在因戶制宜籌劃中,相信不久後將成為貧困戶增收的一個渠道。

另外,頭腦靈活的任東明多方謀劃,在全旗首次開展了果樹認購活動。他幫助果農設計了精品包裝箱,果子在沒下樹之前就以高於市場價訂購出去。去年,社會各界認購貧困戶果樹228棵,銷售額4萬餘元,戶均增收近2000元。“認購模式效果不錯,今年果樹剛開花就有人來認購。”任東明說。

遍訪民情解決實際困難,是任東明駐村扶貧的“第三斧”。他帶領駐村工作隊對全村874戶常住戶入戶走訪,依據群眾實際,逐戶分析存在問題。幾年來,他為困難群眾爭取各項救助資金10餘萬元,提升了困難群眾的滿意度。此外,他積極協調資金27萬元建設了互助幸福院庫房項目,解決院民生產生活資料無處存放的問題;協調幫扶單位為索布嘎村爭取20萬元農村牧區社區建設資金,正籌劃打造村級便民服務大廳,預計年內建成投入使用。屆時,民生服務事項、種植技術和電商服務等工作將實現“一站式”服務。

任東明駐村扶貧“三板斧”打開了索布嘎村的幸福路。今年4月,他榮獲赤峰市勞動模範稱號。

紅山晚報全媒體記者:周建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