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覺得保費太高買不起?看看這些解決辦法吧!

買保險覺得保費太高買不起?看看這些解決辦法吧!

最近有幾個粉絲跟我們的保險團隊諮詢保險的時候,都發出了同樣的感慨,保險保費怎麼那麼貴,交不起啊!

在這裡我需要說一點的是,其實我們已經是從市面上找性價比最高、最適合投保人的產品推薦給大家了,如果你是在線下買,同樣的保額,保費至少是線上的1.5倍甚至多到4倍。

有時候,好產品保費高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想要保障時間長,比如保終身,怎麼可能不貴呢。

當然了,我是理解的,很多從未買過保險的人總覺得一次性拿出幾千塊出來挺心疼的,而且未來20年還要繳納保費,壓力就油然而生。

但大家可能沒想過,其實我們每年交的社保,公司和個人加起來,在廣州哪怕按照最低繳費基數來交,一年也需要5000多元,而且這種保障只是叫基礎保障而已,比如醫保的報銷額度如何,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如果你覺得保費太高交不起,我這裡有一些辦法, 可以讓你迂迴地解決這個問題。

買保險覺得保費太高買不起?看看這些解決辦法吧!

買保險的優先原則

大家要明確一點的是,保險的本質是保障,是用少量的錢轉移風險發生時無法承受的經濟損失。

一個家庭最大的風險有三點:家庭經濟支柱的身故或失能、意外傷殘和重大疾病,所以保費預算有限的家庭可以針對這3個家庭風險點配置保險。

大家要知道,如果家裡最會賺錢的那個人一旦生病或者身故,那麼整個家庭的生活開支和還貸就會出現問題,因此一定要優先為經濟支柱買保險。

所以,解決方案一:一個家庭最佳的人員投保順序是:主要經濟支柱>次要經濟支柱>小孩>老人。

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覺得保費很貴,那麼你可以先給家裡最會賺錢的經濟支柱配齊保險,包括醫療險、意外險、重疾險、壽險。

接下來再考慮給家中的小孩配備保險,而且小孩子的保費一般都是非常便宜的,一般家庭都負擔得起。

最後,因為老人的年齡、健康、風險較大等問題,保費一般會比較貴而且可能會被拒保,所以老人配置保險的順序放在末尾。

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從保險險種上想辦法,先將必要的保險險種配齊,等到以後有錢了再配齊其他保險。

所以,解決方案二:個人投保的險種順序:醫療→意外→重疾→定期壽險。

個人的第一份保險最好是購買醫療險,最好選擇百萬醫療,主管住院報銷,即使是遇到癌症這樣花錢的重疾時,也能以此報銷掉大額的治療支出,而且保費不貴,每年就幾百塊錢。

在購買醫療險之後,第二份保險就是選擇意外保險,主要保障意外身故與意外傷殘,是非常基礎的保障,而且保費也相對便宜,少則幾十塊就可以撬動50萬的保額。

第三份保險就是重疾險,因為雖然有了醫療險,但是醫療險存在保障不夠全面、不保證續保而且需要自己墊交醫療費等缺憾,所以建議購買一份定期重疾險。

買重疾險的話,一般建議保額達到30萬以上,如果實在資金有限,可以先配置10萬保額保至70歲。

第四份保險就是定期壽險,主要保障身故責任,這部分保障主要可以幫助家庭經濟支柱負擔養家責任和還貸的責任,而老人和孩子一般是不需要配置壽險的。

所以如果你或者你的家庭保費預算有限,可以按照上面兩個順序配置保險,至少能夠在有限的預算下,把最需要保障的人以及最需要買的保險配置到,大大降低經濟損失的風險。

買保險覺得保費太高買不起?看看這些解決辦法吧!

3個減輕壓力的投保技巧

如果按照上面順序配置了保險,恐怕還是有人覺得保費有點高,但是又不想縮短保障範圍和保障額度。

在這種兩難問題的情況下,其實還有一些投保的小技巧,讓大家在獲得高保障的情況下,減輕資金的壓力。

1、混搭保障時間

通常來說,同樣的保額保的時間越長,保費也就越高,所以你可以通過適當縮短保障時間來減少保費支出。

我以這款非常不錯的產品:大麥定期壽險為例(點擊文末“瞭解更多”可以進行選購)。

30歲男性,壽險保額300萬,分30年繳費,保30年,每年交4530元。

如果他覺得保費超過預算,那麼他可以選擇拆開為2份保險,一份保額200萬,分20年繳費,保20年,保費2060;一份保額100萬,分30年繳費,保30年,保費1510元。總計保費3570元。

這樣一來,他每年的保費就能少1000塊,而且前20年的保障是一樣的。

再以另外一款大家買得很多的重疾險:康樂一生C重疾險為例。

30歲男性,重疾險保額50萬,分30年繳費,保到70歲,每年交3845元;保終身,每年交6095元。

這麼一比較,資金有限的你就可以選擇保到70歲,而不選保終身。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混搭保障時間的時候,需要確保保障時間儘可能覆蓋高風險時段,而且在後期一定要補上保障期偏長的保險,以延長保障時間。

2、選最長的繳費期

目前,保險市場上的大多數產品的繳費時間為:一次性繳費(躉交)、5年、10年、20年、30年不等。

也就是說,繳費時間最短的是一次性繳費,最長的繳費時間也不會超過你的保障時間,大多數最長的為30年。

一般來說,繳費期越長,每年繳納的保費會越少,當然如果按總保額來計算,總保額是越高的。

但是我依然要建議你,選擇最長的繳費期來繳納保費。

首先如果再繳費期間出險,投保人就可以拿到保額,而且以後的保費就不用交了,實際繳納的錢要少很多。

所以,選擇最長的繳費期不僅可以緩解當下的經濟壓力,而且長期來看,還能節省一部分費用。

3、錯開保險繳費時間

我們給用戶做家庭保險規劃的時候,一般都會涉及到家庭的多個成員和多個產品,所以如果你一次性投保,確實需要支出比較多的費用。

因此,你在投保的時候可以分時間段投保,按順序將家庭成員的保險配齊,比如這個月購買自己的保險,下個月購買配偶的,再下個月買小孩的保險。

這樣一來,每年的繳費期就不會集中在同一個時間段,資金壓力也相對比較小。

買保險覺得保費太高買不起?看看這些解決辦法吧!

低收入家庭更需要保險

很多人在跟我們保險團隊諮詢保險的時候,最後總會自嘲一句,窮得買不起保險。

其實,對富人而言,如果生病治療花個100-200萬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所以理論上富人對保險的需求反而沒那麼迫切。

而對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一旦生重病,家庭必然會大受影響,所以利用保險來抵禦風險顯得更為重要。

但事實恰恰相反,富人反而喜歡買保險,而低收入家庭反而沒有意識去買保險。我想了一想,其實這個邏輯也是成立的。

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還是富人思維,無論是賺錢還是規避風險,都善於合理利用槓桿賺錢和減少財富損失,而普通人從來都不會這樣思考問題。

但國家衛生健康委扶貧辦赤裸裸的數據顯示,全國尚有近3000萬貧困人口未脫貧,其中因病致貧返貧家庭佔比40%左右,相當於1200萬的人口。

這說明了,很多人生活艱難不僅僅是因為命運不佳,而且還因為生病付不起治療費。

在我看來,無論你的收入如何,你也能夠通過一些投保技巧,購買性價比高的保險築起百萬保額,抵禦家庭的財富損失風險。

大家要知道,一個完整的保險規劃,從來都是分階段的,如果收入較低,就先配置醫療險和意外險,之後再根據所處的年齡段,適當增加保額,調整保障佔比,添加其他險種,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轉移風險。

我希望扭轉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別再說什麼有錢人才買保險,其實有錢人根本不需要擔心沒錢治病這些小事兒,恰恰是活在“隱形貧困人口”陰影下的人才是最需要保險的。

我們一直在做財商教育,也在幫用戶做資產配置,而保險就是一個普通家庭的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果預算不夠,那麼可以參考我上面說的方法去配置,以後看情況再追加保障就可以了。

如果你實在不懂如何配置保險,也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妹讀財

,諮詢我們的保險小姐姐,讓我們專業的保險團隊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戳下方“瞭解更多”,給您的家庭買一份保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