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旋律,響徹於星辰大海

《波西米亞狂想曲》在拿下金球獎最佳劇情片、奧斯卡及金球獎雙料男主等一系列獎項之後,繼續在全球範圍內書寫著自己的商業成績,這部史上最賣座的音樂傳記片也眾望所歸於國內上映,讓樂迷們能夠在大熒幕前享受這一場難得的音樂盛宴。

永恆的旋律,響徹於星辰大海

儘管影片對於真實事件的改編引發諸多爭議,但從情懷角度講,即便是再多的榮耀加身,《波西米亞狂想曲》也不為過。因為,皇后樂隊的音樂,本身就是送給樂迷的最好的禮物,是一本世界樂壇獨一無二的“搖滾聖經”。

唯一的“女王”——弗雷迪·莫庫裡

《波西米亞狂想曲》以英國殿堂級樂隊“皇后樂隊”的音樂生涯為電影故事藍本,奧斯卡及金球獎雙料影帝拉米•馬雷克惟妙惟肖的演繹,讓我們走近了樂隊靈魂人物、主唱弗雷迪·莫庫裡(Freddie Mercury)的傳奇一生。

“親愛的,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得精彩。只要活得精彩,我不在乎活多久”。

弗雷迪·莫庫裡代表著皇后樂隊無窮的創造力,他擁有華麗且紮實、橫跨四個八度的嗓音,是那個時代獨一無二的“舞臺之王”。他的性格智慧而幽默,意志力超強,憑藉過人的天賦、對音樂的超凡熱忱和對藝術不懈的追求,帶領著皇后樂隊從70年代硬搖滾出發,進入80年代流行樂,再到融合藝術搖滾、電子樂、Disco、歌劇、古典樂等不同門類的藝術形式……才華橫溢、驚為天人、跌宕起伏、驚心動魄——這些詞不能概括這位天才的全部,但足以表達我們深深的敬意。

驚鴻一瞥,流芳百世——從十首歌認識“皇后樂隊”

皇后樂隊由主唱Freddie Mercury、 吉他手Brian May、鼓手Roger Taylor和 貝斯手 John Deacon組成,四名成員以迥然不同的個人風格集合形成了皇后樂隊獨立的審美觀。我們無法用任何一種音樂類別來定義皇后樂隊,至今沒有人成功複製過他們的風格。在搖滾樂方興未艾的70-90年代,皇后樂隊創作出大量經典作品,前所未有地打破了搖滾音樂的深度和廣度,引領著後來人繼續革新和探索。

  • Bohemian Rhapsody

皇后樂隊最偉大而歷久彌新的一首作品,它不可思議地把優美的旋律和複雜的結構融為一體,開啟了在一首歌中運用多元、多變風格和唱法的先河。歌曲包括四個部分:一開始是在鋼琴伴奏下的痛苦傾訴,接下來Freddie用歌劇詠歎調與歌劇合聲的對唱,然後接入金屬吉他段落,最後迴歸平靜的鋼琴收尾,不同部分的音樂層次、歌詞內涵、情緒情感豐富無比,每聽一次都能讓人感受到新的震撼。

  • Love of My Life

《Love of My Life》和《Bohemian Rhapsody》一樣收錄於皇后樂隊里程碑式的專輯《歌劇院之夜》中。這首歌是弗雷迪為初戀女友瑪莉·奧斯汀(Mary Austin)所寫。兩人相識、相戀於樂隊組建初期,分手後瑪莉依然陪伴在弗雷迪的身邊,他也始終將她視為一生中的摯友。歌曲於質樸的鋼琴彈唱中道出刻骨銘心的深情,經典的旋律瞬間俘獲人心,後來被不計其數的影視劇選用為插曲。

  • Killer Queen

《Killer Queen》是1974年錄音室專輯《Sheer Heart Attack》中的主打歌,後來成為皇后樂隊的成名作,這首歌標誌著樂隊擯棄前兩張專輯的重金屬風格,開始向更加流行及多樣化的風格做出轉變。值得一提的是,樂隊錄音時在主歌背景和副歌中所突出的精巧複雜的四聲部和聲,也作為皇后樂隊的標誌性聲音被保留了下來。

  • Somebody To Love

《Somebody to love》是1976年專輯《A Day at the Races》的主打歌,也是Queen傳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Freddie描述這是一首表達自我反省的作品,用以質疑上帝在缺少愛的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歌曲迴歸到Queen早期作品的特色,不僅有複雜的旋律構成及深層次的和聲編排,Freddie所設計的模擬福音唱詩班的合唱唱段也為人津津樂道。

  • 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出自貝斯手John Deacon之手的《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為皇后樂隊打開了美國市場。這首Disco曲風的歌曲裡沒有使用合成器,而是採用鋼琴、電吉他和鼓完成的。它最初沒有被樂隊所重視,傳聞最早看好這首歌能走紅的人正是Micheal Jackson,後來它取得了霸榜美國公告牌十五週的佳績,還贏得美國音樂獎最受歡迎搖滾單曲獎以及格萊美獎提名。

  • We Will Rock You

即使你沒有聽過Queen的其它作品,也一定對它耳熟能詳,甚至能在前奏響起的三秒內跟著打起拍子來,並且在高潮部分跟隨全場合唱。《We Will Rock You》發表於1987年,1994年當選美國世界盃的主題曲。這首歌氣勢磅礴、歌詞昂揚向上、節奏震撼人心,無論在日常生活場景、還是體育或政治場合,一句高亢的“We Will Rock You”都能讓人心潮澎湃!

  • We Are The Champions

皇后樂隊的另一首“大合唱”歌曲 《We Are The Champions》發行於 1978年,四十年過去了,它依舊是當之無愧的“體育場聖歌”。在全世界各處的體育場館,它被日以繼夜地播放著;在歐洲冠軍聯賽、英超,意甲以及西甲等各項足球賽事的現場,球迷們幾乎總會自發合唱此曲。“我們是冠軍,這個世界不屬於失敗者,我鞠躬謝幕,將落下帷幕……”無論何時當歌聲響起,所有的奮鬥者、所有的追夢者,都無一例外受到感召和激勵。

  • Under Pressure

《Under Pressure》由Queen和搖滾變色龍David Bowie共同創作並演唱,收錄於1982年的專輯《Hot Space》中,發表後便登上英國單曲排行榜第一位,成為Queen在其祖國的第二大熱門歌曲(僅次於Bohemian Rhapsody),後來在《滾石》雜誌的民意調查中,它被評為有史以來第二好的合作。這首歌顯示了Freddie Mercury轉向舞曲化和流行風格的決心,他與樂隊其他人在音樂審美取向上的分歧也初現端倪。

  • Barcelona

Freddie熱愛古典音樂,尤其是歌劇,他非常仰慕西班牙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蒙塞拉·卡巴耶。1988年,兩人的二重唱作品《Barcelona》發表,這次歷史性的合作象徵著現代流行音樂與古典歌劇藝術的完美結合。遺憾的是1991年Freddie因病去世,次年奧組委臨時取消了該作品作為巴塞羅那奧運會主題曲的決定。後來卡巴耶本人也拒絕再與其他歌手合作演唱這首歌,儘管如此,《Barcelona》卻依舊是眾多人心目中那屆奧運會的主旋律。

  • The Show Must Go On

這是Freddie Mercury生前發表的最後一支單曲。全曲充滿力量感,又帶著濃烈的宿命悲壯色彩。開篇“空空落落,我們為何而活;一次再次,我們在尋找什麼?”的詰問之後,Freddie反覆高喊出“The Show Must Go On ”!似乎試圖在這硝煙瀰漫的人生戰場中力挽狂瀾……“我的靈魂如蝶翅般絢麗,昨日的童話永不離去”這是他對自我發出的最後告白。而我們每一個人,又何嘗不是在命運裹挾中無奈地、孤勇地將生命這出戏繼續“表演”下去呢。

一場載入史冊的演唱會——1985 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會)

永恆的旋律,響徹於星辰大海

“弗雷迪是那場演出的靈魂。我們只是貢獻了還算OK的伴奏而已,但是弗雷迪把整個演出昇華了一個境界。”——布雷恩•梅

那天倫敦溫布利體育場來了7萬2千名觀眾,所有人都在跟著Queen合唱《Bohemian Rhapsody》,彷彿他們來Live Aid的目的就是這首歌一樣。緊接著Freddie拿起話筒,樂隊演奏起歡快跳躍的《Radio Ga Ga》,觀眾們持續沸騰著……


時隔多年,《波西米亞狂想曲》劇組用精湛的製作復刻了這場8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活動的演出盛況,無論是從男主角拉米·馬雷克的造型還是場景搭建,甚至連舞臺工作人員的服飾細節都一一還原。在這部電影裡,燃燒著皇后樂隊滾燙的音樂與夢想,也彙集了所有搖滾樂迷的愛和懷念。直至今日,弗雷迪依然鮮活地活在我們心中,而皇后樂隊的傳奇始終流芳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