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永远伤在童年,论成年人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在世界读书日活动的倡导下,我也来与大家分享一本近期看过的书《别永远伤在童年: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这是一本成年小孩的自救手册。

疗愈,是一个暖心的词,因为我们心底总是会有那么些伤痛,既不想去碰触,又急切地盼望可以得到救助。

而潜藏在我们心底最深处的伤痛,往往源自于我们的至亲。在《别永远伤在童年》这本书 ,详细的阐述了为什么原生家庭的问题,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别永远伤在童年,论成年人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当幼儿处于0-3岁时,若没能得到父母良好的养育,则会形成不良的后果。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很难与他人沟通,内向、害羞,或许这就跟你在0-3岁的经历相关;

如果你感到自己总是没有办法好好地谈一场恋爱,结婚生子,这也有可能跟0-3岁的经历相关;

如果你总是恐惧陌生的环境,抗拒新生事物,这更有可能与你0-3岁的经历相关。


为什么说童年的经历,会跟随我们一生呢?

我们可以从书中提到的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给出回答。

想一下,你的恋爱是否顺利?如果已经结婚了,婚姻质量如何呢?

这其中的好与坏,与你和你的伴侣在0-1岁时的成长经历相关。

别永远伤在童年,论成年人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我们在0-1岁时,完全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可以说生死是掌握在养育者手中的。当你饿了,你需要母亲及时地出现,为你哺乳。当你尿了,你同样需要父母及时地过来为你换尿布。

此时,如果你的父母能够及时地在你需要时出现,你会感到很安全。因为你需要什么,只要一哭,父母就会出现,满足你的需求。很多父母在照顾新生儿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微笑,柔声细语地跟宝宝说话。

通过这样的养育互动,婴儿就会发展出信任的品质。这是由于父母做到了高质量的养育,为婴儿提供了一个充满安全感的成长环境,使宝宝感到他可以信任他的养育者。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够较好地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也就是在婚恋方面会更为顺利。


相反,如果你的父母在你需要的时候没能出现,你饿了只能干嚎。最后发现哭到嗓子哑了,该来喂奶的人,也没有踪影。此时的婴儿会处于生存焦虑之中。

别永远伤在童年,论成年人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当婴儿发现在自己需要养育者的时候,养育者总是缺席,他就会发展出对他人不信任的品质。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太容易能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谈恋爱时,容易处于患得患失的状态中。

毕竟,当年就被人辜负了,长大后的她,依然害怕会被人辜负。


如果说0-1岁影响的我们的信任感,那么1-3岁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养育方式,会造成哪些影响呢?

1-3岁时,我们开始会有自己的想法。例如我们有自己喜欢的玩具,我们爱去探索一些新的地方。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喜欢抓到什么就往嘴里塞。想咬咬看,是软的、硬的;也想尝尝,是什么味道。这是一个爱冒险的年纪。

此时的父母,如果能允许孩子独立地完成探索,并给予鼓励,那么孩子就能体验到自主感,从而发展出意志力品质。

孩子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自己的想法或目标,长大后这样的人在职场的抗压力与进取心会更强。

别永远伤在童年,论成年人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表现很不耐烦,会斥责孩子:“你别给我添乱了,行吗!”、“你怎么那么笨,什么都做不好”。这样孩子就会感到自己是个能力低下的人,长大后他们会出现缺乏自信,不敢踏出自己舒适圈等表现。

能够在0-3岁之间,获得父母高质量养育的孩子,数量是很有限的。毕竟懂这些心理发展知识的父母是少数,懂得并能够做到的父母就更稀少了,这也就代表着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带这些童年期的伤痛。

在恋爱的时候,我们总会有些安全感缺失;在工作上,我们也同样害怕出现重大的危机与挑战。


《别永远伤在童年: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这本书就告诉我们,如果想要疗愈内心的这些创伤,我们需要懂得去表达。

因为早年内心受过伤的孩子,能够表达的机会很少,因为我们往往会被父母告诫道“不要那么爱发脾气”、“别再那么的情绪化”,这很容易使我们失去表达的勇气与能力。

这样的压抑持续久了,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级越大,最终会以各种其他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抑郁症、强迫症,或者是社交困难:性格孤僻、害怕依赖他人。

比如近期较为轰动的一则社会新闻: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虽然还没有公布吴谢宇弑母的动机,但如果一个人压抑久了,一旦爆发是很容易出现极端想法或行为的。

所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允许自己表达,很重要。这可以让你内在的小孩有个倾诉的出口,让他不再那么地憋闷。

别永远伤在童年,论成年人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书中提到我们可以用“写一封信给我内心的小孩”的方法来做表达。

“你好,我看到你蹲在树下。你是在看蚂蚁?我知道,你是在等妈妈下班回家。现在你的肚子已经饿了,你也很孤单,非常希望能够跟小朋友们一起玩。但是妈妈说你不准出这个院子。没关系,现在已经长大。肚子饿了,你能够自己烧东西吃。想吃点好的,你也有钱下馆子了。你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饿肚子。从现在开始,由我来照顾你。。。”


通过这样的方式,用成年的你扶持内心小孩的方法,给予内心孩子安全感。让他有第二次机会感受到养育者能够给他提供全然的照顾与爱。

如果你对此有些疑惑,担心这样的方法是否可以起到效果,不妨找个安静的房间,让自己沉浸到自我对话中。

想象你内心小孩的样貌,他的状态,然后拿起笔写下你想对他说的话。安慰他、支持他、鼓励他,一旦内心得到了滋养,你的各项状态也就能得到提升。

别永远伤在童年,论成年人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