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医生被警察铐走”事件:两位当事人还原事发经过!

患者、医生和警察,看病、纠纷、被带走……

4月24日发生在上海仁济医院(东院)的一场风波,受到持续关注。

27日上午,记者来到浦东,现场采访了当事医生上海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赵晓菁,和处置此次事件的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塘桥派出所所长黄波。他们回顾了事件当天的关键细节。

赵晓菁表示,现在回想起来,他当时关注点都在病人身上,“在我眼中警方始终是保护者,这次事件之后我对执法流程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黄波对记者表示,回头来看这件事情,尽管民警在处警的整个过程中都是符合工作程序的,但是,合法不够合情,“怎么兼顾法与情、刚与柔,把握好工作的时、效、度,是值得我们思考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

在采访中,医生和警方均表示,在这个突发性风波中,双方的应对方法“都有提升的空间”。如果多一份相互理解,互相敬重,风波本可以避免。

对话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

塘桥派出所所长黄波

记者:

警方到现场后,事情处于哪个进程?

黄波:4月24日15时49分,上海警方接到110报警,称仁济医院9号楼3楼有人打架。接到报警后,两位民警立刻赶赴现场。

到达现场后,民警发现,患者与赵晓菁医生发生了医患纠纷,患者陈某及其丈夫韩某当时坐在候诊区。陈某称赵医生打人,韩某撩起衣服示意民警看自己的伤痕。

民警进入专家门诊室后看到,赵医生正在治疗其他病人。赵医生当场承认“推”过患者家属,并称自己的左臂也有红色痕迹。

记者:当时,警方为什么当场传唤赵晓菁医生去派出所?

黄波:当时,根据办案流程,民警提出,需要赵医生配合调查。此时,另一位民警在外与病人家属沟通。经民警劝服,病人及家属韩某夫妇跟随警车前往派出所,但韩某对民警表示,希望医生也应该马上去派出所。我们先一步带离患者家属,也是为了维持现场秩序。为了调查事情真相,现场民警要求医生尽快同行,以保障执法的公正性。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处理纠纷类警情,确实需要涉事双方同时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这个事件是比较特殊,赵医生仍在接诊中,当事民警只考虑到如果另一方没有到所接受调查,可能导致报警人产生误解,怀疑警方偏袒医生。所以,民警在现场并没有同意医生提出的等候要求。

不过,民警当时没有把这方面的考虑和医生进行充分地沟通解释,以至于出现了双方都坚持己见、僵持不下的局面。

【热点新闻】“医生被警察铐走”事件:两位当事人还原事发经过!
【热点新闻】“医生被警察铐走”事件:两位当事人还原事发经过!
【热点新闻】“医生被警察铐走”事件:两位当事人还原事发经过!【热点新闻】“医生被警察铐走”事件:两位当事人还原事发经过!
【热点新闻】“医生被警察铐走”事件:两位当事人还原事发经过!【热点新闻】“医生被警察铐走”事件:两位当事人还原事发经过!
【热点新闻】“医生被警察铐走”事件:两位当事人还原事发经过!【热点新闻】“医生被警察铐走”事件:两位当事人还原事发经过!

延伸阅读:

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两位当事人还原了网络碎片化视频背后的事发经过。

黄波告诉记者,警方接到报警是下午15时45分左右,当事人称“仁济医院9号楼3楼有人打架”。处警民警赶到现场后找到报警人,是一名坐在轮椅上的女性患者,情绪十分激动。

其丈夫称与赵晓菁发生冲突受伤,撩起衣服后民警确实看到肋骨部位有红色痕迹。于是一名民警留下维持秩序并继续了解情况,另一名民警则进入医生诊疗室找赵晓菁。当赵晓菁表示希望完成正在诊疗的病人再处理该起纠纷后,民警退出了诊疗室。

“我想对赵医生的敬业精神表示敬意。赵医生放弃午休,当日中午近一点的时候还在为患者就诊,还主动为当事患者从其他医院调取之前所拍的片子提供帮助,并在事发后为其他预约患者考虑,对此我表示敬意。”黄波说,与此同时患者来上海后已经过多次就诊拍片,当日也已经坐着轮椅从上午等到了下午,急于就诊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病人家属曾三次进入诊疗室打断正常治疗,其中第二次进入时我与他确实有肢体接触。”赵晓菁回忆,民警进入诊疗室时,正在检查问诊的病人情况较为特殊,他不愿分心,于是提出让助理代为回答民警相关问题,进行了基础信息登记。

黄波告诉记者,经两位处警民警现场工作,报警人夫妇同意先行到派出所制作笔录,但也提出希望赵晓菁尽早到派出所:“将报警人带离现场,对就医秩序有利。从公平公正的角度,一方当事人提出双方同时到派出所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

为何不能等医生接诊完再到派出所?

随后,留守现场的民警要求赵晓菁尽快完成手上工作前往派出所时,他表示当天的工作非常忙碌,要到晚上21时才能到派出所配合调查。

赵晓菁告诉记者,他在周三的专家门诊要接待病人上百例,一般要持续到下午18时之后,当天还要进行每周一次的疑难重症病人查房,有60名以上的住院病人需要巡查,此外还要与同事预备和对接第二天的四台手术,“当天确实是我最忙碌、甚至可以说是心力交瘁的一天。”赵晓菁不愿意立即跟随民警前往派出所,因为曾有同行遇到医患纠纷,前往派出所做笔录长达三小时:“当天花这么长时间我没法进行后续工作。”

事实上,此后赵晓菁被强制传唤至派出所后,派出所领导对医生的特殊工作情况十分理解,仅用了15分钟完成相关手续办理和信息登记后,就将他送回医院继续工作。当晚19时30分,完成接诊等工作后赵晓菁在医院同事陪同下到派出所制作了询问笔录。

“我很感谢警方对我医疗行为的理解和支持。”赵晓菁表示,如果这些情况能事先沟通好,肯定不会发生后续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处理纠纷类警情需要涉事双方同时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但这个事件特殊在于赵医生仍在接诊中,当事民警只考虑到如果另一方没有到所接受调查,可能导致报警人产生误解,怀疑警方偏袒医生,所以现场并没有同意医生提出的等候要求,而且当时没有把这方面的考虑和医生进行充分地沟通解释,以至于出现了双方都坚持己见、僵持不下的局面。”黄波表示,今后在接处警工作中,民警还是应当加强释法说理,注意方式方法,在严格公正规范执法的同时,更加理性平和文明地开展工作。

是否有必要使用手铐?

此次事件引起大众关注的另一个“关键词”是“手铐”。不少市民和网友不理解,对于一名具有高知名度的医生,又是在自己的工作场所,逃跑、做出危险举动或影响公共秩序的可能性极小,警方是否有使用手铐的必要。

对此,黄波说,赵晓菁第二次拒绝跟随民警前往派出所后,现场民警呼叫了增援,增援警力到场后对赵晓菁进行了口头传唤。听到赵晓菁要被民警带走,当时正在诊疗的一名患者立即主动维护赵晓菁,拒绝民警将其带走。当完成该名患者诊疗后,民警要将赵晓菁带走仍然遭到拒绝,于是提出强制传唤。

“现在回想起来,作为医生我可能更多地考虑患者而忽略了民警,没有从维护法治权威的角度想问题。”赵晓菁说,当时自己心思都在病人身上,没有注意到警方提出了传唤和强制传唤。

因为担心患者和家属大量涌入空间有限的诊疗室发生意外,赵晓菁走到诊室外的大厅。黄波介绍说,随后就发生了网上传播的视频中的一幕:“民警架住赵晓菁的胳膊,两人同时摔倒在地”。

黄波告诉记者,当时民警是希望拉住赵晓菁一同离开,而赵晓菁则表示自己当时双手抱在胸前是防卫动作。因双方都有些用力,结果同时摔倒,引发大量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围观。闻讯赶来的另一名民警使用手铐铐住赵晓菁的单侧手腕,随后将其带回派出所。

“在对医生使用手铐带离的问题上,事前民警没有设法通过其他的渠道,比如寻求院方的帮助支持等来做通医生的工作,使医生的情绪平复,而是比较机械地按照法律条款采取了比较强硬的方式,没有有效避免矛盾的升级。”黄波表示:“复杂的执法环境,更加考验民警的执法素质。如果民警能控制好自身情绪,或者在现场耐心陪同等候医生将后续的病人问诊完毕,更加精细化、人性化地操作,不至于升级到肢体冲突最终使用手铐的。那样的话,最终的执法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现在回头来看这件事情,民警处警的整个过程还是符合工作程序的。”黄波表示:“但是,合法不够合情,怎么兼顾法与情、刚与柔,把握好工作的时、效、度,值得我们思考和进一步改进。”(上观新闻,作者 简工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